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賽排球】「爆冷」連連 氣氛灼熱 學生們大開眼界的機會

撰文:楊宇翹
出版:更新:

學界排球精英賽向來叫好叫座,而入座率亦不遜於同月舉行的籃球賽。
香港泰職球員楊秀美及明年將角逐韓職選秀的陳志威,兩人藉冬歇假期回港休息,更特意到臨青衣體育館觀賽。有別以往,今屆男女子組亦分別出現兩支「決賽初哥」。楊秀美認為此證明精英賽除了是年度球壇盛事,更是各支隊伍學習校區比賽外的實力,大開眼界。

排球精英賽叫好叫座,氣氛更比甲一聯賽好。(楊宇翹攝)
+1

香港排球壇每年盛事除了會長盃,就是中學學界精英賽。此賽事入座率比甲一聯賽為墟冚,上周決賽日大批支持者更需坐在席旁的樓梯及地上觀看。正為明年尾韓職選秀準備的陳志威回港觀戰,並欣喜今屆精英賽支持度及安排大有改善:「自己在喇沙時已打了多屆精英賽,感受到這份墟冚對中學球員的正面影響,今屆4強更由兩場同時進行轉為一場,好讓觀眾的注視聚焦在一場賽上。」甲一女排好手國際的方思敏亦認為精英賽的熱烈程度是給中學球員實力最好肯定:「這是年度排球舞台,氣氛、關注度也比甲一的好,所以不但對學界有正面影響,對整體港排球發展亦有其幫助。」

精英賽座無虛席,不少觀眾更需坐地下。(楊宇翹攝)

上周席上亦見香港首名女職業排球員楊秀美,中學時代任讀排球勁旅香港培英中學的阿Mi認為,精英賽是各支隊伍的年度成績表:「精英賽資格是計A grade成績,但其後比賽可加入B、C grade球員,因而是學校不同球員出動,是整體水平的一個審視。」今屆頻頻「爆冷」,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二中學及迦密愛禮信中學更加是「決賽新丁」,縱使最終未能首嘗冠軍但亦為觀眾送上精彩表演。有見及此,阿Mi也直言精英賽的本質除了是混雜學界頂尖選手較量,讓學生領略天外有天更為重要:「每一個都是精英,而今次賽果正好反映高水平並不限於一兩個地區,是學生們一個好好的學習機會。」

精英賽亦是舊生的最好聚會。(楊宇翹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