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峰會開鑼 東南亞國家在緬甸問題的掣肘

撰文:張子傑
出版:更新:

東盟(ASEAN)峰會11月10日一連三天在柬埔寨首都金邊(Phnom Penh)舉行,為亞洲地區近日舉行的高級別國際會議打響頭炮。外界普遍預計,緬甸問題成為今屆峰會的重心,烏克蘭局勢亦很大機會受到各方關注。

緬甸軍方在2021年發動政變,推翻全國民主聯盟(NLD)領導的民選政府後,至今當地經濟停頓,軍方與多個反對派的衝突不斷。東盟雖然嘗試調停,包括提出五點共識,要求即時停止暴力、緬甸各方舉行對話、容許向當地運送人道物資、以及委派調解特使等。

緬甸軍方雖同意有關共識,除了要求人道援助及容許東盟特使、柬埔寨外長布拉索昆 (Prak Sokhonn)到當地視察外,最重要的對話及停火卻完全欠奉。而布拉索昆的視察之旅亦非一帆風順,當局禁止他與被囚禁的國務資政昂山素姬(Aung San Suu Kyi)會面。

緬甸局勢:圖為2022年3月27日,緬甸軍政府在首都奈比都舉行第77屆軍人節閱兵儀式,由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主持。(AP)

緬甸軍方冷待五點共識

東盟之後決定封殺緬甸軍方高層參與官方會議,《外交家》雜誌(The Diplomat)指出,緬甸軍方根本沒有推動有關共識的意願,更趁東盟外長7月舉行會議之前,處決多名民主派活躍份子,變相無視共識,導致馬來西亞及印尼等成員國的不滿。

東盟外長其後認為,應利用今次峰會審視與緬甸軍方在五點共識的合作,以決定下一步行動。馬來西亞外長賽夫丁(Saifuddin Abdullah)則直言,各方應放棄有關共識,同時推動與反對派民族團結政府(NUG)對話。

印尼輪任主席國 對緬甸立場或更強硬

五點共識變成「無牙老虎」,印尼外長蕾特諾(Retno Marsudi)強調,東盟已經盡了力,認為緬甸軍方應負全責。事實上,東盟規定不干預成員國之間內政,直接限制他們的工作,不過文章認為,東盟可以做到的原本有更多,包括暫停緬甸的會籍等。

不過亦有聲音指出,東盟新一輪對應緬甸的政策,或需等待立場更強硬的印尼在2023年成為輪任主席國之後,才會變得更明朗。另外今次是相隔數年來,再有美國總統出席會議,拜登(Joe Biden)的現身除了反映華府再次重視東南亞的觀點外,同時考驗他的政府對緬甸軍方的施壓能力。

東盟峰會:柬埔寨外長布拉索昆 (Prak Sokhonn)11月10日在《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TAC)簽署儀式舉行前發表講話,東盟今次與烏克蘭及西班牙簽署該條約。(AP)

東南亞國家加強與烏克蘭合作

撇開緬甸問題,東盟面對的課題亦包括能源、供應鏈、糧食安全、台海、朝鮮半島及烏克蘭局勢。其中在烏克蘭問題上,東盟成員國之間普遍同情基輔政府,新加坡更單方面制裁俄羅斯;柬埔寨則利用擔任東盟主席國的機會,積極支持烏克蘭。

而在今次東盟峰會開場時,東盟就與烏克蘭簽署《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重申互相尊重所有國家的獨立、主權、相等、領土完整和國家象徵。美國務院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康達(Daniel Kritenbrink)認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為印太地區及經濟帶來衝擊,特別是從能源及糧食價格上升反映,因此有需要讓烏克蘭有意義參與峰會,令各夥伴可以發出訊息,強調大國不可隨意奪走弱小國家的事物。

澳洲智庫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Lowy Institute)東南亞計劃總監巴頓(Susannah Patton)認為,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缺席東盟及二十國集團(G20)峰會,為烏克蘭提供爭取亞洲各國支持的機會,同時削弱俄羅斯轉向亞洲的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