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赴德建廠,是否會重現美國工廠困境?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近日出現一則官方消息:經過長達兩年的協商,台積電決定在位於德國東部的德累斯頓建設一家晶片工廠,包括政府補貼在內,總投資額為100億歐元。

作者:戰略管理諮詢公司Debrouillage創始人Gunter Schoech

我們還是開門見山直奔主題:

為什麼德國政府(也就是德國納稅人)要為這家全球最大晶片製造商補貼50億歐元?這是德國聯邦政府做出的保證,而且這些錢已經佔到了總投資額的一半。

基督教民主黨人、薩克森州(Saxony)州長邁克爾·威爾(Michael Weil)認為,「這對薩克森州、德國和整個歐洲來說都是一個好消息」;來自綠黨的德國聯邦經濟部長羅伯特·哈貝克(Robert Habeck)認為,「這項投資對提高德國的全球競爭力大有好處」;而來自社會民主黨的朔爾茨(Olaf Scholz)總理甚至宣稱,「德國正走在成為全球晶片製造中心的道路上」。

說實話,這些都是政客和經濟領袖們的標準發言,全世界都是如此。如果一個國家真的想要項目落地的話,為電子產業項目提供補貼在全世界都是通行做法。所以說,補貼是繞不過去的。而台積電、英特爾(Intel)、三星等晶片大廠對此心知肚明,他們沒有理由不對此加以利用。

從經濟角度來說,這樣做對德國這樣的國家有什麼意義呢?

很顯然,這是個奪人眼球但又頗具風險的項目,而那些政客則很喜歡。最近一項有近100萬人參加的網絡問卷調查顯示,有85%的調查參與者認為這個項目不錯,大多數調查參與者臨近退休或已經退休。這就更加顯示了德國民眾對該項目的支持度。

2023年7月28日,台積電 ( TSMC ) 創始人張忠謀抵達台灣新竹的台積電全球研發中心落成典禮。 (REUTERS)

歐盟已經解除了對成員國為吸引半導體項目投資提供產業補貼的禁令,而且在《歐洲晶片法案》中詳細闡明,歐洲應在2030年之前在全球半導體制造產值中佔據20%的份額(目前僅為10%)。

在此前關於德國政府新的對華戰略的一篇文章中,我曾指出「去風險」對德國來說已經是頭等大事。如今全世界都對台積電的晶片十分依賴,在新一代晶片方面,全球分工如下:美國公司擁有大多數晶片設計軟件,荷蘭ASML公司近乎壟斷了最先進的光刻機,台積電在生產製造領域領先全球,而中國大陸公司則主導了晶片封裝產業。

不過台海局勢使這一產業分工陷入了危機。美國眾議院議員塞斯·蒙頓(Seth Moulton)指出,美國應對中國大陸提出警告,若對台灣發動攻擊,台積電將受到巨大傷害。而台灣防務部門負責人邱國正則聲稱台軍絕不會容忍台灣遭受任何戰爭破壞。

目前德國仍未完全從失去俄羅斯天然氣的危機中恢復過來,德國絕不能再讓類似的對外依賴使自己陷入被動。不過眼下在綠色能源設備、原材料、電信設備和半導體等方面,德國均處於對外高度依賴狀態。例如,德國汽車產業就在最近的全球晶片短缺中受到了巨大影響。

美國鼓勵台積電在美建設超級工廠,從台積電的角度來說,為了確保安全,它也不希望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裏。不過這樣一來,技術轉移將變得不可避免,從長期角度來說這將損害其技術優勢。當然,那些希望吸引台積電投資的國家也有這樣的動機。

在台灣,台積電正面臨很嚴重的人力短缺:台灣的出生率在不斷下降,台積電一切以工作為中心的企業文化讓員工疲憊不堪,而且其他公司也提供了大量可替代崗位。

其實,我們應該關注的問題並非德國補貼台積電是否合理,而是這筆錢是否應該用在其他更合適的地方。那些收到一筆他們其實並不需要的錢的公司當然是大贏家。不過從長期來看,德國若能從這筆補貼中受益,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當年曾有一樁非常有名的投資案:諾基亞收到德國補貼,決定在德國波鴻投資建廠,但經過幾年補貼用光之後,羅馬尼亞提供了更優厚的條件,諾基亞就把工廠遷到了羅馬尼亞。

德國曾給予太陽能發電非常高昂的回購價格,藉此對太陽能光伏產業進行了高額補貼。那些光伏企業對傳統化石能源公司具有了競爭優勢,但卻以破產告終,或者被賣給了中國公司。

不過,補貼措施往往也能起到鼓勵企業投資或培植競爭力不強的企業的作用。從傳統角度來看,德國自上而下的產業政策相對來說是非常温和的,德國最大的優勢顯然並非那些知名的大公司,而是那些難以計數的中小型企業,其中很多都在自己的領域裏面領先全球,為德國提供了大量工作崗位。

圖為去年12月6日,美國總統拜登視察台積電於亞利桑那州晶圓廠的廠址。(Reuters)

當然,也有一些產業,受掣於產業自身的特點,若不進行大量補貼和政府幹預,它們是無法發展起來的。空客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該公司由法、德兩國牽頭,英國和西班牙也提供了資助,這樣才有了能與美國波音相抗衡的歐洲航空製造業。目前中國也在通過中國商飛公司做同樣的事情。

晶片產業在某種程度上與此類似。關於晶片性能提升的摩爾定律似乎在晶片廠建設的投資金額方面也是適用的。建設一個月產量40,000片的3納米晶片工廠耗資150億到200億歐元。如此看來,也難怪2022年通過的《美國晶片法案》要為在美國本土建立的晶片廠提供總額為540億美元的補貼資金。

德國目前為晶片廠提供的補貼金額達到了170億歐元,其中有100億歐元給了位於馬德堡(Magdeburg)的英特爾工廠——距離即將建設的台積電德累斯頓(Dresden)工廠約250公里。歐盟已經在14個成員國為56家公司提供了81億歐元補貼,另有137億歐元投資來自私人資金。

不過隨之而來的是一個曾反覆發生的問題:往往是第一家進入市場的公司能夠實現盈利,一旦有同行加入競爭,價格就開始下跌,投資額雖然是一樣的,但邊際利潤卻不同。歐洲和德國的政府補貼在上世紀90年代和本世紀初的前10年曾多次落入這個陷阱。

晶片廠是不能停工的,一旦有太多同行加入進來,在一個季度裏面價格甚至可以下跌四成,曾經盈利的工廠可能會變成一個吞噬金錢的黑洞。1998年,西門子公司就關掉了一家全新的僅運轉了一年的晶片工廠。雖然政府補貼可以讓工廠再多活一段時間,但其實補貼只能讓問題變得更嚴重,因為價格是由供需平衡來確定的,補貼企業所塑造的市場並非正常運轉的市場。

晶片廠是不能停工的,一旦有太多同行加入進來,在一個季度裏面價格甚至可以下跌四成,曾經盈利的工廠可能會變成一個吞噬金錢的黑洞。(REUTERS)

目前,能源價格高企,人口不斷減少,熟練勞動力不足,創新缺乏,創造發明難以進行商業轉化,這一切描繪了德國正在去工業化的慘淡景象。

一些評論人士擔心,作為工業強國的德國將面臨一場零和遊戲,因為晶片是能源密集型的產業,而且需要高技能的勞動力。

不過大多數投資都是這樣,晶片製造是高度自動化的,每個員工都有顯著的附加值,因此很適合德國這樣的高成本經濟體。台積電在全球平均每個員工可以創造出超過60萬美元的效益。很少有哪個產業有如此高的勞動生產率。

現在,台積電將投資35億歐元,德國英飛凌公司(Infineon Technologies)和博世公司(BOSCH)將各持有10%的股份,荷蘭NXP公司也將持有10%的股份。總體而言,預計將新增2000個直接就業崗位,整個半導體供應鏈上進一步研究、開發、製造和相關服務的生態系統也將提供工作崗位。這些晶片將主要用在汽車上,而汽車產業是德國最重要的產業之一。

Tesla柏林超級工廠。

總體而言,德國的外國直接投資(FDI)約佔GDP的2%,這個比例與美國或中國相當。行業調查顯示,德國作為投資地的整體吸引力正在下降,許多已經在這裏的公司打算優先在亞洲、東歐或美洲增加產能。根據安永2022年的數據,外國投資者的數量在當年下降了10%。

一些大單交易已經達成,比如Tesla在柏林附近的超級工廠(Gigafactory)耗資60億歐元,而且投資還在不斷增加,此外還有蘋果在慕尼黑投資10億歐元用於晶片設計。這個例子表明,即使我們有官僚主義和無盡的繁文縟節,一些像Tesla這樣的投資者也可以避開它。他們在獲得最終建築許可前兩年就開始建設工廠了。

我認為,就勞動力而言,德國一直擁有優秀的技能人才,但我們自己的公司卻未能率先進入市場,並在商業上佔據領先地位。德國缺乏的不是數量,而是創業精神、冒險精神和行動的速度。台積電不會這麼愚蠢。據說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400億美元的工廠已經延期。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Mark Liu)表示,該工廠自2021年4月開始建設,目前面臨着「具備半導體級設備安裝所需的專業知識」的工人短缺問題,公司正在「努力改善這種情況,具體措施包括從台灣派遣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對美國當地技術工人進行短期培訓」。這再次引發了當地工會的抗議。

德國的工會制度實際上受到其他西方國家的高度評價,因為德國工會更具合作意願。德國正在努力吸引全球技術人才。雖然有人說東德地區有些排外,但那主要是針對難民,或者是當地環保人士對大型建設項目的排斥,專家和人才的湧入無疑還是受到熱烈歡迎的。

美國總統拜登於12月6日出席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新工廠的移機典禮,藉此機會強調其政策使就業市場成長,並且對於台積電擴大投資一事指出,此舉「有望改變遊戲規則」。(Facebook/美國在台協會 AIT)

坦率地說,今天的薩克森州也不是亞利桑那沙漠,而是一個工業強國,擁有德國最現代化的基礎設施和前東德各州中最強大的經濟實力。該地區是德國最大的半導體聚集地,被稱為「薩克森矽谷」。擁有台積電德累斯頓工廠10%股份的博世已經在德累斯頓經營一家半導體工廠,X-Fab也是如此。SAW Components於1996年在德累斯頓成立,半導體巨頭英飛凌於2010年在德累斯頓成立了Siltectra GmbH。AMD的拆分公司和台積電的直接競爭對手Global Foundries同樣位於德累斯頓。在附近的薩克森-安哈爾特州,英特爾正在創造1萬個就業崗位。

因此,如果一家亞洲公司想要在歐盟投資,即使是專注於汽車行業的公司,我認為他們選擇德國薩克森州而不是德國其他地區、法國或意大利,也是不足為奇的。在當今世界,經濟區域的繁榮得益於更全面整合的半導體供應鏈,而不是將工作崗位分散到全球各地,據此做出投資決定才是明智的。

如果執行環節一切順利,該工廠可以發揮很好的作用,使德國受益。我們必須承擔不可避免的風險,因為德國不能永遠依賴19世紀末出現的那些產業,僅滿足於生產最好的汽車、化工和機械產品。

同樣明確的一點是,若我們無法在全球層面上與各方順利合作,世界各地的消費者都將承擔供應鏈的安全成本,這些分散的投資無論如何都要花費數百億歐元。

本文轉載自觀察者網科技工業新聞小姐官方賬號「科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