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破邊洲觀景台設計僅容納25人 欠人流管理釀更大安全風險

撰文:顏銘輝
出版:更新:

數近期行山界的熱話,肯定是破邊洲觀景台設計比賽。資深行山人士及環保團體都指出,位於花山岬角的擬建破邊洲觀景台位置險要,他們擔心興建這些旅遊設施會吸引大量遊客,包括行山經驗淺及安全意識不足的普羅大眾。
「綠惜地球」社區協作總監鄭茹蕙憂慮破邊洲觀景台會成為千島湖清景台的翻版,在政府無法控制人流下,遊客逼爆觀景台,部分人為影相打卡而犯險,走出觀景台外。她說:「一出去是直接落海,懸崖很直的,比千島湖更加危險。」

鄭茹蕙擔心觀景台落成後,人流增多會造成安全問題。(顏銘輝攝)

比賽結果出爐後,行山人士不但議論觀景台的設計及規模,影響原有自然景觀,還探討興建這些設施的目的及必要性。

行山網站「綠洲」(Oasistrek)創辦人羅榮輝在社交網站撰文,表示該處的地理環境本身具相當危險性,路徑也有一定的難度,可能過濾了一批能力未及或準備不足的遊人,而有意探索的人則應為此作充足的事前規劃和準備,累積經驗,確保自己有足夠的能力,而不是即興而行。

「綠洲」遠足網站創辦人羅榮輝希望,山上的人工設施愈少愈好,因為最值得郊遊人士欣賞的還是大自然景色。(資料圖片/張浩維攝)

羅榮輝擔心這些觀景及旅遊設施會鼓勵能力不足的行山人士前往險地。羅榮輝表示:「除了擬建觀景台的所在地,其實當地不少地點都有相當危險性。近年行山者雖眾,但行山態度和對環境的責任感卻未如理想,如硬要將這條路線升格為郊遊徑之列,以目前的管理思維和方式,恐怕只能以硬件遷就應對,很難想像屆時又會增建多少警告牌和圍欄去照顧一眾行山經驗較淺的旅客和郊遊人士。」

破邊洲對岸的花山岬角上,擬建觀景台位置。(顏銘輝攝)
+3

據破邊洲觀景台設計比賽指引,參賽者要以25人的承載量去設計觀景台。雖則漁護署不會直接套用得獎者設計,但看得出署方對該處的人流評估。

羅榮輝及鄭茹蕙都憂慮,理想與現實會有巨大差距,頻繁的人流將造成危險。羅榮輝表示:「如無意外路徑也會被拓闊,再加上未來的宣傳和推廣,變成了官方的旅遊點,那時人流多寡就不是你所能控制的了。」鄭茹蕙則說:「你吸引得遊客過去,怎可能每次只得25人去?以千島湖清景台為例,你怎會見到旺季只有25人在清景台上?沒有可能的。你又怎樣去管理觀景台上只有25人呢?我都覺得很疑惑。」

疫情期間,著名郊遊景點千島湖清景台人山人海。(資料圖片/余俊亮攝)

【人山人海的千島湖清景台】

+2

鄭茹蕙以大欖郊野公園的千島湖清景台為例子,自從清景台在2019年3月啟用後,每逢行山季節的周末假期,例必人山人海,上落的樓級水洩不通,不少遊人為了避開人潮,尋找更好的拍照角度,走到清景台外較危險的位置,亦造成附近山坡的植被退化。

密集郊遊足印導致山徑退化 打卡小路令千島湖清景台變樣

【了解千島湖清景台受到的影響(按圖放大)】

+1

近年積極投入行山徑保育工作的鄭茹蕙說:「好像千島湖清景台,上面塞了太多人,影不到相,遊人就超越圍欄,走到觀景台外影相,這樣的情況就相當危險。儘管你興建觀景台的出發點是安全,起得也安全,但問題是你吸引許多人流,同時又沒有管理好人流的話,造成潛在安全風險。」

雖然漁護署在千島湖清景台的欄杆旁設有警告牌,但都有很多行山人士落去影相。(顏銘輝攝)

她補充千島湖清景台下的是山坡,但擬建破邊洲觀景台下的是懸崖峭壁,「觀景台落去是直接落海,懸崖很直的,比千島湖更加危險。你怎樣限制遊人不要行出去呢?難道又放警告牌?千島湖清景台都有放警告牌,但效果亦不好。純粹憑教育很難做到,你可以見到遊客的意識,不是每個人都有足夠的安全意識,否則就不會見到這兩年那麼多行山意外。」她提醒漁護署興建觀景台以外,應該要計畫好處理人流。

【冠軍作品「Change Never Ends」】

+3

雖然破邊洲觀景台設計比賽的項目並非以吸引大量遊人為目的,亦要參賽者的作品以低調及簡約為主,但鄭茹蕙笑言「雖然你說設計要低調,但你整個宣傳計劃不低調」,令到這條路線及觀景台廣受關注。羅榮輝亦發現,漁護署在2019年曾表示「與旅遊事務署亦正計劃開闢一條通往花山的新路線,到達後遊客可欣賞破邊洲全景」,而旅遊事務署的任務卻正正是以物色景點吸引大量旅客,故此說法無疑自相矛盾。

【亞軍作品「Experiencing Geology」】

+4

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副教授伍世良,是破邊洲觀景台設計比賽的評審之一,他支持漁護署興建破邊洲觀景台,讓普羅大眾近距離觀賞破邊洲。不過,對於觀景台落成後的人流問題,他都沒有明確的解決方法。

【季軍作品「Hexable」】

伍世良說:「遊人一窩蜂過去,都沒有辦法,我們不能阻止每個人怎樣行,也都不可以假設它會被abuse(濫用)去用。要假設用正常的使用情況去考慮,如果將來發現有這些不正常的情況,才用其他方法處理,可能豎立個警告牌,告訴遊客觀景台最多只能容納25人。有些情況是講自律,難道要安排一個人站在那裏,如果入面夠25人就趕人走,未滿才讓人入?不會這樣做的。」

更多伍世良專訪內容:破邊洲觀景台設計比賽評審專訪 地理教授強調為安全而建

中大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副教授伍世良,是今次破邊洲觀景台設計比賽的評審之一。(資料圖片/黃穎津攝)

另外,鄭茹蕙指出,暫時漁護署只設計一條山路接駁東壩及擬建觀景台,來回的人流擠在同一條路上,或會造成擠塞,而且她更擔心不喜歡行回頭路的行山人士,會另覓小徑離開,造成危險。

千島湖清景台只得一條山路上落,十分擠迫,有人更要站到山徑出面。(顏銘輝攝)

了解更多破邊洲觀景台報道:

西貢破邊洲觀景台設計比賽結果出爐 環形階梯式設計奪冠

破邊洲觀景台得獎設計千萬工程  團體:違反郊野公園發展限制

破邊洲觀景台得獎設計出爐 山藝教練:當局應評估人流上升的影響

了解更多夏天行山須知:

【行山】慎選夏天遠足路線避免中暑 9個郊野暴曬黑點避之則吉

10條夏天行山路線推介!走進林蔭山谷免曝曬 多補給點可輕裝上陣

【夏天行山】從選擇路線起避免中暑 必備消暑小物助身體散熱降溫

【夏天行山】常見意外處理 詳解中暑、熱衰竭症狀分辨及急救方法

【夏天行山】預防遠足中暑 由路線策劃做起 準備充足裝備

【夏天行山】炎熱天氣下都可能體溫過低 淋雨濕身後注意事項

【夏天行山】近年至少兩宗被雷擊致死 遇雷暴應盡快離開高原山脊

【夏天行山】行澗比行山危險 暴雨後切勿入澗

山野零垃圾,由你我做起。(01美術製圖)

🏃🏽‍♂01體育行山專頁:靚景推介 裝備介紹 人物訪談🏃🏾‍♀

🏃🏽‍♂行山前先睇路線片:咖喱山行山攻略🏃🏾‍♀

🏃🏽‍♂立即訂閱01體育Youtube頻道,了解更多行山及體壇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