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大辯論】東大嶼能膺新中環嗎?(上)——隨時逼過油尖旺

撰文:黃雲娜 張雅欣
出版:更新:

土地大辯論進入尾聲,被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列作中長期填海選項的「東大嶼都會」,近日經團結香港基金「強化」及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力銷」下,成為社會討論焦點。然而,除卻造價過高、工程耗時、安全隱憂等爭議之外,大家似乎遺忘了更值得關注的問題核心——這個由於臨近中環這個傳統中心商業區而被《香港2030+》規劃為未來新中心的東大嶼都會,能有效疏解城市功能、解決「職住失衡」、實現多元產業等問題,乃至能令香港不再被金融及地產業掏空嗎?

董建華牽頭的團結香港基金建議「強化東大嶼」,引起不少爭議。(張浩維攝)

前特首梁振英早於2014年《施政報告》提出,研究打造「東大嶼都會」為另一個全新的中心商業區(CBD),以容納新增人口、提供就業機會。至2016年底政府公布《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諮詢,擬在大嶼山與香港島之間填海1,000公頃,發展「東大嶼都會」人工島,預計可容納40至70萬人口,並提供20萬個職位,主打金融科技及工商業支援服務,與中環及九龍東兩個CBD,組成主宰香港未來發展動脈的「都會商業核心圈」。

《香港2030+》諮詢結果尚未發布,「東大嶼都會」就被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納入18個土地選項之一的中長期填海方案。社會對填海爭議不絕之際,由前特首董建華牽頭成立的團結香港基金,上月中發表《跳出框框,想像未來:「強化東大嶼都會」計劃》,建議倍增填海規模至2,200公頃,容納70至110萬人居住,而工程最快於11年後落成,即2029年就有首批居民入伙。

身兼基金副主席的陳智思,月初出席港台節目《給香港的信》時,就賣力推銷該方案。他先後貶斥發展郊野公園邊陲、棕地及粉嶺高球場等選項,又認為填海沒有收地爭拗,也不用擔心規劃限制,政府可藉控制單位面積和地價,為港人提供大量可負擔單位。「強化東大嶼」及陳智思言論,持續引起社會爭議,被指有誇大方案成本效益之嫌,當中主要圍繞工程造價驚人、建造年期太短、人口密度過高、安全隱憂等四大爭議:

爭議一:工程造價可高達8,000億港元,與收回新界私人農地成本相若?

「人人都說『填海』、『填海』,其實這不是『填海工程』,而是『在海上興建龐大城市的工程』。我讀工程出身,乍看之下覺得,『嘩,這麼多橋和隧道!』」民間土地資源專家組成員任憲邦是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電機工程系博士,他質疑陳智思及團結香港基金談及有關工程時,「只提『填海』是誤導,整個項目的費用是A+B+C+D,而你只說A,卻不說B、C、D。」任憲邦解釋,除了填海成本,計劃興建的多條交通幹道,亦耗資高昂,故不可不提。

根據團結香港基金報告,「強化東大嶼」依靠三條鐵路和三條公路接駁屯門、美孚和堅尼地城。任憲邦形容,工程非常複雜,涉及20公里公路和37公里鐵路,當中「兩條穿山、五條過海」—(1)往屯門鐵路及往北大嶼高速公路,須穿過大嶼山山峽;(2)往屯門鐵路、連接11號幹線道路、往美孚鐵路,以及往堅尼地城的高速公路和鐵路,都須穿過海底。

然而,逾80頁的報告中,卻沒有提及整個工程造價,當中僅引援奧雅納工程公司按2018年1月的價格估算,指填海成本約為每平方呎1,360港元,與收回新界私人農地相若。若以填海面積2,200公頃計算,即填海成本為3,220億元,尚未計及基建及建築工程。《眾新聞》就曾報道團結香港基金總幹事鄭李錦芬表示,難以估算整體工程成本,僅謂「可能要7,000、8,000億港元。」

鄭李錦芬估算,整個「強化東大嶼」工程或要耗資8000億元。(張浩維攝)

任憲邦則根據近年本港大型基建費用,再按通脹調整,估算工程所涉交通基建造價,起碼超過4,000億港元。同時,他以過往三大填海工程(第三跑道人工島、東涌新市鎮擴展計劃、港珠澳人工島)推算,2,200公頃的填海地索價2,580億港元,這雖比基金會報告少逾640億港元,但已屬保守估算,未有考慮未來水位上升及海沙價格上漲等問題。

爭議二:11年可完成填海、基建,最快2029年入伙?

陳智思上月接受傳媒訪問時,曾言據他認知,當今填海技術「好快趣」,可於十年內竣工;基金會報告亦顯示,首階段工程有望於11年後完成,即2029年就有首批居民入伙,而次階段則可於2032年落成。不過,任憲邦直斥有關說法荒謬:「無可能的!填海的面積(比東大嶼都會)大這麼多,怎麼可能填海的時間反而更短?」

翻查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於2017年11月討論文件《維港以外填海》,預計面積約1,000公頃的東大嶼都會人工島,最快可於2030年後提供土地;小組主席黃遠輝亦曾公開表示,填海造地需要25至30年。相關說法與陳智思及基金會所言,皆有極大出入。

任憲邦強調,「不能只說『填海』,一定要講『基建』,因為城市是住人的,不是一塊空地,需要交通及各項基建配套設施。如果只說『填海』,就會跌入它(團結香港基金)陷阱。」他認為,「東大嶼都會」的落成起碼需時30年,質疑基金會報告「玩文字遊戲」:「是不是填一塊小地、建一間小屋,就當成有人入伙?」

爭議三:人口密度與油尖旺區相若,還算宜居城市?

報告提出,在2,200公頃填海土地中,撥出近三成作住宅用途,另有逾四成作基建、交通配套及社區設施,以減低人口密度,提高生活質素,揚言「道路將會較為暢通,空氣質素亦能改善,各種污染情況亦會得到紓緩。」

然而,任憲邦直指不可能:「1,000公頃的『東大嶼都會』最多住70萬人,即每平方公里70,000人;2,200公頃的『強化東大嶼』可住110萬人,你除一除,每平方公里有50,000人。這兩個(反映人口密度的)數字都很高!」

陳智思力銷「強化東大嶼」,並貶斥其他方案。(資料圖片 / 李澤彤攝)

根據香港政府一站通資訊,香港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6,830人,而《香港2030+》則進一步顯示,在已發展的區域內,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7,330人,比同樣地少人多的新加坡高出一倍。

從政府統計處數據可見,觀塘、油尖旺及黃大仙等區的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位列全港首三位,分別高達59,400、48,230及45,670人;任憲邦質疑,「(東大嶼)比油尖旺還要擠迫,怎麼可能住得舒服?這反映他們的規劃,就是沒有規劃……(屆時)實逼到飛起!」

爭議四:沉降是填海的噩夢?今日關西機場,明天東大嶼都會?

另外,有論者擔心,不論哪個東大嶼方案,均存在安全隱憂。

「香港建人工島,某智庫話十年多些就可以建成房屋住人,你信?你信頂得住風、雨、風暴潮、氣候變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和更強的颱風?」前天文台台長林超英上周四(9月6日)在Facebook轉載一篇講述近日被颱風吹襲而水浸的日本大阪人工島關西機場,多年來無法阻止其繼續沉降的文章時指出「沉降是填海的噩夢,為了趕交貨,沒等穩定就興建跑道或房屋,後果就是眼前的局面」。他翌日接受電台訪問時,更直言:「發展東大嶼都會完全是賭博!」

強風下,關西機場附近有燃料船撞上唯一一條連接機場的道路橋,令機場頓成孤島,大批旅客滯留。任憲邦也擔心,本港一旦出現極端天氣,政府可以如何疏散東大嶼人工島上70萬名居民?此外,「強化東大嶼」計劃建議,將部分土地撥予科技行業,但任憲邦質疑,「怎麼可能把Data Centre(數據中心)放在如此危險的海中心?」他又指出,填海將中央海域的面積減少近四成,餘下面積的水流會變得湍急,而香港夏季亦時有颱風,均威脅航海安全。

上述質疑爭拗已久,卻都沒有觸及應否發展東大嶼作為中心商業區的關鍵考量—這個由於臨近中環這個傳統中心商業區而被《香港2030+》規劃為未來新中心的東大嶼都會,能有效疏解城市功能、處理「職住失衡」、實現多元產業等問題,乃至能令香港不再被金融及地產業掏空嗎......

【土地大辯論】東大嶼能膺新中環嗎?(下)——新界北應設副都心

上文節錄自第128期《香港01》周報(2018年9月10日)《東大嶼能膺新中環嗎?》。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