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韓大衛營峰會結束 拜登稱成果豐碩 之後「何以為繼」?

撰文:張子傑
出版:更新: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韓國總統尹錫悅8月18日在華盛頓附近的大衛營(Camp David)舉行三方峰會,鞏固美日韓關係,拜登更形容會談「精彩」。到底這三國在今次峰會獲得甚麼成果?

路透社及英國廣播公司(BBC)18日報道,美日韓領袖在多個議題上取得共識,強調尊重法治和聯合國憲章,承諾在氣候變化和人權問題上行動,同時指責中俄朝鮮。

俄烏戰爭至今仍未結束,惟戰爭影響全球糧食和能源供應,美日韓領袖承諾支持烏克蘭抵抗俄羅斯的侵略,繼續援助基輔方面及制裁俄羅斯,以及加快減少對俄羅斯能源的倚賴。

美日韓同意設立早期預警系統,就全球供應鏈可能受阻,以及盡早準備應對經濟脅迫情況,分享情報和協調對策。拜登指,該系統會在電池及重要礦物出現製造短缺時,向各國發出警報。

而在朝鮮的核武等威脅日增的狀況下,美日韓同意聯手對抗,同時亦會阻止朝鮮向俄羅斯提供用於俄烏戰爭的武器。三國的其中一個應對方式就是加強本身的軍事合作,包括在遇到危機時互相徵詢意見、定期舉行聯合軍事演習,以及進一步協調和綜合彈道導彈防衛等。另外拜登和岸田會面時,亦同意美日兩國合作開發可以攔截超音速武器的新型導彈。

對於這次峰會,有「亞洲沙皇」之稱的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印太事務協調員坎貝爾(Kurt Campbell)認為,岸田文雄及尹錫悅有「政治勇氣」促成雙方放下成見,形容是「令人驚嘆」的外交。

不過日韓兩國本身在二戰歷史問題上有極大鴻溝,再加上岸田及尹錫悅的國內的支持度並不理想,導致他們或沒有太多外交資本用於改善兩國關係。另外日韓在中國問題上亦似乎沒有像拜登般強硬,甚至岸田和尹錫悅在會後都較少提及北京方面,報道指他們或憂慮避免過度刺激中國。

拜登在今次峰會或算是成功拉攏傳統盟友日本和韓國,在亞洲建立防衛聯盟,同時亦派遣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財長耶倫(Janet Yellen)、氣候特使克里(John Kerry)分別訪華,並有報道指華府提出在沒有前設條件下與朝鮮領袖金正恩舉行高級別會談,嘗試平衡外交。假如成事,對各方而言固然是一個保持和平及促進共同發展的機會,不過美國在明年舉行總統大選,白宮一旦易主,這些努力可能變得白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