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選2024 | 不論柯文哲賴清德侯友宜誰贏 大陸都要保持清醒

撰文:鄧峰
出版:更新:

【台灣總統大選2024/柯文哲/賴清德/侯友宜】柯文哲、賴清德、侯友宜,誰會贏得2024年台灣大選?現在已經進入最後倒計時,賴清德贏的可能性最大,侯友宜未必不能在最後時刻逆襲,柯文哲在藍綠對決的態勢下已無獲勝機會。無論最終選舉結果是什麼,大陸都不妨保持清醒與理性。

如果是賴清德獲勝,他大概率是以微弱優勢當選,重演2000年陳水扁少數派執政故事。賴清德性格執拗,他在台南市市長任內,以時任議長李全教涉賄案為由,長達200多天不進議會,最近他老宅「違建」爭議沸沸揚揚,他依然堅決不拆。他的台獨意識形態強烈,2017年9月他在台灣立法院自稱「主張台灣獨立的政治工作者」,成為首位在立法院公開主張台獨的行政院院長。如果是他靠民進黨基本盤選民的支持重演2000年陳水扁故事,不能不令人懷疑他上任之後會否進一步回饋民進黨基本盤選民的訴求,讓蔡英文任內本就已經惡化的兩岸關係雪上加霜。

對於賴清德的勝選可能,大陸自然應該要有預案,進行充分準備,卻不必過度擔心或緊張。原因有二,一是在台灣選舉民主制度下,民選政治人物的政治權力與施政空間相對有限,受到法律、文官體系、黨內派系、在野黨、媒體、社會團體、民眾的多重製衡。尤其不能忽視的是,賴清德即便獲勝,有可能面臨少數派執政和立法院三黨不過半的局面。少數派執政是對選舉民主正當性——一人一票下少數服從多數——的扭曲,民意代表性和認受性面臨不足。立法院三黨不過半意味着哪怕賴清德獲勝,他非但不能像蔡英文任內那樣讓民進黨完全執政,反而備受掣肘。

如果賴清德贏得台灣大選,兩岸關係和台海局勢的不確定性將會隨之上升。(中央社)

二是台灣的政治空間深受中國大陸和美國的影響。台灣問題是中日甲午戰爭、國共內戰和冷戰的遺留產物,被中國大陸視作內政問題。無論民進黨是否願意正視,一個擺在台灣面前的基本事實是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直接影響2300萬台灣民眾的福祉。台灣人所習慣的「小確幸」的生活和所珍視的現代價值,都離不開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隨着中國大陸的持續崛起,台灣將越來越難以抗拒中國大陸的影響。

美國對台灣的影響十分重大,過去10多年,台灣有志於競選總統的重要政治人物都會在選舉季赴美「面試」。然而不能不道出的殘酷真相是台美關係的決定權不在台灣,而在美國;是台灣日益單方面依賴美國,而非美國依賴台灣。台美關係能走多遠取決於美國在多大程度上打「台灣牌」來牽制中國大陸,而美國「以台製華」的戰略又取決於中美關係的好壞。只要中美關係穩定可控,只要中美之間依舊有着難以脱鈎的巨大共同利益,那麼美國在打「台灣牌」時必然注意分寸。畢竟,相比於台美之間相對有限的共同利益,建交45年的中美之間已經有着千絲萬縷的廣泛聯結,彼此之間的巨大依存度讓中美兩國都不能不高度重視雙方關係。

台美關係在相當程度上受制於中美關係的好壞。(Reuters)

當年美國與台灣斷交,轉而與中國大陸建交,根本原因是現實利益考慮。但美國和台灣保持特殊的曖昧關係,其中一個關鍵原因是為了將台灣作為制衡中國大陸的籌碼。當中美關係走近,美國必然會和台灣保持適當距離;反之,如果中美關係惡化,美國自然會強化對台灣問題的介入。近年來中美關係遭遇建交以來少見的困境,讓美國「以台製華」的戰略與台灣民進黨的「倚美製陸」戰略相互靠攏。饒是如此,在中美之間巨大的共同利益面前,美國依然不希望因為台灣問題而過度刺激中國大陸,所以才會「不鼓勵台獨」和「反對片面改變兩岸現狀」。這正是美國內部產生「疑賴」聲音,三位美國學者呼籲賴清德考慮凍結台獨黨綱的背景。

因為上述兩大因素,哪怕是讓兩岸關係不確定上升的賴清德當選,他都難以大幅逆轉選舉民主和大陸、台灣、美國三方地緣格局所框定的政治形勢。以賴清德的執拗性格和台獨意識形態,他如果當選,很可能會在蔡英文路線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比如進一步「去中國化」、操作「反中」議題、渲染大陸威脅、言語刺激大陸、強化「倚美製陸」戰略。這都會給兩岸關係和台海局勢帶來風險,但只要大陸保持清醒和理性,團結更多可以團結的力量,賴清德的衝擊效應便只能起一時之效。

1月7日,國民黨造勢大會,侯友宜在台上致詞。(侯友宜競選辦提供)

如果是侯友宜在棄保效應的作用下翻盤,估計只能是險勝,同樣大概率是少數派執政。因為國民黨歷來注重兩岸關係,國共之間有着多年的溝通基礎,如果是侯友宜獲勝,兩岸關係有希望重返和平穩定狀態。這是大陸所樂見的結果。

然而,在選舉民主制度和藍營整合的形勢下,侯友宜的政治權力和施政空間同樣有限,有可能出現侯友宜與趙少康、韓國瑜、朱立倫等人共治的局面。在台灣日益單方面依賴美國,民間瀰漫「反中」情緒的形勢下,國民黨改善兩岸關係的努力恐怕效果有限。國民黨早已不是當年的國民黨,2023年9月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說過:「我們一直在講,我們中國國民黨,絕對不是一個親中或統一的政黨。我們是一個了解兩岸關係重要,我們有經驗、有能力、有意願、有政治基礎可以來處理兩岸關係。」這番話雖有特定背景,卻道出當下國民黨乃至台灣社會氛圍的現實。

整體而言,如果是賴清德當選,兩岸關係持續惡化甚至被過早推向對決的風險將有所上升,其後果既非大陸所樂見,更不是台灣所能承受。如果是侯友宜當選,雖然難以改變當前台灣社會的氛圍和大陸、台灣、美國的地緣格局,但會讓兩岸關係有所改善,至少可以給兩岸問題的理想解決爭取更多時間和轉圜空間。

對於大陸來說,無論台灣大選結果怎樣,最重要事情依然是中美關係的穩定可控和改革開放以來的現代化事業、經濟發展。國家是時間河流上的行船,風物長宜放眼量。只要中美關係穩定可控,只要大陸現代化事業和經濟發展持續向前,不斷追求良政善治,展現吸引力和道德感召力,那麼縱使短期內兩岸關係陰晴不定,台灣社會被「反中」困擾,但終將會有形勢比人強,民心思變,守得雲開見月明的一天。

2024台灣總統大選專頁:賴清德、柯文哲、侯友宜 中美角力下三角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