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女生|肌肉闊膊粗腿是我們的美 運動攝影師鏡頭下的4個港女

撰文:高詩琦
出版:更新:

「大隻」二字對男性是讚美,對女性卻未必。至少對於廣告商而言,苗條纖巧的女性模特兒,比健碩的女運動員,更合大眾口味。
作為專業運動攝影師,程詩詠(Brian)長年接觸、深入了解香港運動員,自然不吃這一套。在他的最新作品《撐.港女》中,4名香港女子現役或退伇運動員,各有美態。
攝影:李澤彤

今次《撐.港女》相展設於健身中心Eliment FitLax,相中人分別是 4名香港女子運動員:退役泳將劉彥恩、前單車代表馬詠茹、曾戰亞運的水球健將Zada、籃球員任栩燕。4人來自不同項目,體態不一,或是肩膊較一般女孩子闊、或是腿臀肌肉發達、也有人人稱羡的腹肌,銳利的眼神配上光影與煙,照片裏的她們很動人,程詩詠希望照片可以令健身室裏的男女更有動力。

程詩詠(右四)在健身室拍攝4位運動員。(公關提供)

異於坊間審美觀 運動女孩的美難受賞識

發達的肌肉,蘊含的是從小到大清晨起床「練水」的努力、為參加亞運而辭工的決心、隨單車隊半夜趕飛機的奔波、或是為了在籃球場上抗衡對手的苦練。

她們揮灑汗水的美態,卻未必人人欣賞。

「外地很流行找運動員做廣告模特兒,但香港不是,我某程度上是故意鬥氣的,不喜歡用女模特兒。」程詩詠常拍攝運動相關廣告照,也相當熟悉本地運動員,深知運動員背後付出,他不禁概嘆:「有一次我拍攝一位女運動員,Agency(廣告中介)說她好大隻,拍出來不好看。我就說,她是世界最勁的其中一個,勁就是這樣,是你們看不慣吧?」

程詩詠希望能令香港女子運動員更加「入屋」。(李澤彤攝)

4名女孩子的美態與背後的努力,當然值得記住,但程詩詠希望表達的還有更多:「4人當中有3人都退役,很多人認為運動員退役後不會再有光環,就故意這樣配搭,撐港女的諧音,就是撐港隊。」

退了役,她們仍是香港體壇一份子,不論是來自什麼項目,「而且,水球和女子籃球在香港都是不太受關注的項目,就像任栩燕,她在女籃界不算出名,但我想告訴人,女孩子打籃球不一定要剷短頭髮;打水球也可以很美。馬詠茹以前在單車隊不是最受關注的一個,現在她退了役、自由度高了,我會將她推介給廣告商,希望做到聯乘效應,給予她和其他女運動員更高曝光率」。

美麗的女子,不一定要弱質纖纖、蜂腰瘦腿,肌肉、闊膊和粗腿背後的故事,也可以很動人。

程詩詠鏡頭下的四名運動女孩:

大隻是有需要的,人也不是只得外在,我們認識一個人不應該是片面的。
劉彥恩
劉彥恩,前香港游泳代表,曾參加奧運,目前仍是女子200米背泳香港紀錄保持者。(公關提供;程詩詠攝)

劉彥恩(Claudia)早前曾與程詩詠在另一運動相展合作,當時Claudia出任幕後,她一手包辦策劃、執行等巨量工作,Brian坦言:「我想影她才會有這輯相,她是個很有創意、很有藝術細胞的人。」Claudia笑說,今次轉換角色成被攝者,「輕鬆好多」,談及女子運動員在廣告商眼中的角色,在有關界別工作的她也嘆道:「其實沒什麼大不大隻,為何大家覺得一個男人大隻就好有型、女人大隻就不好?大隻是有需要的,人也不是只得外在,我們認識一個人不應該是片面的。」

她坦言,作為前運動員,曾滿懷理想,希望讓運動員走進大眾視線,終發現有些運動員外表不及社會審美觀,曝光機會就少很多:「做了幕後就會發現,有些做決策的人的看法未必相同……會有些難聽說話,影一輯相,有人會說,為何這女孩子那麼大隻?可否拿一個瘦一點的角度?但那個運動員本是如此,為何不呈現真實一面,讓人知道這就是她?」不過,Claudia一向對自己的理想一向堅定、也不輕言放棄實踐,「這需要很多人一起去作改變。若能做到,運動員本身的故事已很有啟發性,我深信不用大推。」

以前從不覺得腿粗了好多是一種羞恥,若不是這樣,我不會有成績,你會否叫一個明星去踩單車、然後要贏?
馬詠茹
馬詠茹曾代表香港參加2018亞運會,與李慧詩一起贏得團體競速賽銀牌。(公關提供;程詩詠攝)

馬詠茹天生瘦削,她退役前,曾一口氣將腿練粗很多,這是短途單車運動員必需的條件。「那時候也不會覺得腿粗了好多是一種羞恥,否則我不會有成績,你會否叫一個明星去踩單車、然後要贏?每個項目都有自己的特點,沒必要介意。」儘管退役後清減不少,但健壯的大腿曾給予她力量和美好回憶。

去年初,僅21歲的馬詠茹悄然退役,她強調絕非因為操練辛苦,而是隨着車隊壯大,衝突和磨擦卻漸增:「始終是競技項目,無論如何都有人覺得不公平;有時大家觀點角度不一樣,激發更多攻擊,那時情緒太差,一直有睇心理醫生……教練總覺得我不夠堅強,但我只是一個人」。加上自覺無望參加奧運,終決定離開。

但她從未忘記美好回憶,「一開始返回港隊的三個月,踩單車好純粹,單純想進步……那時只得我和Sarah(李慧詩),有時可能沒有教練,但大家互相扶持,是我踩單車最開心的日子。」訓練很辛苦、凌晨三點趕飛機、睡在機場,「但單車隊一些獨有經歷,成就了這樣的一個人……讓我重新選一次,我還是會踩全職」。

坊間審美觀不一樣,但我為自己有這身形驕傲。
楊樂欣
楊樂欣從小習泳,到大學時期才受水球訓練,曾為爭取參加亞運會辭工。(公關提供;程詩詠攝)

自小游泳的楊樂欣(Zada),肩膊比一般女孩寬,她從小許多朋友都是運動員,一直認為「大隻」是正常事,直至淡出、接觸多了拍攝工作後,才發現世界並非如此:「發現坊間審美觀真的不一樣,但我為有這身形驕傲。」她坦言,「大隻」不是與生俱來,而是努力所得,「大家睇電視看到奧運泳手,也不會批評他們大隻,只會說他們操到好勁」。

Zada深明健壯體格的價值,她曾因公開試放棄游泳,卻在升讀大學後獲舊友邀請,隨水球港隊操練,一開始是玩票性質,到2018年卻決心為衝擊亞運資格而辭去工作,「我從守門員轉換為場區球員,因為游水的技巧都不一樣,我除了周一至六每日3小時訓練,還要自行早上加操,實在無法上班,就自製一個7個月的全職運動員經歷」。現已退役的她希望未來考取瑜伽導師牌,以另一身份享受、分享運動樂趣。

投入籃球之後我也不管別人的審美觀,只想做最真實的自己。
任栩燕
熱愛籃球的任栩燕曾效力台灣世新大學籃球隊。(公關提供;程詩詠攝)

任栩燕(阿燕)是4個女孩中唯一一個現役運動員。她效力福建女籃,去年曾赴台灣到當地大學受訓,短短幾個月間接觸到專門針對籃球的體能訓練,獲益良多,回港後也會以台灣所學訓練。

阿燕坦言,曾介意自己身形較高大,「我的身高不是所謂的最佳身高,就是1.65至1.68米,但身形是天生的」,及後她也認清一件事:籃球需要的身形,不是最漂亮的身形,「既然我真的喜歡籃球,就不能太瘦,否則就無法承受場上的激烈碰撞」。她希望未來繼續進步,可以代表香港參加國際賽,既然如此,她更需要這副強壯的軀體,「投入籃球之後,我也不管別人的審美觀,只想做最真實的自己,我需要這身形,就去鍛煉……不可以因為旁人的目光,而放棄要做的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