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製造外交風雨布林肯硬着頭皮抵華 外媒揣測中國首肯此行盤算

撰文:許懿安
出版:更新:

熱浪近日席捲中國北京,6月16日更創下六月中旬的最高記錄,不過美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18日卻是「冒着風雨」展開2天訪華之旅。這次行程延後整整4個月,期間橫陳兩國之間的問題有多無少。多國媒體都將美國「製造」的問題列舉出來,對他此行無甚期望,轉而注視中國感興趣的議題是什麼。

美國務卿布林肯(右)2023年6月18日抵達中國北京後,與在場接機的中國外交部北美大洋洲司司長楊濤(左)會面。(Reuters)

新加坡《聯合早報》

聯合早報副總編輯兼聯合早報網(中國)主編韓詠紅16發表評論稱,中美關係在4個月內已發生了一次質變,美國對中國的圍堵遏制是一點都沒鬆動,而中國對中美關係的態度已根本性改變,當前的不滿甚至敵對意識,多年少見。

他稱布林肯去一次中國竟如此困難。也許他可如期踏上北京,已值得各方謝天謝地了。

他稱「氣球事件」不但讓中國難堪,也讓中國政、學界看清在美國國內政治干擾的現狀下,要改善中美關係有多困難;不管是誰上台或在會面時承諾了什麼,美國遏制中國的政策都不會改變。

韓詠紅稱在中美關係如此低迷之際,布林肯作為2018年以來訪華最高級別的美國官員,此行本該意義重大。反諷的是,中美都釋出訊號降低外界對這次中美互動的預期,反映出彼此也不敢抱有期待,仿佛只求勉勉強強見個面,有個交代就好。

他稱中美爭霸已無可避免,兩國能做的是儘量避免損人不利己的惡性競爭,在台海等敏感問題上尤其要避免誤判。

英國廣播公司

BBC在17日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終於將訪問北京 美中雙方各自盤算的政治收獲是什麼》為題,指出「白宮希望借着此行重新穩固與北京的關係。但是,雙方之間的互信基礎薄弱,對許多議題的分歧極大。」

文中指出,布林肯上任就任國務卿之時,兩國關係已經跌至冰點,他就任後,美國延續前任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譯作川普)強硬的對華政策,與中國進行競爭。跟特朗普不同的是,拜登以與各盟友修補及鞏固關係,企圖全方位制肘影響力在全球擴張的中國。

BBC稱布林肯此行一波三折,在拜登此次總統任期的後半段才確定,這也折射了美中關係是如何不睦。

除了華府與國會推動的一系列針對中國的法案、制裁,2月的「氣球事件」、中國防長拒在香格里拉對話會與美國防長會晤,之後又有美國指控中國解放軍軍機迫近美軍偵察機,還有美媒指控中國與古巴協議,在後者境內設立竊聽設施。在這些相互的外交和軍事抗衡舉動下,美國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康達(Daniel Kritenbrink)、美國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言語間都表示不期望布林肯此行帶來外交突破——這被視為華府對外進行「期望管理」。

文中指出,雖然北京對美外交一直採取強硬回應或攻勢的戰略未變,但是中方與布林肯會面也不僅是在展現大國外交上的姿態而已。商貿問題或是此次布林肯之行中北京最有磋商意願的領域。台灣問題亦在此列。

美國務卿布林肯(右)2023年6月18日乘美國軍機抵達中國北京。(Reuters)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網站18日以《布林肯抵京希望啟動外交解凍》報道時稱,布林肯是近5年來訪華最高級別的美國外交官,可見中美關係已低落到何種地步。

美國《紐約時報》

該報17日以《布林肯訪華:中方態度冷淡,雙方或持續對抗》報題報道,指中國對美態度愈發強硬、有時完全敵對的立場表明,他此行的主題不僅在於緩和兩國關係,也在於對抗。

報道稱北京對布林肯訪華態度冷淡,根本的原因在於華府聲稱的姿態並不真誠,給中國的待遇也並不公正。

該報稱,即使中美官員交換意見,以便了解各自立場與底線,這樣的交流可能也是有限度的。雖然華府堅持認為,與中方高層接觸對防止競爭升級為軍事衝突至關重要,但在一些人看來,北京已表現出愈來愈強烈的對抗意願。

文中稱,中國仍接受布林肯訪華,此事表明北京認識到中美經濟依然高度關聯,在中國尋求重新提振國家經濟之際,這種關聯的重要性不容忽視。中國希望的是,美國撤銷對華科技出口管制。

報道稱,儘管中美達成重大協議的可能性不大,但美中關係在很多人看來已處於數十年來的最低點,此時重啟實質性外交本身就已是一個值得爭取的目標。

布林肯訪華可為中美關係帶來改善嗎?

中美兩國關係跌至冰點,外界對布林肯訪華不抱期待,這不會是一次破冰之旅,但最少可為兩國恢復定期會面,以保持對話渠道暢通的機會。

布林肯訪華的目的什麼?

有分析認為美方希望達到的目標是「避免衝突」,「管控競爭」及「探索合作」。助理國務卿康達曾表示,布林肯此行不是在美中相處的方式上求得突破或轉變,「而是帶著現實、自信的態度和真誠的希望,盡可能以最負責的方式管理美中之間的競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