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赴日親祭安倍 岸田高調揚台的醉翁之意

撰文:陳鄭為
出版:更新: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7月8日遇刺身亡,家屬7月12日在東京增上寺舉行家祭,在日媒鏡頭捕捉下,台灣副總統賴清德11日下午現蹤安倍宅邸弔唁,日本對台此一罕見且出格的待遇,震驚中日台三方政壇。

雖然台日官方對外均低調以對,第一時間定性賴清德訪日是為「私人行程」,但賴清德以台灣現任副總統身份閃電入境日本,平刷台日斷交50年來,二度再有台灣現任副總統訪日紀錄(此前李登輝在1985年曾以台灣副總統身分訪問日本東京),縱然名為「私人行程」,卻滿溢了無窮的外交訊號。

毫無意外地,日本政府放行賴清德親悼安倍晉三舉措,直接引發中國大陸強烈反彈,儘管官方迄今未語,但反日情結應安倍遇刺而陡峭升温的大陸民意已直接開砲日本「違背中日建交公報」、「違背一中原則」。台日政評也多有「心理準備」,咸信岸田內閣此舉勢將開罪北京,認為岸田巧取安倍「最後遺產」滿足台日關係「進一步友好」,代價是賠上中日關係良性發展。

事實上,就安倍遇刺伊始,到賴清德准入東京,中日台三方一系列的言表都顯露「順應」的本色。在安倍遇刺當日,陸網出現「叫好」聲浪,有媒體於中國外交部記者會上提問「對中國網友對安倍遭遇槍擊的評論有何看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既對網友評論表示「不予置評」,但也強調「這一突發事件不應同中日關係關聯起來」。趙立堅一句「不予置評」貌似沒有說法,實際上卻是說了很多。中國大陸官方表明沒有要去約束大陸輿論,除了體現中國官方和民間在對日問題上,始終是「兩條腿走路」,亦是一種對於內部主流的「順應」。

在台灣政府方面,禮吊安倍「超規格」,其積極「順應」程度更不在話下。在台灣社會普遍樂見「台日友好」的氣氛下,蔡英文罕見宣佈7月11日台灣各公立機關、學校為悼安倍下半旗,並未在內部衍生太多爭議,國民黨中央黨部甚至跟進下半旗之舉;另遣派賴清德代表赴日弔唁,而非事前一般預期的立法院長,「升格」指派亦收穫包含在野國民黨與民眾黨的「正面看待」。此外,台灣官方與媒體也多為「順應」台灣內部主流,積極宣傳安倍生前友台功績,黨政要員群起發文致哀、緬懷成風,包含蔡英文、台行政院長蘇貞昌、台立法院長游錫堃、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等人在內,11日魚貫赴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弔唁,既順應禮節、也順應民意,再能為對日關係做底。

+1

相對於兩岸應對安倍離世「各有巧妙不同」,日本政府火速核發賴清德入境簽證,岸田內閣打得政治盤算別具深意。據了解,賴清德原訂11日上午安排赴日本台灣交流協會進行悼念,卻在當日一早突然收到日本核發簽證,賴清德便立即轉點台北松山機場,並於日本時間下午13時許抵達東京羽田機場,14時36分,人已經到達安倍家中。回顧台灣在國際空間受限下進行「告別外交」,前例是馬英九2015年以現任台灣元首身份赴新加坡為送別李光耀而去,然兩岸關係「此一時彼一時」,今次賴清德以現任副元首身份現蹤東京,刺激性更加突出。但不論北京方面對此多反彈,台北方面對此多積極,都是「情理中事」,北京不可能沒反應,台北不可能不努力爭取,今次問題癥結便出在日本政府在這場喪禮政治上,於中日關係與台日關係的兩翼間意欲何為。

細究岸田政權此刻勇於對台待遇破格、不惜撩撥北京,順應的實際是其國內政治變化,尤其受制黨內安倍領導「清和政策研究會」(清和會)的保守勢力挾持,只得藉由發難台灣,忤逆北京。

現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安倍離世後見傳媒,形容安倍是自己的朋友,和他度過了很多時間。他強調不會向暴力屈服力,不會讓事件影響政府日常運作,會確保自由及公平的選舉安全地進行,競選活動亦會繼續。(美聯社)

表面上,岸田政權速發賴清德簽證,允准其以現任副元首身份訪日,締造台日關係躍進形象,台北政壇為此歡欣鼓舞,但實質上是東京藉此踩足了一中政治紅線,給北京穿了小鞋,台日之間的外交互動不過是東京發難的一記手段。就以安倍告別式場合為例,因為不辦國葬,這等同賴清德此行赴日參與安倍後事,全程走過場,日方亦能繼續言說賴清德是私人行程,未參加國葬搪塞,但名實都給了台灣。同時,中國駐日大使還一定得同日參與弔唁,揚台同步抑中,岸田政權無疑不顧一切地把北京最在意的政治紅線「踩好踩滿」。

其次,在自民黨派閥政治主導下,岸田政權一向被視為「不夠硬」,自民黨內最大派閥、以安倍為首的清和會存乎鞏固保守遺產的政治需求,如今清和會「後繼無人」,其內部極右派不可能靠攏岸田,儘管在安倍之後,清和會或有分裂動機,但無論如何,得利者都不會是岸田,這都加深了岸田引保守、固保守,以維續其政權的政治壓力。

正當台灣政媒一面哀安倍,一面樂觀評價岸田將延續安倍友台路線而自喜的同時,看到的只有自己熱鬧,而非門道。根據日媒NHK分析,安倍遇刺事件程度影響了日本選民在10日的參議院選舉投票行為,其在安倍遇刺次日進行出口民調,回答要在比例代表票投給自民黨的選民即成長了超過4%。參院的選舉結果也不意外,包含執政的自民黨在內,四個支持修憲的政黨,共獲得177席,超過修憲提案的三分之二門檻,岸田順勢言說,「我將繼承安倍遺志,特別是安倍生前傾注全力的,綁架問題及修憲等,將致力安倍無法解決的挑戰」,其言之鑿鑿要的問鼎的並非台灣視角下的親台反中,而是戮力要承接安倍過身後的保守真空。

是以,與其言說岸田政權「受惠」安倍遺產取得選舉勝利,更貼近政治現實的是岸田始終承壓黨內保守勢力之餘,亦有趁勢要在清和會群龍無首、未來走向不明之際,引保守、固保守,為自己爭取保守陣地領主地位。總的來說,從安倍遇刺身亡到告別式末了,中日台三方都在「順應」自身需求反應,相較北京官方迄今沉穩以對,台北過於自己熱鬧而躁動莫名,朝野徒眾廉價地用台日友好、台日關係更上層樓包裝賴清德訪日,急於喜出望外,卻不見岸田政權在這一局中,藉由高調揚台以達陣保守必須的抑中,來自台北的過度期待恐怕曇花一現,如何在保守成林的自民黨內穩政,這才是岸田做為主動者身份唯一熱衷的關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