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你幸福嗎】青年紛紛出走 誰來打救寶島「悶經濟」?

撰文:甄梓鈴
出版:更新:

4月遊台,來到台北市長安西路一家米粉店,那是每次來台必吃的店。老店沒有名字,早幾年還是路邊攤,如今搬進室內,價錢可沒上漲多少。點了米粉湯和貢丸湯,傳統台式古早味,「妹妹,45元啊!」老闆娘說。還以為聽錯了,算一算,不用15港元便吃得飽飽,我差點衝口而出:「好便宜喔。」填詞人林夕早前有篇文章,戳破台灣「吃好喝好」的幸福假象,那就是勞工長期低薪的代價。台灣政府年年說拼經濟,到底政策錯在哪裏?(此為《台灣,我想住嘅地方?》系列報道之六)

上世紀六十年代,台灣經濟高速發展,積極推動工業化,創造出經濟奇蹟,其經濟質量與新加坡、韓國及香港看齊,並列「亞洲四小龍」。台灣《經濟日報》曾發表文章指,台灣在冷戰時期經濟起飛的關鍵,或多或少與美國經濟援助有關。以當時政府的財力,台灣在基建方面相對落後,沒有足夠的資金擴建電力、交通運輸以及通訊系統等,美援對台灣的經濟發展發揮了舉足輕重的影響,不僅促進了農業和工業發展,更帶來了重要技術移轉的機會,令台灣能夠與西方經濟體系接軌,迎合國際化的大趨勢。

台灣的科技能力不及韓國,國際競爭力也不如新加坡,但台灣的發展策略得宜,既推動中小企業進軍國際市場,又利用當地廉價的勞動力作調整,吸引大量外國資金和技術,使其成為東南亞地區的經濟火車頭之一。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爆發,台灣所受的衝擊沒有其他地區來得強烈,順利跨過了這一關。

蔡英文以至歷屆台灣政府曾推出不少振興經濟的措施,惟成效不大,迫使年輕人紛紛出走,尋找機會。(VCG)

分配不公 導致人才流失

台灣經濟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何明修專門研究政治社會學、勞工權益,他對《香港01》表示,當前的經濟問題,有些是全球性造成,不平等情況加劇,薪資佔GDP(國內生產總值)比重下降;有些是台灣的內部問題,薪資增長落後於經濟增長,「這個世紀以來,台灣經濟發展並沒有停滯,只是成果分配愈來愈不平等。台灣年輕人如果要賺多一點,要去海外當台灣企業的台幹。」他解釋,台灣的基本工資不見調漲,部分原因是勞工運動的發展弱化,反映勞方的政治能量不足。

台灣走過失落的20年,經濟增長緩慢,薪酬待遇低,失業率更節節上升,企業出現缺工荒,人才流失,難以推動經濟產業的升級轉型。在當前情勢下,台灣冒出了「悶經濟」的說法,前景不明朗。為打破悶經濟困境,歷屆政府推出過不少振興經濟的措施,但何以台灣景氣還是悶悶的?

早在2008年,馬英九競選總統時提出「六三三」政見,內容為「平均每年經濟成長率6%、失業率降至3%以下、2016年平均國民所得達3萬美元」,但八年任期內,卻不見具體成效。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2014年經濟增長率是3.74%,失業率雖有下降趨勢,但仍佔3.97%,而經濟表現不佳令台灣人陷入低薪漩渦,讓人不禁質疑,距離馬英九當年許下的競選承諾相距多遠。

(香港01製圖)
台大社會系教授何明修表示,不少台灣年輕人選擇外闖,冀賺取人生第一桶金,然後回台創業。(受訪者提供)

何明修表示,在第一屆任期時,馬英九一上任就遇到金融海嘯,全球經濟低迷,「那時候政府對勞工很不好,同意企業採用無薪假,等於是單方面要勞工去承受經濟調整的痛苦,而企業卻享有各種的借貸優惠,可以渡過難關。」2009年,馬英九曾提出「職場體驗計劃」,原意是為18至29歲青年增加職場經驗,減低企業的人才培訓成本,何明修指有關措施設計不良,「被年輕人批評為22K計劃,等同壓低了年輕人的起薪點。」

馬英九主張「兩岸共同市場」,撇開政治爭議,致力透過擴大兩岸交流來實現經濟增長,台灣企業開始擴大在大陸的生產。然而,有分析指馬英九過分倚賴《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寄望能夠為台灣帶來經濟效益,結果不如預期,也招來「傾中」的質疑。

政策反覆外闖成新出路

隨着「馬下蔡上」,民進黨上台之後,確實有一些針對低薪問題的改革,包括2017年基本工資調漲、今年度起市政府約僱人員及臨時人員也有調薪。此外,台灣《勞動基準法》一例一休爭議燃燒至今,《勞基法》修正案旨在落實周休二日和縮減工時目標,同時保留彈性,讓那些想「多勞多得」、一周出勤六天的勞工能獲得更多的薪酬。

何明修認為,《勞基法》兩次修法可算是失敗,第一次在2016年12月通過一例一休,其中有以價制量的做法,提高休息日加班費之計算,以促成周休二日,卻引來中小企資方的反彈,「民進黨在今年1月通過的二修,即是放棄了一例一休,這原本是一個可以改善『因為低薪、所以要加班費來貼補家用』之契機,但是民進黨放棄了。」

台灣通過《勞動基準法》修正案引起社會爭議。(中央社)

台灣低薪問題始終未解決,青年不願被生活開銷捆綁,外闖也許是出路之一。光是在澳洲,每年約3萬台灣年輕人赴當地參與工作假期計劃,何明修表示,他們都是30歲以下,很多都想賺人生第一桶金,然後回台創業。

今年2月,國台辦發布31項「惠台措施」,其中19項是「逐步為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爭取台灣各領域人才到大陸發展,並提出加快給予台資企業與大陸企業同等待遇。對台灣莘莘學子來說,這確實有一定的吸引力。

早前有報道指,台灣高中畢業生申請赴內地升學的人數急增,一些名人和高中校長紛紛為畢業生寫推薦信,學生為了前途着想,寧捨台大選讀北大、清華等大陸名校。「如果台灣的低薪化問題仍沒有改善,中國吸納台灣年輕人的政策可能有作用。」何明修如是說。

台灣「吃好喝好」的幸福假象,背後是勞工長期低薪的代價。(VCG)

脫台浪潮  折射發展困境

大陸對台積極招募人才,可能造成人才流失,威脅台灣經濟。英國媒體《BBC》中文網最近在報道中提出新詞彙「脫台者」,指那些到大陸工作、生活、經商、求學的台灣人。根據台灣內政部統計,2004至2017年間,一共有567名台灣人因為在內地設籍而依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喪失台灣人身份。報道指出,未來「脫台者」數字將進一步增加。

台灣人選擇出走,不只考慮經濟因素,這些年台灣在國際舞台被邊緣化,國際競爭力遞減,好像看不見未來。觀乎台灣邦交史,近18年來,先後有14個國家與台灣斷交,較近期的包括聖多美普林西比、巴拿馬、多明尼加及布吉納法索,目前,台灣的邦交國數目已降至18個。在中國外交攻勢下,今年5月多明尼加轉投中國的懷抱時,內地《環球時報》在文章拋下一句:「台灣丟多明尼加,離零邦交又近了一步。」看在眼裏,斷交的連鎖反應令人憂慮。(節錄)

《台灣,我想住嘅地方?》系列​:

上文節錄自第118期《香港01》周報(2018年7月3日)《台灣,我想住嘅地方?》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