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大運直擊】何詩蓓進步神速的秘密——泳術訓練營密歇根大學

撰文:楊宇翹
出版:更新:

藉着何詩蓓成績近年大勇,美國密歇根大學在香港的關注亦漸漸增加。這出產世界級「飛魚」的大學着重技術分析、團體士氣、比賽操練。此理念除了改善泳姿及狀態,團體性的重視亦順利調高泳員心理質。
香港01記者楊宇翹、梁鵬威 台北直擊

何詩蓓在兩站賽事暫奪3金1銀1銅。(資料圖片/梁鵬威攝)

何詩蓓和劉彥恩為近年密歇根大學港生代表,泳隊另一小將楊珍美亦是「密大」之一。Siobhan與Claudia成績幾年間一直上升,二人皆是以A標游入奧運,前者更成為100米自由泳世界第5、今屆世大運金牌得主,不禁令人好奇「密大」的秘密所處。就讀這所大學的中國泳手畢易榕,年中向國內傳媒透露,密歇根泳隊非常注重運動員的水下技術,池底放置可移動的鏡,好讓泳員邊游邊觀察動作。對於腿部動作,他們更為執着,畢易榕指出,教練會放置水下攝錄機攝錄,然后把放慢影像給泳員觀看以檢討技術。此外該名國家泳員亦提到,運動員會獲分一個檢測每50米划頻的儀器,然後數據將在練習後,直接於手機程式內可預覽。劉彥恩亦說,這種研究技術其實亦助警惕泳員:「通常游完一日水也會心神恍惚,但這些數據除了是幫助教練分析,同時亦是提醒我們要警惕自己技術和動作。」

M for Michigan,何詩蓓是密歇根大學心理學系學生。(Michigan Twitter)
何詩蓓的大學密歇根大學,在十大聯盟奪得女子團體總冠軍。(Michigan Twitter)

「隊友不斷打氣,自己沒有原因停下」

技術支援訓練,美國亦較注重加入比賽訓練。事實上,除了Big Ten及NCAA,教練亦會就泳員需要安排不同大小的賽事參與,原因非為獎項或「谷態」,是要泳員調校動作,透過比賽實驗,找出他們最好的作賽戰術。除了技術動作,「密大」亦着重泳員的積極性,並非常強調團體意識。Big Ten或NCAA,每個個人項目都計入團體總分,泳手絕對不只為個人榮耀而戰。「Go Blue」為密歇根的口號,何詩蓓接受訪問時亦提到,這個口號非簡單的吶喊,對於運動員跟是拼命的動力:「在香港也有很好的隊友,但要真真正正的團隊合足與精神,就只有大學才能感受;好累、好想放棄,但旁邊的隊友亦會不斷為你打氣,他們一樣跟你努力的同時,自己根本沒有原因停下。」這份理念基於冀望讓運動員感受快樂、享受的體驗,而非成績、壓力的包袱。

何詩蓓(右)亦與隊友奪得4x200碼自由泳接力銅牌。(密歇根大學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