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謀:台灣半導體優勢二三十年後將不再

撰文:許祺安
出版:更新: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10月14日表示,他常以台灣工程師常在半夜12時接到公司機台出問題需要趕赴公司解決,太太可能在先生還沒出門前就已倒頭呼呼大睡的故事和美國友人分享,借此凸顯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優勢。但他話鋒一轉又說,台灣二、三十年後,這個優勢也將因政策調整而不再。

台媒《聯合報》報道,台積電14日上午舉行員工運動大會,這是台積電在新冠疫情停辦以來,時隔三年再度舉辦。張忠謀應邀出席,一入場就主動要求繞場一圈,更融入員工團隊。他上台致詞時更表明自己不是貴賓,而是「自己人」,每年的運動會都是他當年最愉快的一天。

張忠謀回憶起,約在27、28年前,在美國建廠可說是他的夢想,所以當時成立WaferTech,但這個夢想在兩、三年間就變成噩夢,因為遇到包括文化各種問題,現在台積電已經和20幾年前的台積電完全不同,人才、資金、技術統統都比當時要好,換句話說,台積電現在已有更好的準備,也許20幾年前的夢想,可以在今天實現。

2022年12月6日,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出席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廠首部機台進廠典禮。(Facebook/美國在台協會 AIT)

當媒體追問現有很多國家都競相發展自己的半導體產業,以他的經驗,哪個國家比較有機會成功?張忠謀說,以他的經驗和觀察,日本和新加坡都適合蓋晶圓廠的地方,不過相對日本比新加坡還更適合。

張忠謀續以53年前在德儀負責半導體業務時為例,敲定在日本九州興建封測廠,後來這個廠運作相當好,衡量九州土地水電比較充裕,且整個日本工作文化也都很勤奮,日本成功機會比較高。新加坡雖也是個理想的地方,但是地方太小、資源不夠。

日本自民黨半導體策略工作小組負責人的甘利明表示,由於日本自身沒有能力製造頂尖晶片,日本需斥資吸引外國晶圓代工廠合作,尤其是台積電。(彭博社)

張忠謀認為,台灣半導體製造的優勢在於工程師勤奮刻苦,他向美國友人舉例,台積員工半夜趕赴公司解決問題的故事,他們聽了都不可思議。

不過,他認為美國雖已失去很大部分的製造優勢,但多數公司升級到半導體設計,這些設計公司不需要花很多資本支出,是一個很高級的行業,這些公司包括輝英偉達、蘋果,現在連微軟、谷歌也開始自行設計晶片。

張忠謀早在2021年便曾表示,半導體晶圓製造是台灣第一個在全世界得到高度優勢的產行業,這個優勢得來不易,守成更不容易,呼籲政府、社會大眾及台積電自身,都要努力設法守住它,但如何守住卻不無疑問。(資跳照片)

張忠謀認為,台灣現有優勢,恐怕二、三十年以後就不會是這樣,相信台灣半導體製造環境也不會那麼有利,這跟政府政策發展有關。但他沒有進一步提及是何種政策會導致優勢降低。

張忠謀也以美國在1955年到1972年為例,指當時投資環境也和現在台灣一樣好。但隨著環境變遷,已被台灣及亞洲等國家取代。至於未來誰會崛起取而代之,張忠謀說,「也許是印度、越南、印尼,但這誰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