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庫:大陸不太可能全面進攻台灣 但存在小規模動武風險

撰文:屈彥辰
出版:更新:

哥倫比亞大學與哈佛大學「中國與世界研究項目」美東時間1月25日舉辦視訊研討會,邀請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亞洲事務資深顧問葛來儀(Bonnie Glaser)、哥大教授黎安友(Andrew Nathan)與前美國國務院亞太副助卿柯慶生(Thomas Christensen)討論新任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執政下的中美關係前景。
葛來儀席間表示,台海緊張局勢預料持續升温,雖然中國大陸不大可能出兵全面進攻台灣,但仍存在小規模動武風險。

葛來儀強調,「台灣民間低估前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出賣台灣的風險」,台灣雖然「閃過子彈」,仍付出一定代價。大陸軍機近年頻繁飛越台海中線、威脅台灣安全,台軍飛行員與地勤人員負擔加重、國防支出增加,就是一例。

葛來儀指出,台灣、南海是美中兩大潛在衝突點。她說,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共第20次全國代表大會明年將登場,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將展現自己堅定捍衛中國主權,而拜登想更有效與中國競爭,嚇阻中國進犯與挑戰美國利益,同時避免危機與戰爭。

去年10月,解放軍在東南沿海軍事演習。(中央電視台)

她說,台海爆發危機的風險升高,中國雖然不大可能出兵全面侵略台灣,仍存在小規模動武風險。

她認為,北京仍有信心阻止「法理台獨」,實現兩岸統一併非緊迫目標,「但台灣未來幾年可能舉辦公投」,為兩岸局勢投下變數。

葛來儀稱,拜登政府官員處理對台事務經驗豐富,可能追求比特朗普政府更穩健的政策,即使中國不喜歡美國對台軍售、與台灣方面開會對話,「但我認為我們能回到中國忍受美國堅定支持台灣安全繁榮的境地,這可以辦到,不是那麼困難。」

柯慶生則呼應葛來儀所言,他反對把台灣當作對付中國的棍棒,美國若試圖把台灣當武器懲罰中國,而非為台灣好而支持並鞏固台灣,台灣將深受其害。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亞洲事務資深顧問葛來儀(Bonnie Glaser)。(網絡圖片)

黎安友則表示,他擔憂美國對中國的大陸軍事嚇阻可信度降低,如果大陸方面國或台灣未來不相信美軍有能力或意志防止共軍犯台,任何外交手段都無法控制局面。

談到中美關係,黎安友與柯慶生都預期人權將是重點議題。柯慶生說,特朗普政府將北京壓迫新疆維吾爾族人視為「種族滅絕」,拜登政府官員似乎接受如此標籤,美國如抵制2022年在北京舉辦的冬季奧運,將對雙邊關係產生重大影響。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