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百日】國安新巨頭扭轉乾坤 特朗普外交重回美國基調

撰文:陳冠東
出版:更新:

美國自新政府上台後,外交方向表現反覆,由一開始的親俄路線,到今日再次成為反俄大哥,在中東以武力震懾克里姆林宮,當中的果敢令世人震驚。特朗普在上台前被批不諳國家安全政策,但如今除做事雷厲風行外,其國安大方向還顯而易見。背後影響特朗普改變的,很可能是接替弗林(Michael Flynn)擔任國家安全顧問的麥克馬斯特(Herbert R. McMaster)以及國務卿蒂勒森(Rex Tillerson)、特朗普女婿庫什納(Jared Kushner)等一眾國安巨頭。

國家安全顧問麥克馬斯特(右)上任後,與其他閣員合作,改變了特朗普的外交方向。(路透社)

一名資深共和黨參議員在特朗普委任麥克馬斯特接替弗林擔任國家安全顧問時表示:「我想不到一隊比現在更好、更有能力的國家安全團隊。」他還盛讚這位陸軍中將「有能力、有學識及品格,並指他會知道怎樣在此要職上成功」。

共和黨議員這樣稱讚一位由共和黨總統任命的國家安全顧問並不稀奇,奇怪在這番話是由麥凱恩(John McCain)說出。這位前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在特朗普上台後,一直是黨內批評總統最狠的聲音。身為前軍人和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麥凱恩代表了共和黨於議會內的外交鷹派,故此當他認同麥克馬斯特的任命,亦代表黨內各議員應對他沒有任何意見。

特朗普以麥克馬斯特的任命拉近與黨內反對派的距離,但任命除了國內政治作用外,麥克馬斯特本人的能力亦改變了美國的外交及國防政策,絕非政治花瓶。麥克馬斯特上任後,首先逐步整頓國家安全會議的紀律。據不同美國媒體的報道,特朗普在邀請麥克馬斯特擔任現職時,答允他可全權負責國家安全會議內的人事任命。結果上台後一個月,他就把白宮首席策略師班農(Steve Bannon)踢出國安會議,隨後還除去特朗普任命的副國家安全顧問麥克法蘭(K.T. McFarlan),更將她「流放」至新加坡。麥克馬斯特為填補空缺,安插不少共和黨外交智囊入局,與「國師」班農還在的時候相當不同。

副國家安全顧問的鮑威爾(Dina Powell)上位迅速,惹來外界關注。(路透社)

白宮4月初向敘利亞發射導彈後,發布的「戰情室」照片中,頂替麥克法蘭出任副國家安全顧問的鮑威爾(Dina Powell)就相當受人注目,她正是麥克馬斯特安插在國安會議內的其中一人。作為埃及裔美國人,鮑威爾生於開羅的一個科普特基督徒家庭,能操流利阿拉伯語。她曾被前國務卿賴斯(Condoleezza Rice)帶到國務院內工作,當時的工作為改善與中東各國的外交政策。賴斯稱讚她「對世俗主義在中東的局限有相當理解,同時清楚認識原教旨主義帶來的危機,為國務院團隊帶來相關問題的敏感度」。這位中東專家獲重用,亦解釋了麥克馬斯特上台以來,特朗普政府將外交力量放在中東的傾向。

副國家安全顧問的功能相當重要,它擔當與其他國安部門溝通的工作,確保各部門的方向及實行政策的時機一致。麥克馬斯特對鮑威爾亦讚不絕口,指她「有卓越的領導能力及專業知識,領導團隊重建國家安全會議的戰略重點,在數周內已與政府內各部門及國際上主要盟友建立良好關係」。

擺脫「溫順暴龍」形象 蒂勒森大國外交戰場顯真章

南亞及中亞事務高級主任柯蒂斯。(網上圖片)

除了重整紀律外,麥克馬斯特還逐步調整特朗普政府的外交方向。從他早期帶來的人馬,就可顯示出他對美國外交的看法。柯蒂斯(Lisa Curtis)是其中一名麥克馬斯特帶來的共和黨外交智囊,被委任為南亞及中亞事務高級主任的她,亦是共和黨在相關地區內數一數二的專家。另外,麥克馬斯特還找來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e)的學者希爾(Fiona Hill)加入國家安全會議,擔任俄羅斯及歐洲主任。

對國家安全未來的理解,主導了麥克馬斯特的人事任命。這位新任國家安全顧問,在上任前擔任陸軍能力集成中心(Army Capabilities Integration Center)主任,研究美國陸軍的未來走向,其間他更研究了2014年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行動,並制定了阻止俄羅斯進襲的方案。他認為,俄羅斯對現行全球秩序來說,是一個愈來愈嚴重的威脅。

因此,希爾和柯蒂斯兩人在國家安全會議所擔任的位置,對塑造麥克馬斯特的國防政策相當重要。前者代表了共和黨內傳統的對俄鷹派,而後者所負責的南亞及中亞區域,對箝制俄羅斯擴張勢力範圍相當有用,加上國務院及國防部至今並沒有就此區域設立特別職位,柯蒂斯就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麥克馬斯特本人是現役軍人,曾經參與阿富汗及兩場伊拉克戰爭,他與其專家團隊的加入,為特朗普的國家安全會議注入相當經驗,大大提升了會議的專業水平。

除了人事任命方面,外界在麥克馬斯特上任時已期待他的個人特質,寄望他可以挑戰特朗普一些不切實際的國安想法,讓美國的國安政策重回正軌,事實亦證明特朗普政府的國防重點正在改變。麥克馬斯特在1997年曾撰寫一書名為《掉失的責任感:詹森、麥南馬拉、參謀長聯席會議,和那些導致越戰失敗的謊言》(Dereliction of Duty: Lyndon Johnson, Robert McNamara, the Joint Chiefs of Staff, and the Lies That Led to Vietnam),講述美軍在越戰中的角色及包括時任總統詹森等人所組成的政府,如何因個人利益及缺陷,導致美國最終戰敗。他在書中點出當時國防部長麥南馬拉(Robert McNamara)因為戰爭資訊與詹森的政治目標不一致,所以麥南馬拉選擇不上報,甚至在會議中撒謊。

麥克馬斯特在書中指出,在這些時候軍官應該勇於指出總統的錯處,不應跟着他一起編造謊言,更不應攻擊媒體。54歲的麥克馬斯特在多年軍旅生涯中亦活出他在書中的建議,他曾多次頂撞上司,更因此失去兩次晉升機會。認識麥克馬斯特多年的退伍中將巴諾(David Barno)就指他「會與上司建立工作關係,毫無疑問他將會經常與上司討論工作,並說出他不喜歡聽的消息」,更認為特朗普聘用他時已預計了他的性格。

白宮發放的「戰情室」照片,可見麥克馬斯特蒂勒森、庫什納、羅斯均坐在桌旁,而鮑威爾則就坐在照片中的右邊。(路透社)

從麥克馬斯特上任以來的動作看來,他負責的主要範圍是中東及中亞局勢,並將美國的假想敵定為俄羅斯。他所提拔的人才都是用於應對俄羅斯威脅。雖然看似一人獨掌大權,但情況就非國家安全顧問說了算,他在白宮內亦需要其他志同道合的人,跟他一起改變特朗普的國防政策。在國家安全會議內,仍有其他重要閣員及顧問參與,成員在部分時間,甚至能在沒有總統參與的情況下,討論國家安全相關議題。蒂勒森、庫什納、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及防長馬蒂斯(James Mattis)亦發揮巨大影響力,成功將特朗普變回一個「正常」的共和黨總統。

觀乎東亞局勢近來的發展,以上提及的國安巨頭,就比麥克馬斯特的作用更為明顯。從發射戰斧導彈的「戰情室」圖片來看,除了馬蒂斯外,以上各位官員都有隨總統到佛羅里達州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團隊會面,並與特朗普坐在同一張桌子旁,馬蒂斯亦在通信屏幕上與特朗普及與會者一起開會。而此前「大紅人」班農就瑟縮一角,其派系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主任納瓦羅(Peter Navarro)則連外交方向都影響不到,親俄的弗林則因醜聞早早退位。

特朗普政策「大逆轉」 贏了華府建制支持 得罪了忠實選民

習特會後,特朗普突改他的對華政策。(路透社)

在對華談判中,特朗普傾向使用貿易議題作為開端,為中美關係奠下談判基礎。但特朗普上台時,曾形容中國是匯率操縱國,又任命被指為「極端反中」的納瓦羅掌管貿易,看似要與中國大打貿易戰,聲稱要「美國優先」,把工作機會帶回美國本土。但筆鋒一轉,習特會就有如「傾生意」,雖然商務部長羅斯曾經批評中國保護主義最嚴重,但他亦沒有因此在中美關係上劍走偏鋒,而是在既有的溝通渠道上向中國施壓,最終談出雙方就貿易展開100天談判,改善美國對華貿易逆差,某程度上中國已向美國讓步。

蒂勒森和馬蒂斯先後出訪過東亞各國,穩住了地區傳統盟友因特朗普上台而動搖的信心。其中馬蒂斯專注箍緊美日韓的軍事同盟,並向朝鮮提早發出警告,及後蒂勒森重複馬蒂斯的動作,表達已準備對朝動武的強硬措辭,而他隨後的中國之旅,更引用了中方形容「新型大國關係」的用語。雖然有美國外交建制力量批評他「蓄意向中國叩頭」,但他的「CEO式治國」方略,加上庫什納在背後的穿針引線,最終促成了4月初的「習特會」,讓白宮從敵視中國的方向走出來,讓更迫切的朝鮮問題再次成為東亞焦點。

蒂勒森亦與麥克馬斯特一樣,將美國的大方向調回反俄那一邊。在向敘利亞發射59枚「戰斧」導彈後,繼續用美國自身的硬實力,對俄採強硬姿態。這名前埃克森美孚總裁在電視訪問中指敘利亞親俄份子動用化學武器,顯示俄羅斯無能力禁止敘利亞政府動用化學武器,甚至指巴沙爾政權比俄羅斯棋高一着,在外交上繼續向俄羅斯施壓。

麥克馬斯特上台、班農從國家安全會議上退位、蒂勒森等人外交動作頻頻,種種迹象都表明傳統共和黨人正在逐步掌權,「美國優先」的聲音暫時消失,一切外交動作都還原基本步。麥克馬斯特等人重構反俄包圍網,美國在阿富汗向ISIS投放「炸彈之母」巨型炸彈,藉此震懾俄羅斯,在敘利亞發射導彈扭轉局勢,又設立處理南亞及中亞問題的專職,而國安會議內的要員又着力用傳統方式,維繫原來的國際格局,傳統的共和黨外交似乎回歸了。

但麥克馬斯特、蒂勒森等人雖然撥開美國外交上的激進主義陰霾,可是他們對俄羅斯及朝鮮動輒使用硬實力要脅,為不同地區帶來緊張局勢。如今中美韓日各國對朝鮮的每個動作都牽動神經,其實也與美國外交上急轉向不無關係。特朗普政府在上任近100日內,就從親俄變為抗俄,從反中變為與中國合作,每一個動作都是180度轉身,令外界也不敢為特朗普的外交大方向下定論。框架雖在,可惜未來依然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