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銀行估台灣經濟成長率達5% 春暖下的霜露

撰文:衛木槿
出版:更新:

隨着一季度結束,海內外各大機構紛紛發佈台灣經濟成長率預測。在全球經濟復甦的帶動下,台灣經濟也會被帶動。因此除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調升台灣經濟成長率至4.7%外,新加坡星展銀行甚至還將該指標調高至5%,並預估一季度和二季度成長將分別達6.1%、7.5%,創下景氣最頂峰,台灣和其他亞洲國家相較,呈現出一支獨秀的極大差異現象。

海內外各大機構紛紛發佈台灣經濟成長率預測。在全球經濟復甦的帶動下,台灣經濟也會被帶動。圖為海內外各大機構對台灣2021年經濟成長率預測。(黃雅慧/多維新聞)

從各大單位預測可知,許多機構持續上修台灣經濟成長預測,這除了有全球經濟逐漸從疫後復蘇,逐步回歸正常生產的原因外,也與台灣坐擁天時地利相關。

根據台灣財政部公佈的數據,2020年台灣出口值達到3,452.8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年增率4.9%;累計整個2020年,佔比最大的電子零組件增 20.5%(其中積體電路增 22.1%),資通與視聽產品增 15.4%,光學器材增 4.4%;就出口地來看,對陸港出口年增達到14.6%。

從上述數據可知,台灣得力於疫情間在家辦公與遠距商機,電子資通產品需求上升,這讓台灣原本的ICT產業優勢得到最大發揮;其次,在地緣關係上,兩岸的貨貿仍正常運轉。加上基於兩岸產業分工特性,使得對大陸電子零組件、資通訊產品、光學器材等貨品的出口增加。也因此,這造成台灣經濟表現出色,同時與大陸經貿的連結更為加深。

疫情間基於兩岸產業分工特性,使得台灣對大陸出口電子產品增加。據統計,2020年台灣出口地區,以大陸地區為最大宗。(黃雅慧/多維新聞)

不過,今(2021)年台灣經濟成長雖似正往好的一面前進,但是也不能高興太早。除了有去(2020)年低基期的因素,還得注意內外部的各種風險。

在外部風險上,首先要注意的是,台灣今年會因為全球經濟復甦持續向好,但因為主要國家央行為了維持疫情期間的經濟運作,紛紛印鈔紓困,根據日媒《共同社》統計,2020年全球約撒了約386兆新台幣救市,其中美國撒了約110兆台幣位居首位,日本83兆位居其次。與此同時,美國債務也來到近28兆美元。未來一旦美國貨幣與財政政策回歸正常化,這中間過程想必會十分不容易,加上美元是世界儲備貨幣,容易影響到其他國家的經濟環境。

再者,現在因為對電子產品需求迫切,在全球缺晶片的議題下,台灣科技產業有極大利多。但未來一旦需求得到滿足,電子資通產品飽和,那麼以ICT為主力的台灣企業在營收上可能會轉趨黯淡。

在全球缺晶片的議題下,台灣晶片製造產業如台積電有極大利多。但未來一旦需求得到滿足,營收可能下滑。(Reuters)

另一方面,在台灣內部風險上。一個被持續關注的焦點是兩岸關係的不確定性。從2020年的數據可知,兩岸經貿連結性越來越高,但在政治上因受到抗中意識形態影響與中美關係牽動,導致兩岸關係愈趨緊張,這些因素在在影響國際投資意願,對台灣的長期發展不利。

其次,民進黨政府因為花了諸多心力在兩岸關係與內部政黨政治的操作,而近期又遇到缺水、缺電與交通建設事故頻傳,暴露台灣內部治理紊亂的問題。如果政府不花工夫在基礎建設的規劃、建設與管理上,未來只會增添經濟發展的不利因素。

總之,在全球經濟向好下,台灣也得利於這一波復甦。但因為台灣仍得面對內外各大風險,特別是台灣與大陸、美國經濟關係連動極深,大陸經濟好,台灣也會好,而一旦美國出現波動,台灣也難以避免受到牽連。

也因此,2021年對台灣來説雖是利多的一年,但也是關鍵的一年,若把握機會做好經濟環境建設,未來將可趨吉避凶。但假如民進黨政府仍汲汲營營於政治操作,荒廢了經濟民生治理,2021年恐會在經濟頂峯後迎來急速下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