歐盟峰會|與會國在能源與中國議題意見分歧 朔爾茨訪華遭質疑

撰文:歐敬洛
出版:更新:

歐盟領導人峰會在10月21日結束,各國就能源、俄烏戰事、中國等問題討論。多國雖然在整體上取得共識,仍在個別議題上存有分歧。其中以能源最大,各國仍無法就口天然氣設置價格上限取得共識。

在峰會上多國就緊急能源措施,及對於發電用天然氣的實施臨時限價等問題達成了共識。但因德國、荷蘭等國的反對,對進口天然氣設置價格上限仍存在分歧。

匈牙利總理歐爾班(Viktor Orban)表示,匈牙利成功爭取無須參與歐盟的聯合天然氣採購計劃,匈牙利與俄羅斯現已簽訂的供氣協議不受影響。即使歐盟設置了價格上限,匈牙利亦無須跟隨。

在中國議題上,各國同樣對減少經濟依賴中國上取得共識。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表示,歐盟過去作出戰略錯誤,將基建設施賣給中國,芬蘭總理馬林(Sanna Marin)亦表示,關鍵基建不應出售給獨裁政權。

德國則強調中資在漢堡港口入股的貨櫃碼頭並不過半,不會失去對港口的持有權。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會把中國視作夥伴,又是經濟競爭者與系統性對手的三重角色。

朔爾茨11月初將前往中國,被問及為何還有商界領袖同行時,他表示往例皆是如此。

拉脫維亞總理卡林什(Krisjanis Karins)表示,歐盟與中國之間的對話很重要,以確保中方在俄烏戰爭上「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