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30】支聯會赴台開研討會 學運領袖封從德:失敗因荊軻太少

撰文:姜庚宇
出版:更新:

由香港支聯會、台灣的華人民主書院共同舉辦的「六四事件30周年:中國民主運動的價值更新與路徑探索」國際學術研討會18日起在台北舉行。
昔日的學運領袖封從德在周日(19日)的會上指出,1989年的學生運動之所以不成功,是由於當年的「荊軻太少、祥林嫂太多」;而今天中國民主化仍未完成,同樣是因為勇士太少,多沉溺於悲情意識之故。

19日在台北舉行的紀念「六四事件30周年」學術研討會上,播放前中國社科院政治所所長、「民主中國陣線」首任主席嚴家祺的影片。(許陳品攝)

此次會議為期2天半。在18日的會前記者會中,香港城市大學前講座教授鄭宇碩表示,希望「中共當局立即為六四屠殺道歉」,並且要放棄一黨專政、推行民主選舉。

華人民主書院董事會主席曾建元在會上表示,在六四30周年的今天能夠在台北舉行這樣的活動感到非常榮耀,有機會能夠參與歷史的盛事;遺憾的是過去研討會都是在香港舉行,如今卻因種種因素造成活動只能在台北舉辦。他認為,六四對當時的台灣青年學生是非常重要的生命經驗與歷史記憶,可說是台灣史的一部份,開啟了台灣野百合學運與民主化發展。

六四事件30周年討論會,香港支聯會主席何俊仁(左一)出席。(鄭文翔攝)

何俊仁:望台港為民主繼續努力

支聯會主席何俊仁則表示,今年同樣也是五四運動的100年,100年來許多人在追求中國民主,然而現在習近平主政下「卻是另一個文革的來臨以及帝制的再現」。他希望中國大陸能夠進行政治改革,人民可以獲得真正的解放,亦希望台港之間為共同理念與民主夢想繼續努力。

何俊仁說,「一國兩制」在台灣根本沒有市場,從香港的發展可以看得很清楚,很多地方失敗或正在走向失敗,很多對香港的承諾根本沒有兌現甚至已被收回,台灣人根本不會相信「一國兩制」。

王丹(右)表示六四迄今30年,研究者是時候建立「六四學」研究。(廖士鋒攝)

他又指,中共用其銳實力、用錢已滲透整個香港社會各個階層。與台灣不同的是,香港沒有民主制度,中共透過硬的政治制度可以帶來很多不公平的政策,進而抽空香港社會;輔以銳實力、金錢對滲透香港整體政治,進而控制香港。

六四學運參與者、對話中國智庫主席王丹則表示,對於六四迄今30年的歷程,他提出16字箴言評論,即「永不忘記、永不放棄、重新團結、再次出發」。他又指研究者是時候建立「六四學」研究。​

 

學運領袖封從德稱,1989年學生運動的失敗是因為「荊軻太少,祥林嫂太多」。(許陳品攝)

封從德:六四主流論述止於宣洩

在周日(19日)的會議上,學運領袖封從德認為,1989年的學生運動之所以不成功,是由於當年的「荊軻太少、祥林嫂太多」;今天對六四的主流論述依舊像魯迅小說中的人物「祥林嫂」一樣,成天哭訴自己的悲慘遭遇,停留在宣洩悲情意識的階段,卻從未想過如何結束專制政權,同樣缺乏如荊軻般的勇士。

會上還播放了前中國社科院政治所所長、「民主中國陣線」首任主席嚴家祺所錄製的影片。嚴家祺稱,六四事件是「中國當局動用機槍和坦克帶來人民的屠殺」,「就像南京大屠殺不是暴亂一樣,不是暴亂,是大屠殺」。他呼籲「六四大屠殺,要恢復真相」,並期待六四事件在不遠的將來,於2020年、2021年就會被翻案、告訴人民真相。至於李鵬等涉事人員,他認為應該按照法律處理。

獨立學者崔衛平則以已故民運人士劉曉波的思想起點切入,發現1980年代劉的思想起點來自於「五四」知識份子。她稱「在劉曉波看來,五四知識份子的覺醒不僅體現為嚴厲的自我反省,還包括對於魯迅所說的國民劣根性的批判」,劉於1988年離開中國後,還陸續寫過一些反思五四運動和魯迅的文字,將五四時期的「反封建傳統」與當時「反共產黨文化壓抑個人」聯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