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也許不再見|導演侯楚峰因《神探大戰》 決定以何佩瑜為女一
新進導演侯楚峰的電影「再見,也許不再見」已在大灣區上映,經過多年努力,影片終於面世,且通過多次的首映及到戲院與觀眾交流,得到很好的迴響!導演因此得到鼓勵和支持,心情是難以形容的!他在接受訪問時談了不少!
他說:「有些編劇或導演會先想好主要演員,再按演員一貫的風格和表演編寫劇本,我習慣先做好故事,再從故事人物中出發選擇演員。這樣對故事會拿捏得比較準確,不會令角色過於刻板,人物會更加立體,這個做法比較適合現實題材和小人物的發展;但這個做法在找合適的演員時會比較困難,大部份演員未必有相關的角色經驗或人生經驗。」
我們一直煩惱著女主角的人選,監制和其他人提出的都不太合適,因為這個角色必須對外有著強悍堅韌的性格,對孩子又需要有溫柔軟弱的一面(這是我心目中作為一個現代女性應有的特質);外表也需要任性倔強作為她的保護色,也是對觀眾的第一個印象;找不到這個最重要的女主角,這電影肯定會延期甚至泡湯。直至英皇經理人毛毛推薦的何佩瑜出現,我覺得是緣份的最好演繹。
何佩瑜本身十分標緻,是個典型美女,原本以為她是主打顏值擔當,完全沒有想到她;直至毛毛推薦,突然想起了她在「神探大戰」的演繹;即時能感覺到就是她了,她是不二之選,符合所有的要求。立即把劇本發給她,溝通她對角色的想法,後來才知道她原來在北京近郊的農村長大,之後跟着父母來到香港生活,她既有農村生活時的感受,也有跟着父母遠離家鄉生活的體驗,這不正正就是女主角的人物小傳嗎?所以我說這是緣份。
我不知道她還記不記得,有一次在片場我對她說,如果演員從來沒有這種生活體驗,肯定是演不來的,她不會知道離鄉別井對家鄉對故人的情感從何而來,着墨點錯了就會顯得很用力,很做作,完全沒有小人物的那種真實和卑微感,還有不會掛在口中但心裏帶着的淡淡鄉愁;我差點就錯過了何佩瑜,這電影隨時也會胎死腹中,幸好上天賜我這個緣份。
通過此事,我也反思了我作為導演太先入為主,有時只看到演員的表面,沒有好好的讓她發揮;所以她進組後,拍攝前後甚至每一場戲也跟她深入交流,她也樂於表達她的情緒和感受,一起溝通,即場修改劇本和拍攝,才能有現在電影裏的真實情感,才能加強觀眾代入感,故事才能打動人。
相信導演和演員是雙向奔赴的,大家也期待擦出火花,為故事服務之餘,也期待有所突破,令觀眾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