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台灣是否放寬防疫措施 陳時中:正依科學證據做準備

撰文:姜庚宇
出版:更新: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在全球蔓延之際,台灣連續14天本土病例為0,被認為是疫情趨緩的表現。
針對是否會相應放寬防疫管制措施,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27日)出席立法院會議前受訪表示,各方面措施都還在研議中,應根據相關科學證據及社區狀況做判斷。

陳說,不管是「3階段整備方案」,或是未來情勢有改進,要根據相關科學證據做一些放寬的準備,都有在準備中。

台灣目前維持嚴格的入境管制,本港旅客和留學生仍不准入境。(資料圖片)

他指出,近來各項科學數據還有一些混亂,有復陽現象,以及有抗體時是否具免疫性、免疫性是否能長期存在等問題,接下來對疫苗的評估也非常重要,指揮中心都會根據科學、實際上社區發展的情況做研判。

對於台北林森北路錢櫃卡拉OK發生大火後,外界紛紛議論疫情期間是否有考量關閉卡拉OK等場所,陳時中表示,當然有考量,不管任何地方如果沒有辦法維持安全距離,都要這麼做。

指揮中心表示,台灣目前尚處於疫情過渡期的初期。(資料圖片)

3階段整備方案 目前處於1階段初期

上述提及的3階段整備方案分為過渡期、警戒期和管制期,封城是最後階段手段,方案有待和地方討論,目前台灣還在第一階段過渡期的初期。過渡期是指社區出現零星未明感染源,針對公共場所的感染控制強化會加強查核,多數措施屬於勸導強度,目前也僅對夜總會(台稱「酒店」)和舞廳限制商業活動。

第二階段則是指單周出現3個以上的社區群聚感染,某個社團或社區有群聚事件,或是一天如果出現10個以上感染源未明的本土病例,也是屬於社區傳播發生的階段。在第二階段會採取快速圍堵措施,針對確診的區域快速檢驗、限制移動,也會採取公共場所關閉等措施,也會有大量快速的病毒檢測,相關的防堵策略都會更強制。

第三階段管制期是指本土病例數快速增加,疫情規模擴大,多數案例無法追蹤傳染鏈,疫調都來不及的狀況。如果到第三階段,就會出現區域封鎖做法,限制境內旅行,意即封城,希望減少人際往來跟社會活動,有助穩定疫情。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