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立委稱簡體字「殘體字」:代表台灣跟中國「不同文不同種」

撰文:林仕祥
出版:更新:

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日前在記者會上表示,「用簡體字、聽大陸歌成為台灣青年的一種時尚」,台灣有輿論擔憂,這恐成為對岸「統戰」的一種方式。對此,民進黨立委蔡易餘9月16日受訪時表示,「中國『殘體字』飯沒有食、面沒有麥,破壞文字意」,我看一次笑一次」,台灣跟中國各有自己的文字,「所以台灣跟中國,就是不同文不同種的兩個國家」。

蔡易餘說,台灣人用簡體字或聽大陸歌,這充分證明了「台灣是一個自由民主的國度」,台灣人去接受不同國家的文化,或學習不同國家的語言文字,都是因為台灣的自由民主。反而中國最近才把自己的歌手,例如趙薇,把她逼走,「這個是中國自己在殘害自己的文化,結果他們現在還說他們的文化會比台灣文化優秀」。

蔡易餘接着表示,事實上台灣年輕人是把「簡體字」戲稱為「殘體字」,事實上台灣用的「正體字」,才是真正的文字的演變,也是最優雅的文字,「所有的大書法家都是用正體字」。學會「正體字」基本上就看得懂「殘體字」,反而中國學了「殘體字」後,不見得看得懂「正體字」,所以文化誰優誰劣就看得很清楚。

蔡易餘也說,他每次看到中國用的簡體字,「吃飯的飯沒有食、吃麪的面沒有麥」 ,他看一次就笑一次,中國自己破壞文字的意涵,使用「殘體字」,是他覺得很莫名其妙的選擇。蔡易餘也強調,台灣用自己的文字,中國則用殘體字,「所以台灣跟中國,就是不同文不同種的兩個國家」。

民進黨立委劉世芳認為,不管哪種語言,能看懂是最重要,文化沒有優劣之差。(多維新聞)

民進黨立委劉世芳補充稱,台灣是一個文化多元跟多語的國家,台灣年輕人喜歡世界各國流行歌曲,不管是正體字、簡體字、英文、韓文或日文,所有歌曲台灣年輕人都有在接收。不管哪種語言,「我們能看懂是最重要,還有我們也知道文化沒有優劣之差,只有能使用的方向」。

劉世芳要正告很多搞不清楚方向的人,「一直認為這是什麼樣的統戰」,當然對岸歌曲裏面可能會有些統戰的文字跟精神,但是台灣年輕人,長久以來已經接受自由民主教育,「相信他們能夠分辨出來,什麼是統戰,什麼不是統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