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台灣大選∣千呼萬喚始出來 侯友宜「九二共識」首鼠兩端?

撰文:張鈞凱
出版:更新:

2024台灣總統大選國民黨參選人侯友宜的兩岸論述終於揭曉,7月3日他在接受台灣資深媒體人趙少康專訪時,首度提及「九二共識」,但加了「一接受兩反對」的前提:「接受合乎《中華民國憲法》的九二共識」,「反對一國兩制的九二共識,以及被蔡英文污名化的九二共識」。說法一出,在台灣政界引起兩極看法,有人認為有利於藍營支持者回歸,另有人認為可能陷入綠營設下的論述陷阱。

謹小慎微的「九二共識」說法

自從侯友宜受國民黨徵召參選2024大選之後,對「九二共識」始終採取迴避或繞彎的態度。他曾在今(2023)年4月提出過「杯水論」,指「中華民國」是「杯」,而台灣是「水」,跟大陸要平等、尊嚴、友善、務實的交流,才能避免「杯破水覆」。甚至還自創了「西邊」一詞,似乎有意避開「大陸」或「中國」在台灣的敏感爭議。

如今,「九二共識」終於從侯友宜口中「千呼萬喚使出來」。有看法認為,此乃「尊馬(英九)」路線的體現,畢竟馬英九日前贈送台灣《遠見》雜誌的「馬英九和平之旅」專題給侯友宜,會談中對侯「諄諄教誨」了「九二共識」的重要性;且馬英九幕僚大將金溥聰正式加入侯團隊操盤,被認為是馬英九助攻侯友宜。侯友宜如今鬆口說出「九二共識」,被視作金溥聰在幕後的可能手筆之一。

5月26日,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右)拜會馬英九(左),馬英九贈予「馬英九和平之旅」專題雜誌。(Facebook/侯友宜)

不過,兩岸論述之於台灣大選的重要性,在於台灣各陣營的說法,是否有利於台灣在北京主導統一進程中的應對與處境。換言之,關鍵在於北京將如何看待和理解。因此,侯友宜說出「九二共識」,是否就意味着倘若其當選,兩岸關係就自然一帆風順?答案恐怕未必。

事實上,「接受合乎《中華民國憲法》的九二共識」也非侯友宜獨創,早在2021年台灣立法委員江啟臣擔任國民黨主席期間,他就曾拋出「憲法九二」之說,但在黨內遭遇不少雜音,也未獲得北京的肯定。兩年之後,侯友宜借鏡江啟臣的概念,在「九二共識」前面加上「合乎《中華民國憲法》」的冠詞,頗為符合侯小心謹慎的個性,尋求四平八穩的說詞。

「九二共識」何須畫蛇添足?

回到「九二共識」的本色,其核心內涵如同習近平2019年初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講話所闡釋:「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而「一中」與「統一」,本身就是《中華民國憲法》及增修條文關於兩岸關係的基本精神。

不過,侯友宜為「九二共識」加上了「一接受兩反對」的前提,反而可能產生理解上的不必要麻煩。首先,可能讓人誤會「九二共識」有多種版本,既有《中華民國憲法》的版本,也有北京的版本,以及民進黨的版本。不過,正如台灣涉陸專家趙春山所言,「九二共識只有一種版本,沒有三種版本」。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左)7月3日接受趙少康(右)專訪時表示,他接受合乎《中華民國憲法》的九二共識,反對一國兩制的九二共識,更堅決反對蔡英文污名化的九二共識。(Facebook/侯友宜)

其次,「九二共識」在台灣污名化的起點,在於民進黨的「烏賊戰」,將「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劃上了等號。但「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其實是兩個概念,前者處理了兩岸的現狀定位與追求,後者則指的是中共對統一後兩岸所行制度之倡議。侯友宜反對「九二共識」被污名化,這是對的,但他卻又特意表示「反對一國兩制的九二共識」,如此反而可能令人產生真有「一國兩制的九二共識」的錯覺。

大陸涉台學者朱松嶺看出了其中的蹊蹺,他強調「一國兩制」與「九二共識」兩者之間並沒有邏輯聯繫,這是民進黨選舉時,刻意把「九二共識」混淆等同於「一國兩制」,其實根本沒有這個概念與論述。

台灣資深學者趙春山說得更明白,「九二共識」是用來解決問題的,包括大陸與台灣,都不認為「九二共識」是個問題,只有民進黨扭曲了「九二共識」,讓它成為了問題。所以對於國民黨而言,「九二共識就是九二共識」,國民黨不需要畫蛇添足,不要因為畫蛇添足而產生問題。

6月16日下午新北市長侯友宜(右)拜訪台灣前副總統連戰(左),及連戰之子、國民黨副主席連勝文(中)。連勝文表示,他與父親與侯友宜見面,除了關心近況,也鼓勵侯「勇往直前努力爭取每一張選票,2024年一定要為了台灣百姓,拿回執政權」。(Facebook/侯友宜)

還給「九二共識」的本來面目

侯友宜謹小慎微的個性,使得他在大選競逐中曝露了很大的缺點,凡事投鼠忌器,有意多方討好。他想要尋求最大公約數,擴大支持基礎,這是可以理解的想法,也是民主選舉的運作基礎,不過模稜兩可與和稀泥宛如一線之隔,更何況是2024關鍵年代的台灣總統大位,對於兩岸關係和地緣政治必須要有清楚的主張。

6月23日侯友宜在兩岸問題上曾有過一次表態,他說「兩岸像一家人」。「像」這個字的出現,便體現了侯友宜的首鼠兩端,似是而非,看來是要在北京的「兩岸一家親」之外創造模糊空間。這個操作手法,與現今為「九二共識」加上「一接受兩反對」的做法一樣,在進退之間扭捏躊躇,究竟是加分還是扣分,猶待時間證明。

侯友宜不要忘了,原汁原味的「九二共識」,之所以能成為兩岸之間不可或缺的政治信任基石,關鍵在於藴含其中的模糊特性,得以在「一個中國」找到的最大交集。試圖為「九二共識」擦脂抹粉,就存在着多此一舉的意味。

侯友宜在民調老三地位尋求扭轉頹勢,兩岸論述還可以有精進優化的空間。不妨放開手腳,大膽還給「九二共識」的「本來面目」,或許反而可以在台海緊張局面之中取得更多的信任,無論對台灣或對兩岸來說,都將是好事一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