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訪華︱中美在台灣問題分歧仍深 兩軍高層接觸遙遙無期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中美在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訪華後都表示要穩定雙邊關係,但雙方在台灣等議題上矛盾依然尖銳,兩軍高層接觸也遙遙無期。

受訪學者指出,儘管中美都釋放出一些和解訊號,但兩國關係的基本面未變,分歧仍比共識多。

美國國務院星期一(6月19日)在一份文告中說,布林肯在訪華期間強調,美國將繼續利用外交手段,對一些領域提出關切,並在與美國利益相符的領域與中國展開合作。

文告說,布林肯在北京期間提到了中國的不公平和非市場經濟行為,以及北京最近對美國企業採取的行動。他也對中國在新疆、西藏和香港侵犯人權的行為,以及個別案件表示關切,並強調華盛頓將始終捍衛美國的價值觀。

不過,在中國官方發布的新聞稿中,沒有提到布林肯對上述問題的關切。

在台灣問題上,布林肯強調維護台海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並重申美國基於台灣關係法、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和美國六項保證的「一中政策」沒有變。他在結束訪華行程前接受媒體採訪,重申華盛頓「不支持台灣獨立」,反對任何單方面改變台海現狀的行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王毅,以及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過去兩天在與布林肯會面時,也都重點提到台灣問題,特別強調這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

秦剛形容,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最重大的問題,也是最突出的風險」。王毅則強調,「在這個問題上,中國沒有任何妥協退讓的餘地」。

中國外交部北美大洋洲司司長楊濤星期一在吹風會上批評美國在原本基於三個聯合公報的「一中政策」上「加的定語愈來愈多」,包括台灣關係法和六項保證,並稱這「不是雙方的共識」。

他也指華盛頓把一中政策和中國承諾的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相關聯,「而且將其作為一中政策的核心」,「這種和平解決論不是對美方承諾的重申,而是對美方承諾的篡改」。

布林肯與王毅:2023年6月19日上午,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在位於北京的釣魚台國賓館會見來訪的美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圖為兩人進入會議廳前合照及握手,供在場記者拍照。(Reuters)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公共政策與全球事務課程助理教授駱明輝受訪時指出,布林肯訪華期間,雙方發布的通報中,一些措辭帶着和解的意味。

但他不諱言:「中美關係的基本面沒有變……雙方的分歧仍比共識要多。雙方有些讓步的空間,但一些問題顯然是不能退讓的,比如對北京來說,台灣問題就是不能退讓問題。」

2023年5月以來,中美高層逐步恢復接觸,這包括一些公開的會面,如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訪美,王毅同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Jake Sullivan)在維也納會晤。另一些接觸則秘密進行,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伯恩斯(William Burns)據報5月曾秘密訪華。

不過,中美軍方至今沒有高層會面,6月初在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對話(Shangari-La Dialogue)期間,中國拒絕了美方安排兩國防長會晤的邀請。

對此,楊濤回應說,中美軍事交流遇到困難是由於美國採取的單方面制裁,美國應該首先移除兩軍交流的障礙。他也強調,中國不排斥溝通,但溝通首先要相互尊重,「不能只尋求自身關切,對對方關切充耳不聞,也不能說歸說,做歸做」。

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朱鋒認為,中國不會幻想通過布林肯訪華,讓中美關係有實質性的改善,但是避免衝突深化,讓中美關係在目前緊張對峙的情況下觸底反彈還是可以期待和希望的。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轉載,撰文:楊丹旭、林煇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