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宗鼠傳人肝炎香港出現 鼠患防治莫輕視

撰文:李耀宗
出版:更新:

9月底黃大仙爆出全球首宗鼠傳人戊型肝炎個案,專家擔憂是病毒大爆發先兆,全城聞鼠色變。老鼠作為多種致命疾病的傳播媒介,鼠患防治工作不可掉以輕心。今次個案使公眾再度質疑監察病媒、統籌及展開滅鼠行動的機制與手法,亦暴露屋邨衞生環境欠佳,對居民健康構成直接威脅;染病者居所鄰近垃圾房,更顯示屋邨居住空間與垃圾處理的設計存在弊端。

香港大學醫學院在9月28日公布,研究團隊去年為一名接受肝移植手術後出現肝功能異常的56歲男病人診斷期間,由於未能驗出常見的甲、乙或丙型肝炎病毒,故特意研發出一套新的戊肝測試,結果在其體內發現老鼠等囓齒類動物獨有的「C物種」戊型肝炎病毒(大鼠HEV),證實是全球首宗鼠傳人戊型肝炎案例。

港大教授袁國勇(左)首次發現大鼠HEV可傳染人類。(張浩維攝)

領導是項研究的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回應傳媒提問時指,以往的研究認為大鼠HEV與人類基因之間存在「物種障礙」,故無法跨物種傳播,但是次案例卻證明該病毒可能已演化至能夠感染人類,對免疫力較低人士構成威脅。他擔憂今次事件是病毒「大爆發前的訊號」:「(2003年)沙士後香港街道很乾淨,因為人人都害怕(染病),但現在卻骯髒到不得了,老鼠比貓還要大。」病毒傳播不容小覷,袁國勇呼籲公眾、政府要嚴肅看待鼠患問題。

黃大仙彩雲邨垃圾房附近遍布鼠糞。(資料圖片/視覺中國)

數據異象:指數弱、鼠患強

研究團隊曾到患者在黃大仙彩雲邨的居所視察,發現有關單位鄰近垃圾房,附近遍布鼠糞之餘,屋外亦有排水渠供老鼠匿藏,衞生環境惡劣,推測患者是因意外沾染鼠糞、進食受污染食物,或者遭老鼠直接噬咬而染病。袁國勇表示,化驗在黃大仙搜集的27個老鼠樣本後,發現其中一個樣本的皮毛、內臟均帶有大鼠HEV,證明該病毒在區內鼠群中流行。

參閱食物環境衞生署最新數據,今年上半年黃大仙的「鼠患參考指數」僅1%,在全港19個監察地區中排行第15位,代表區內鼠患輕微。惟據《香港01》去信食環署查詢,今年上半年該署接獲106宗有關在黃大仙發現老鼠的投訴,出現「指數弱、鼠患強」的奇怪現象。袁國勇質疑,相關指數「未必能夠反映實際鼠患情況」。

今年上半年,食環署接獲106宗有關在黃大仙發現老鼠的投訴。(資料圖片/余俊亮攝)

食環署自2000年起推行全港鼠患監察計劃,在各區放置100至150個無毒鼠餌,並以鼠餌遭老鼠咬囓的比率制定「鼠患參考指數」,從而評估地區老鼠為患程度。然而,審計署於2014年發表報告,批評食環署數據與社區實況嚴重不符,其中西貢曾於2013年全年錄得0%鼠患指數,但與老鼠相關投訴卻多達419宗,反差甚大。

部門滅鼠工作欠協調

食環署《防治蟲鼠手冊》記載,老鼠是斑疹傷寒、漢坦病、寇熱、鉤端螺旋體病等多種致命疾病的主要病媒,而採取誘殺老鼠、限制鼠群活動範圍、斷絕其水糧來源等對策,皆能遏止上述疾病在社區傳播。在鼠患監察計劃下,食環署防治蟲鼠組負責在公眾地方提供滅鼠服務,至於閒置官地、公共屋邨和校舍等其他非食環署管轄區域,該署則負責指導相關部門或業權人自行或聘用外判商滅鼠。然而,有關安排亦暴露各方協調不足的弊端。

首宗鼠傳人戊型肝炎病毒染病者的居所鄰近垃圾房。(張浩維攝)

黃大仙區議員蔡子健表示,彩雲邨一帶素來鼠患猖獗,近年邨內開展多項增建升降機及街市重建工程,導致鼠群受驚遷移,甚至沿大廈外牆水管爬進民居「落地生根」。他指房屋署雖在水管增設鋼製擋板,堵截老鼠向上爬,問題是擋板與水管方向平行,可供老鼠爬行,變相失去防鼠效用,「早前食環署職員入邨視察,已經指這類擋板設計不合格,但房署至今仍未安排更換,令屋邨繼續『中門大開』。」

荃灣今年上半年「鼠患參考指數」高達8.2%,老鼠為患程度冠絕全港。當區區議員陳恒鑌批評,食環署近年雖有加緊派員在區內滅鼠及清潔,但兩者之間欠缺配合,「這邊放完(殺鼠)藥,十多分鐘後又有另一隊人過來洗街,將藥物悉數沖走」,導致鼠群數量有增無減。

即使房署在水管增設鋼製擋板,但仍無阻老鼠大廈外牆水管爬進民居。(張浩維攝)

外判商膠袋封毒餌慳成本

除了食環署,外判商的工作表現同樣備受質疑。審計署2014年報告提到,食環署未有就確保外判商服務質素訂立清晰督導機制,導致滅鼠成效不如理想,例如工人擺放的捕鼠籠位置不當、外勤時留在車上偷懶等,促署方加強監督。

資深滅鼠業者、撲滅牠滅蟲有限公司技術顧問任永強向記者透露,政府外判滅鼠工作大多以「價低者得」為招標原則,部分外判商為了減省支出,竟以保鮮袋密封毒餌,「膠袋會隔絕毒餌的香氣,老鼠自然不會去咬,變相省下替換新毒餌的成本」,甚至以毒餌上無老鼠咬囓痕迹為證明,向政府虛報滅鼠工作成效顯著。

任永強指部分外判商為了減省支出竟以保鮮袋密封毒餌。(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任永強續說,滅鼠業界早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已廣泛採用捕鼠籠、毒餌等法誘殺老鼠,但現在老鼠已對此有所警覺,例如受困時釋放特殊氣味警告同伴,或者記住毒餌香氣並刻意迴避,因此必須適時引入動態監測、電擊陷阱、聲頻誘鼠器等嶄新滅鼠方法,以保持誘殺效果,「就算(外判商)沿用舊方法,都要勤加換藥、加籠才能確保滅鼠成效,而不是盲目為降成本而忽視滅鼠效用。」

學者議員促改善滅鼠統籌

傳染病專科醫生曾德賢認為,不同於蚊、蠓等病媒會主動叮咬人類而傳播疾病,人類僅會通過直接或間接接觸老鼠而得病,所以只要做好鼠患防治措施,便可杜絕病菌傳播。不過,他直言單憑政府目前的滅鼠工作力度,難以排除老鼠相關疾病在社區爆發的風險,「香港首次發生鼠傳人戊型肝炎個案,正好提醒政府,過往有什麼做不夠的,要趁現在『做番足』。」

任永強表示,外判商為節省成本而犧牲滅鼠成效。(鄧倩螢攝)

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委員柯創盛則批評,政府在病媒監察、滅鼠手法方面均「幾十年如一日」,未有參考先進國家經驗,引進數據分析、干擾老鼠繁殖等新科技協助防治鼠患,可謂後知後覺。適逢政府今年7月組成「防治蟲鼠督導委員會」,柯創盛促請當局徹底改進滅鼠工作流程,為社區防疫做好準備。食環署發言人回覆指,該署每年分兩期舉辦全港性鼠患防治運動,聯同其他政府部門加強地區滅鼠及宣傳教育工作,更於今年進行分別為期兩個月的目標小區滅鼠行動,因應環境特性、老鼠習性而採取合適的防治方法,藉以消除鼠群在社區食、住、行三方面的生存條件。

香港發現全球首宗鼠傳人戊型肝炎案例,是個別例子抑或病毒大爆發先兆,現在或仍言之尚早,但政府絕不可輕視老鼠為患背後所潛藏的公共衞生風險。百餘年前本港鼠疫橫行,足以證明老鼠作為致命疾病載體的破壞力,雖然現今醫學昌明,卻不足以讓港人完全免於染病陰霾;全面檢討本港鼠患防治工作成效,並下決心改正部門懶政積弊,才是政府應有之義。

食環署未有就確保外判商服務質素訂立清晰督導機制,導致滅鼠成效不如理想。(資料圖片/蔡正邦攝)

上文節錄自第132期《香港01》周報(2018年10月8日)《全球首宗鼠傳人肝炎在港出現 鼠患防治莫輕視》。

相關文章:【登革熱.一】跨部門滅蚊歎慢板 防蚊患委員會成立16年做咗乜?【登革熱.二】白紋伊蚊監察現漏洞 「指數弱、蚊患強」現象常見【登革熱.三】滅蚊工作慣外判 處處慳皮質素參差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