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星艦試飛「兩連敗」火箭爆炸+飛船失聯 成績好過第一次?

撰文:許懿安
出版:更新:

SpaceX因需更換格柵翅片執行器,被推遲至18日晚上9時發射「星艦」(Starship)把握20分鐘的發射窗口升空,可惜最終還是以雙重故障告終。然而從公司設定的目標以及外界觀察看來,今次試射比4月那一次「走得更遠」。

星艦升空不久後即超越4月第一次試飛的飛行最高高度40公里,達到90公里,在飛行時間約2分50秒時與推進器分離。不過SpaceX在飛行時間達12分48秒時中斷直播。

+1

是次試飛中,在一級火箭達到工作時序後,二級火箭發生故障,星艦的「超級重型」(Super Heavy)推進器在飛行過程中發生爆炸。

爆炸後核心的星艦推進器繼續飛向太空,但在飛行大約10分鐘後,就試飛進行直播旁述的廣播員、SpaceX工程師英斯普魯克(John Insprucker)稱SpaceX任務控制中心突然與星艦失去聯絡。

公司說星艦可能在飛行途中已經損毀。之後英斯普魯克表示,目前可確信星艦的自毀係統已被迫觸發。

是次試飛跟4月20日首次試飛一樣,也在德州博卡奇卡(Boca Chica)的星際基地(Starbase)進行。

今次試飛原定目標是飛船與推進器分離後繞地球飛行,並在升空約1.5小時後穿過地球大氣層,於夏威夷海岸附近的太平洋海域降落。

四個目標或亮點

雖然試飛失敗,這個任務達到至少4個預定目標或出現亮點:升空離地、第一、二級分離、首次進入大空,以及搭載星艦的「獵鷹9號」(Falcon 9)火箭達到最大動壓點(Maximum dynamic pressure,Max Q)。

Max Q是航空航天工程學的術語,表示在諸如運載火箭及探空火箭等飛行器達到最大動態壓力的點。Max Q也是此類飛行器設計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因其空氣動力結構載荷與動壓成正比,對飛行器的飛行包線構成限制。

以下是SpaceX在其社交媒體X賬號進行直播:

星艦在4月20日首次試射,但因引擎故障以及推進器無法與太空船分離,在半空中解體爆炸,火球墜落至墨西哥灣。當天星艦飛行最高高度40公里,升空後約4分鐘爆炸,發射台也因強大後座力嚴重損毀。

美國太空總署(NASA)擬於2025年使用「星艦」將阿提密斯(Artemis,又譯阿爾忒彌斯)登月計劃的太空人送到月球。

星艦由SpaceX建造,是新一代可重複使用太空船。火箭高度約120米,載荷超過100噸,是過去阿波羅計劃運載太空人上月球的「土星5號」(Saturn V)兩倍多。太空船利用便宜的不鏽鋼打造,目的是降低發射成本,把人類及貨物發射上太空。

以下是SpaceX在其YouTube頻道上發布準備工作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