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台灣駐梵蒂岡大使:台梵邦交樂觀 尚無真正危機

撰文:廖士鋒
出版:更新:

台灣前駐梵蒂岡大使杜築生周五(13日)在天主教輔仁大學淨心堂進行題為《台北、梵蒂岡、北京複雜的三邊關係》的演講,以其曾派駐梵蒂岡近五年的資歷與經驗,分析當前三邊關係之下的現實需求。
杜築生表示,許多人認為台梵邦交即將結束,但反而應要有樂觀的信心,從宏觀角度來看台北、梵蒂岡、北京的三邊關係,更直言「事情不如我們想象的這樣子危險。」

據介紹,杜築生曾任台灣外交部常務次長,並在2004年至2008年派駐教廷擔任大使,期間曾逢2005年教宗若望保祿二世(Sanctus Ioannes Paulus PP. II)追思彌撒,陳水扁成為首位出訪教廷的台灣總統。杜築生一共與三位教宗見過面,是台灣少見的教廷事務專家。

杜築生指出,台灣駐教廷大使館位在協和大道上,是從天使堡前往聖保祿教堂途中最先看到的旗幟,他也講解,教會、教廷與梵蒂岡,乃是三位一體,1929年意大利與教廷簽訂拉特郎條約(Lateran Treaty)創建梵諦岡城國,教皇國才從此消失,也因為有了梵諦岡城國,教廷才被承認是主權國家。前(廖士鋒/多維新聞)

杜築生:梵蒂岡外交要義是宗教自由

杜築生稱,從梵蒂岡的角度來看,他曾經當面請教梵蒂岡外交部長,問及梵蒂岡外交能否用一句話解釋。結果對方就回答稱對梵蒂岡來說,沒有比「宗教自由」更重要。杜築生指出,「因為教廷重視宗教自由,所以教廷跟中華民國外交維持到今天,還要繼續維持下去。」杜築生更表示,他曾接觸過的許多梵蒂岡政要,均沒有成為「昨日黃花」,至今還是重要人物,他非常了解他們的想法。

杜築生續稱,在「宗教自由」目標之上,梵蒂岡也持續奉行其「一個中國」政策。梵蒂岡駐中華民國大使館(Nuntiatura Apostolica in Sinis)自1952年起,一直存在於有宣教自由的台灣台北,故此梵蒂岡的立場是仍認為在台北的中華民國政府代表「中國」,也鼓勵台灣的教會扮演兩岸當中「橋樑教會」的角色。

不過中國大陸有數千萬天主教徒,梵蒂岡不可能放棄對他們的關切,使其成為「失去牧羊人的羊群」,所以也會持續跟中國大陸接觸並對話,包含雙方於2018年9月22日簽訂《關於主教任命的協議》,力促中國大陸能夠逐步實現宗教自由。

稱續簽協議不影響台梵邦交

2020年10月22日,中國大陸與梵蒂岡續簽主教任命協議。杜築生分析雙方的誘因,一方面是出身耶穌會的現任教宗方濟各(Franciscus),他會認為「積小步可成大步」,願意持續與中國大陸對話,而中國大陸也能從與續簽協議得到國際形象的加分。

但對於中梵台的外交關係,梵蒂岡則一再對外宣稱協議不涉政治,也顯示梵蒂岡與中國大陸之間仍有矛盾未解。杜築生認為,梵蒂岡與台灣的外交關係並沒有真正的危機,在中國大陸宗教自由沒有符合梵蒂岡期望前,梵蒂岡不至於與台灣斷交。

杜築生表示,直到中共在宗教自由方面符合教廷的期待,教廷才會把駐華大使館從台北搬遷至大陸,但這段過程還很長久。(廖士鋒/多維新聞)

對於《香港01》記者詢問為何近年民進黨政府多次邀請教宗訪台,卻沒有得到實踐一事,杜築生指全世界有200多個國家,教宗不可能到每個地方,其次是因為梵蒂岡要跟中國大陸對話,「如果教宗到台北來的話,中共會馬上把對話切除。」故此,雖然天主教會照理不應該講政治,但脫離政治的話甚麼事情都做不出來。

此外,很多梵蒂岡樞機都會來台灣,回去後會報吿台灣的情況,教宗對台灣不至於沒有了解。杜築生並補充,其實教宗一直很想去俄羅斯訪問,但也因為各種因素仍未能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