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為安倍晉三下半旗 台日情感背後的政治現實

撰文:張鈞凱
出版:更新:

7月11日一個台灣盛夏時節的溽暑之日,《香港01》記者走在台北街頭,頗能感受到異於平常的氛圍。身邊經過的政府機關或公立學校,都降下了半旗;快走到位於台北市慶城街的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前,路旁隨處可見民眾手捧白花前往排隊弔問,臨時豎立起的追思留言牆,也被絡繹不絕的民眾寫得密密麻麻。這一切的對象,都是為了向遇襲身亡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表達哀思。

同日上午,蔡英文已赴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悼念安倍晉三,在留言板寫下「台灣永遠的好朋友,感謝您對台日友誼及世界民主、自由、人權、和平的貢獻」,並期許「大家一起努力讓更多台日合作開花結果」。下午,在野的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亦率隊前往致意,他說安倍前首相和他的父祖輩一直都是國民黨的好朋友,「我自然要來代表國民黨,向安倍前首相表達最誠懇的謝意,最真切的追思」。

為安倍下半旗 哀思壓過爭議

事實上,這些氣氛在7月8日安倍晉三傳出遇襲消息後,一直瀰漫在台灣上空。台灣幾個主要政黨的媒體聯絡群組裏,各種為安倍「集氣加油」、譴責暴力的聲明此起彼落,不久之後則是緬懷與哀思的聲明。當夜,台北101大樓亮燈「敬悼安倍首相」;位於高雄的中鋼總部,也以雷射光打上「敬悼安倍首相 台灣永遠摯友」。

+1

7月9日,台灣總統府發言人宣佈,依照台灣《國旗下半旗實施辦法》,蔡英文決定各級政府機關(構)、公立學校於7月11日下半旗一日,以感念日本安倍晉三前首相畢生對台灣的卓著貢獻。爭議隨之而來,律師葉慶元質疑,「你要媚日是你的決定,請不要違法!」另一派則主張,受「國民黨民族主義」教育的「仇日」心態已經「不合時宜」,可以休矣。

回顧近半世紀台灣「降半旗」史,除了正副總統逝世、紀念特殊事件、天災或人為災害之外,僅有2005年4月由於教宗若望保祿二世(St. Pope John Paul II)離世,而以降半旗形式向這位「世界特殊貢獻者」致敬。於今,蔡英文政府究竟是以台灣《國旗下半旗實施辦法》第四條第一項所稱「對國家有特殊勳勞或偉大貢獻者」,還是「對世界和平或人類進步有偉大貢獻者」,決定為安倍晉三下半旗,尚不得而知。唯一可以確知的是,「台日友好」的情感連結,已經讓這些爭議一夕煙消雲散。

上綱到意識形態的日本情懷

台灣政治人物和部分民眾表現出來宛若與日本同脈動的哀傷,恰與中國大陸輿論場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然而,台灣社會對於安倍之死的悲戚情緒,倘若透析其背後的情感政治脈絡,其實一點都不令人感到意外。

首先,就歷史層面而言,台灣歷經50餘年的日本殖民統治,儘管民族差別待遇始終存在於日據台灣,但日本殖民統治當局為了戰爭動員,有意識地推動同化與後期的皇民化運動,使得台日之間產生了複雜的情感結構。

就算台灣在1945年光復,但很快地又與日本被編入進反共第一島鏈成員。戰後台灣在內戰與冷戰雙重架構下,國民黨政府不得不仰賴美國與日本的援助。尤其是1965年美國停止對台經濟援助之後,當時日本佐藤榮作內閣隨即提供台灣1.5億美元貸款;更遑論1949年以後日本組織了名為「白團」的軍事顧問團,協助蔣介石政府落實反共衛台。

這種以反共主義為根基的日本情結,在李登輝執政時期又透過教育體系的助長,深刻形塑了台灣不同世代的思想認同。已故的台灣社會科學研究會會長曾健民,曾在《台灣「日本情結」的歷史諸相》一文解析,李登輝時期已經將台灣的「日本情懷」超出「情懷」的層次,進一步擴大和上綱到了「意識形態」的層次。

安倍成功塑造「愛台」人設

其次,就安倍晉三這位日本憲政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首相而言,他又很懂得如何巧妙地運用前述台灣的「日本意識形態」。2016年1月16日蔡英文在總統大選勝出,安倍立刻表態「台灣是日本的老朋友」。蔡英文就任前,安倍胞弟岸信夫即率領日本自民黨議員代表團訪台,與候任總統蔡英文會面交流。

同年6月3日,安倍母親、有日本「政壇教母」之稱的安倍洋子,赴台北參加日本NHK交響樂團演出,比鄰而坐的就是蔡英文。說明了蔡英文與安倍家族的深厚交情,也透露了台日關係「親上加親」。

更別說廣受台灣人津津樂道的,2018年花蓮大地震,安倍晉三不僅展示出親筆書寫的「台灣加油」,還給蔡英文寫信,稱其為「蔡英文總統閣下」,令主流親綠媒體歡呼「等於承認台灣是個國家」;而首相官邸Facebook還發布了安倍配音的短片:「親愛的台灣朋友們,日本此時此刻與你們同在。」當年那一場震災,民進黨政府以人道救援名義讓日本救援隊進入災區,同時婉拒了中國大陸的協助意願,更能看得出來兩岸關係與台日關係在台灣政治層峰裏的「差序格局」。

安倍首相第二任期辭職之後,不僅上陣代言被中國大陸封殺的台灣菠蘿,更在台海風急浪高之際,在不同場合屢次鼓吹「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就是日美同盟有事」。儘管已無首相身份,但安倍成功塑造了「愛台」與「挺台」形象,且「入島入户入腦入心」,無怪乎蔡英文早在2017年就做出了論斷:「『台日友好』這四個字,現在大家都已能琅琅上口」。

立場與臉孔多變的安倍晉三

再者,以安倍晉三個人為紐帶的「台日友好」關係,台媒無不以「史上最友台日本首相」稱之。可是如此以宣傳為導向的「情感牌」,其內核的紮實程度,恐怕還是要放進國際政治現實來檢視。

台灣社會可能都忘了,安倍在2006年首任首相期間,給外界帶來的是「親中」印象。他在上任之初,積極改善小泉時代因參拜靖國神社而劍拔弩張的中日關係,安排「破冰之旅」訪問中國。台灣日本研究專家、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名譽教授許介鱗認為,當時安倍企圖扭轉日本充當美國應聲蟲的形象,開啟對美國的「自立外交」。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18年10月26日在人民大會堂東門外廣場為安倍晉三舉行歡迎儀式。(新華社)

2012年安倍二任首相,對中國的態度卻換了一副臉孔,卸下親善面具,轉為怒目相視。安倍藉着釣魚島「國有化」爭議順水推舟,積極搭上美國奧巴馬(Barack Obama)政府的「重返亞太」戰略便車,中日關係再度惡化。

然而,2017年美國特朗普(Donald Trump)上台後,安倍又一次改弦易轍。其「中國轉向」最為經典的案例,當屬2018年李克強出訪日本,三天時間安倍晉三形影不離。李克強參與第三屆中日省長知事論壇開幕式、參訪豐田汽車北海道廠區與北海道惠庭市現代生態農場,安倍全程陪同。

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莫過於李克強準備從札幌新千歲機場搭乘專機返回中國,安倍晉三甚至親自赴機場送行,一路送到登機舷梯口。此舉在日本國內跌破眾人眼鏡,如同日本媒體所稱:「安倍首相最後把外國首腦送到舷梯口告別,從未有過」。也是在這一次的訪問中,安倍向李克強保證「僅與台灣保持民間往來」,從而完成了一次「變身」。

蔡英文3月22日與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針對台灣加入CPTPP、烏克蘭情勢與區域局勢等議題,進行視頻對談。安倍晉三說,他曾在台灣智庫舉辦的研討會上指出,「台灣有事」等同「日本有事」,以及「日美同盟有事」。(台總統府提供)

「台日友好」背後劍指兩岸

如今台灣社會所熟悉的「那一位」安倍,其實是他2020年稱病辭職離任之後的面容。這個時間點,已是中美博弈方酣之際,拜登(Joe Biden)挾着帝國餘暉,在亞洲和歐洲分別重整旗鼓,挽救被特朗普四分五裂的盟友隊伍。此時的安倍,在日本政壇肩負起來拉攏台灣的角色,持着「台灣牌」這張識別證,登上拜登版「印太戰略」的遏華戰車。可以看到,這樣一位「多變」的安倍,周旋在美國、中國大陸和台灣之間,其挪移腳步的唯一判準,當屬國際政治現實的風向,他所展現出來的「愛台灣」,也是此現實策略的一步棋。

而看似不在乎安倍「見風轉舵」,對其心心念念的台灣呢?或許更多的也是一種移情作用,將中國大陸崛起之後,台灣的失落、抑鬱與不如意,轉移到了前殖民統治者的政治人物身上,從中尋找心理與安全上的慰藉,也尋找着合理化「親美抗中」路線的影子,從而為自己脱鈎大陸之路吹哨壯膽。

台灣副總統賴清德以「私人行程」名義飛赴日本弔唁安倍晉三,在台灣媒體和輿論界被宣傳為「50年來最高層級赴日政府官員」、「台日關係重大突破」。其言下之意,不也是在劍指處於對抗緊張關係的兩岸關係嗎?

台灣社會哀悼「友人」安倍離世的傷感,不應該被政治人物轉化為投機取巧和政治表演的動力。情感本身就是流轉多變的,等到哀悼安倍晉三的眼淚擦乾之後,兩岸和地緣政治的現實依舊擺在台灣眼前,不會隨着「台日友好」這層朦朧紗布而消失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