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角】中美聯手施壓 朝鮮發「求助信」 東盟冷處理事出有因

撰文:許懿安
出版:更新:

美國拉攏中國施壓,令朝鮮急需在國際社會的孤立中尋找出口。朝鮮領袖金正恩表面態度強硬,卻趁第30屆東盟領袖峰會(ASEAN Summit) 周六(29日)舉行前,去信向東盟尋求支持。只是不論東盟整體或部分成員國,都出於不同原因予以冷待。

朝鮮本月內多次進行導彈試射,觸動區內各國神經,圖為朝鮮在本周三(26日)進行實彈試射時情況。(美聯社)

朝鮮連番試射導彈,美國以向敘利亞發射巡航導彈對朝發出警告,又派出卡爾文森號航母戰鬥群前往菲律賓海,北上與韓日艦隻進行演練。一時間區內緊張局勢升溫。另一方面韓國部署薩德系統,中國傳有轟炸機就位,俄羅斯傳在俄朝邊境加派軍力,戰爭看似隨時都可能發生。

延伸閱讀:朝鮮半月第二次試射導彈 美籲施壓棄核後出手 韓聯社:數秒爆炸

朝鮮欲積極擺脫被圍堵的狀態,外長李勇浩在發給東盟秘書長的信函中警告,由於美國方面的行動,朝鮮半島情勢已達到戰爭邊緣。在這封日期為3月23的信中,長篇大論批評美國與韓國軍事演習,並呼籲東盟秘書長,將朝鮮半島的嚴重情勢告知東盟十國外長,並對他們提出適當建議。

信中寫道:「期望高度重視區域和平穩定的東盟能站在公正的立場,於會中商議美國與南韓的聯合軍事演習,並在捍衛朝鮮半島和平安全上發揮積極作用。」

朝鮮想找人評理 東盟冷處理

朝鮮希望朝鮮半島問題會擺上會議桌,但東盟外長擬於周五(28日)發布的聲明僅表明,組織對朝鮮局勢表示深切關注,更指朝鮮半島的不穩定對區內以至其他地方有嚴重影響。

東盟與朝鮮在朝鮮半島局勢升溫一事,「肉緊」程度有明顯差距,迄今組織仍未有正式就這封「求助信」回應。作為峰會東道主的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Rodrigo Duterte)周四(27日)被問記者問及怎麼看朝鮮半島問題時,回應相當冷淡。他僅呼籲有關方面保持耐性、放鬆一點。

延伸閱讀:朝鮮大閱兵軍備大晒冷 新型潛射導彈 洲際導彈全面睇

朝中社在4月8日、即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結束翌日報道信件內容。信件是朝鮮駐印尼使館4月4日致送總部設在印尼首都雅加達的東盟秘書處(ASEAN Secretariat) 。朝鮮發信的目的,是希望東盟國家關注當時正在進行的美韓軍演,以及就此給予公正評價。

惟東盟收信已大半個月,東盟秘書處網站仍沒有就朝鮮半島局勢表態。該等國家的媒體亦不見有相關報道。朝鮮沒有得到期待中東盟的回應。

按此進入【美朝開戰邊緣專頁】 朝鮮大閱兵展示新武器 隨時核試恐擦槍走火

目前東盟國家與中國就南海主權爭議上立場存在分歧,馬蒂斯將呼籲東盟團結一致,對抗中國在東南亞的影響力。東盟成員國外長正齊集菲律賓馬尼拉,參與東盟第30屆峰會。(路透社)

與多國交情各異 朝鮮利用東盟謀利

要了解東盟與朝鮮關係,首先要知道東盟一些歷史背景。東南亞國家聯盟1967年8月8日在泰國曼谷成立,五個創始會員國為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及泰國。汶萊、越南、老撾和緬甸及柬埔寨相繼加入,形成東盟10國。 

延伸閱讀:【東盟50周年】峰會一連三日馬尼拉舉行 草擬聲明就南海對華放軟

朝鮮半島問題對東盟並無直接影響,組織在此事態度較不少國家中立。它們對朝鮮發展核武的評論用詞往往較中性,一般多說希望朝鮮半島無核化而已。跟朝鮮有傳統友好關係的是印尼、柬埔寨及馬來西亞。印尼前總統蘇卡諾(Sukarno)在1960年代與朝鮮領導人、即金正恩的爺爺金日成都是不屬於美蘇陣營的不結盟運動(Non-Aligned Movement)成員。柬埔寨與朝鮮的淵源,則始於前國王西哈努克(Norodom Sihanouk)曾在平壤生活過一段短時期。馬來西亞與朝鮮曾實行兩國公民入境互免簽證。

與朝鮮關係正常的,包括泰國、緬甸、新加坡及越南。朝鮮2015年表示希望在泰國擴大投資。緬甸與朝鮮雖因1983年仰光事件斷交,惟2007年恢復邦交。新加坡是2015年美朝非正或會談舉行地點。越南與朝鮮,均在2007與2014年派員互訪。

整體而言,東盟國家均與朝鮮有邦交,一直保持相對友好關係。朝鮮船舶能在馬來西亞及越南港口停泊。朝鮮人在東盟各國主要城市經營的貿易公司和食店,這些都是朝鮮外匯收入重要來源之一。

按此進入【金正男被殺專頁】 中朝血盟關係極速惡化 來龍去脈一眼看清

東盟對朝鮮來說有利用價值,其一是作為賺取外匯與籌集資金的平台。有分析認為,朝鮮利用東南亞邊境管控寬鬆,以走私毒品和假鈔等不法行為賺錢,或達到其他目的。在金正恩同父異母兄長金正男被殺一案中,其一名參與行動的朝鮮男子,正是以工作簽證入境馬來西亞的。東盟對朝鮮而言另一個用途,就是成為它與國際社會溝通的橋樑。

金正男在馬來西亞遇害,令東盟國家對朝鮮相關問題更加敏感,或以愛理不理態度看待。(路透社)

金正男遇刺事件 打擊平穩向好關係

東盟本被朝鮮長期視為外交重地。東盟的取態有助承受國際社會孤立的朝鮮,獲得一把相對中立的聲音,助其表達主張。此外朝鮮有派員出席東盟區域論壇(ASEAN Regional Forum),與一些成員國亦有互有訪問,多年來整體與東盟關係在穩步改善。

惟在金正男於馬來西亞吉隆坡機場被殺後,朝方與馬方在案件調查以及遺體認領方面發生嚴重爭拗。雙方關係急凍,更發生不准對方使節或公民離境事件。菲律賓站在馬來西亞一方,指朝鮮在侮辱吉隆坡政府。行刺事件中還有一名印尼女子被捕,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Joko Widodo)眼見別國領導人與兄鬩牆居然牽扯到本國公民,他的不滿可想而知。

朝鮮與東盟的關係由此變僵。《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有東南亞國家的外交官認為,是朝鮮在為所欲為的孤立自己,他們無計可施之餘,對朝鮮信心亦在流失。

朝鮮大概知道,長此下去東盟國家會將其與平壤的外交關係降格。朝鮮將面臨失去為數不多、可用於對外表達政策與立場的重要平台,以及與美國及歐盟等非正式的接觸點。朝鮮面對進一步被國際社會孤立的風險,需在情況未到中美對東盟就朝鮮半島問題「指指點點」之前,動手補救與東盟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