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長耶倫訪華之旅終於成行 它可為中美帶來什麼?

撰文:歐敬洛
出版:更新: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Janet Yellen)將於7月6日訪華,是繼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6月訪華後,中美再一次的高級別會談。相比其他官員,耶倫對華言論平和屬於「鴿派」,外界預料耶倫訪華可協助緩解陷入低谷的美中緊張關係,

耶倫在過去一年多次表示希望訪問中國,她在4月於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發言時表示,中國的經濟增長不必與美國的經濟領導地位相沖,美國不尋求將與中國的經濟脫鈎。

「我們相信,這個世界足夠大容納我們兩國。」耶倫否認美國試圖損害中國的經濟,並說美國針對中國先進半導體的限制,目的只是為保護美國的國家安全。

圖為6月22日,耶倫在於美國駐法國大使管發表講話。(Reuters)

財政部2日表示,這次訪問期待已久,目的是為促進兩國溝通與穩定關係,並在出現分歧時把風險降至最低。雖然外界預測計耶倫這次訪華不會出現重大突破,但財政部官員希望與中國新經濟團隊進行建設性對話並建立長期溝通管道,外界也預料耶倫訪華可協助緩解陷入低谷的美中緊張關係

針對耶倫的對話,《美國展望》(The American Prospect)分析指出這可能是拜登政府的「扮白臉扮黑臉」政策,一方面要繼續限制中國獲得先進技術,繼續針對中國侵犯人權的行為指責和制裁,但耶倫被派去向中國政府保證,美國仍然希望追求經濟關係,避免戰爭。

另一個原因,是耶倫一直難以被白宮高級官員控制。拜登政府在中國政策上持續分歧,耶倫一直是華府中最為鴿派,曾公開反對繼續向中國徵收關稅,以至拜登至今未有持續打壓TikTok也被視為是耶倫的影響所在。耶倫在聯署局時期的同事雷納德(Lael Brainard)日前被任命為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成為耶倫鴿派勢力的盟友。耶倫的鴿派言成,成為今天美國針對北京的緩衝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