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王智騫屢拍運動劇原來係運動白癡:以前淨係入過朗誦隊

撰文:鄧穎琪
出版:更新:

初次跟王智騫(Martin)見面後,腦裡冒起兩個字——反差,以往睇他的演出,總覺得他有種細佬、鵪鶉的感覺,就是那種會激起人保護慾的弟弟,與他一身大大隻的肌肉甚至有點違和,他說自己在家中是孻仔、在公司又備受照料,以往的確是這種習慣依賴的人,不過自從經歷過在內地生活、就讀中央戲劇學院的兩年洗禮,他變得更堅強。另一個反差,是每當大家見到《冰上火花》中Martin飾演的JY在冰場上揮灑自如,加上他過往在《I SWIM》中都飾演泳隊成員,以為他大大隻必定是運動健將,他竟爆出一句:「我係運動白癡,以前淨係入過朗誦隊。」
服裝:maisonmargiela、louboutinworld
形象:Dom Cheung
化妝:Agnes Yeung
髮型:AL Leung

Martin今次的角色JY曾遭受欺凌,因而變得比較冷漠、寡言、不擅溝通、不信任人。(胡凱欣攝)

冰球、冰曲大不同 拍劇前完全分不清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混淆冰球和冰上曲棍球,沒錯,原來以為「冰球」是「冰上曲棍球」簡稱,但原來根本是兩種運動,實在多得Martin讓大家長知識,他說:「拍之前我連個名都叫錯,我以為冰球係冰上曲棍球,但係冰球係冰球,冰上曲棍球係冰上曲棍球, 係兩種運動嚟。冰球個波係一個餅,冰曲係一個波,冰曲個人數參與係多啲,冰球就係五打五。」

他覺得最大挑戰是感情戲,因為他在情場被當作後備,幸好現實中未遇過這種情況。(受訪者提供)

運動水平太差 要另搵教練惡補冰球

Martin現時已經勁到可以去打比賽,但他就自言,「運動白癡」這個朵不是謙稱,他最初打到一仆一碌,更要自己再補堂接受私人訓練,「本身以為自己都溜過冰,但係嗰啲玩玩吓嘅溜冰同真係喺冰場上打Ice Hockey係差別好大,第一堂Training已經跌到第二日要針灸,又驚拖後腿,所以就自己再補班,我由《I SWIM》開始同其他人水平已經爭好遠。」不求拍得住職業球員,至少希望大家從鏡頭上見到Martin可以講得出一句「似模似樣」,為此,他同時進行劇組和私人訓練,一星期至少兩堂,上了十幾堂終於有成就。

自從參與《冰上火花》後,Martin和其他演員及球員組成「Crew」,更在冰球比賽贏過冠軍!
早前Martin預告過今次他奪去了另一位演員的螢幕初吻,原來就是馬檇鏗Roberto。(Instagram:mar.tin.wong)

溫差太大 濕疹哮喘雙料大爆發

訪問那天Martin帶了整套冰球裝備過來,望落都頗重,不過他說最辛苦絕不是揹著沉重裝備打波,反而是濕疹和哮喘病發,每拍幾個鏡頭就要去聞藥,他說:「着晒啲Gear係好熱,但係場地好凍,啲汗不停出完又噏住,當其時有好多一撻撻嘅濕疹,睇醫生都覆診咗好幾次,搽埋類固醇先好返,加上我本身有哮喘,拍幾個Take就要衝過去個Bench聞藥。正常氣管熱會膨脹,但係四圍嘅空氣係冰嘅,因為真係好凍,好似喺雪櫃咁,氣管會好敏感。」

Martin拍《冰上火花》期間,又濕疹又哮喘,相當辛苦。(胡凱欣攝)

17歲入行做模特兒為賺外快 電影試鏡一擊即中

睇Martin的社交平台,他DSE都未考已經做模特兒,幫維他奶、嘉頓等品牌拍廣告,問是否細細個已經好靚仔成為風頭躉,他笑言:「我唔覺得特別標青嘅,我只可以講對鏡頭靈敏度比人高少少。」雖然17歲已經簽公司,不過求學時期的他未諗過做藝人,當時機緣巧合做Model也只不過抱住賺外快心態,自己私下反而只會埋頭苦幹畫畫,想做Art Director、時裝雜誌小編又或者品牌採購等等,總之就不是幕前,直至有次經理人叫他去電影試鏡,又竟然一擊即中,他才慢慢解鎖了演員之路,更表示:「而家開始覺得唔做呢樣嘢都唔知做咩好。」

Martin中學還未畢業已開始接拍廣告。(Instagram:mar.tin.wong)

中央戲劇學院學戲 最難克服語言

為了做好演員這份工,Martin不但跟廖啟智學過戲,更曾赴中央戲劇學院進修,三個月內以每星期六天、朝九晚六的時間去速成學戲,「都幾Chur,頭兩三個月咁密集去上堂,可以話等於兩個Sem嘅鐘數。」他坦言最大危機是語言問題,當時班上全都是內地同學,只得他一個非本地人,自己普通話又講不好,實在難以適應,「佢哋追求嘅咬字非常之嚴謹,你讀錯就要出去讀10次、20次,唔可以入嚟,直至讀到啱為止,所以我日日喺度練。」幸好他性格外向,即使語言不通,對融入圈子都冇太大困難。

Martin說很希望挑戰文藝片,最渴望跟許鞍華導演合作,但他亦知道要再進修自己,有足夠底子才可勝任這個機會。(胡凱欣攝)

隻身內地生活兩年 由鵪鶉仔變堅強

Martin在內地足足留了兩年,本身是家中孻仔的他,以往在經理人公司又受盡照顧,無端端一個人離鄉別井兩年去另一個地方進修、拍劇,以為他會很孤獨、思鄉,他卻對當時的一人生活非常雀躍,也驚見自己成長之快,「嗰兩年大得好快,自己住、自己入劇組、自己上堂,我覺得我個人Tough咗!」他說以前在香港,知道有什麼事都有公司代自己交代、與其他人接洽,去到異地反而變得樂意行第一步跟別人交流,不再鵪鶉,「我幾Enjoy自己一個去面對問題,咁樣先發現原來我搞得掂好多嘢,冇想像中咁依賴我屋企人、我朋友,原來我都幾識得照顧自己同埋幾識得拆彈!有啲嘢唔發生你唔會知,你只會預設左啲嘢先,我都有擔心過,但係去到發現原來我OK,之後就覺得好開心。」

一個人在外兩年,Martin急速成長,比以前更懂得解決問題,不再事事依賴別人照顧。(胡凱欣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