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科改革|為改而改 不會令通識重回正軌

撰文:黃舜煬
出版:更新:

近年來,一旦發生示威遊行,涉及到學生被捕問題,往往會被人歸咎於通識科,認為課程導致政治入侵校園,令學生走向極端,缺乏培養愛國情懷。可是,當政府決意要糾正學科被「異化」的問題,要加強學生的國民認同感,建立與「一國兩制」相適應的教學內容時,卻搬出一套「隔靴搔癢」的解決方案,諸如改名、刪減內容、縮減課時、修改評分準則等等。這些不得要領、看似「為改而改」的做法,難免令人質疑特區政府無法令學科重回正軌。

政府亂改不得要領

近年社運氣氛活躍,要求改革通識科的聲音不絕於耳。繼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於9月下旬向教育局提交報告,建議將教科書納入現行「課本送審機制」之後,特首林鄭月娥上周三(11月25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時提到,「必須糾正過去通識教育科被異化的問題,讓這個科目重新成為學生建立穩固的知識基礎、聯繫不同學科的知識、培養明辨深思能力、以理性分析當代領域的課題」,翌日(11月26日)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旋即公布通識科改革方向——維持必修必考,但七級評分制改為「合格」或「不合格」;課時由250小時縮減一半,12個課程主題也減少至6個,目前傾向保留有關香港、國家、國家與香港關係、環保及世界衛生,料會加入新科技對生活影響;取消獨立專題研究(IES);官方審批教科書。

楊潤雄表示,通識科將精簡內容並改新名稱,改革後評分不分級,只分合格不合格。(資料圖片/羅君豪攝)

另外,通識科亦將改名。楊潤雄表示,通識科並非「時事科」,未來會釐清重要的學習概念,培養學生明辨慎思能力、以理性分析當代領域的課題;並大增有關學習國家發展、憲法及基本法等內容,提供內地考察機會,務求培養學生正面的價值觀和加強國民身份認同感。雖然具體仍未出爐,但課程內容一旦涉及「國民教育」已足以引發軒然大波。剛辭任立法會教育界議員的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副會長葉建源便譴責政府此舉是為反修例風波找代罪羔羊,又批評當局削弱學科的批判及獨立思考培訓功能,增加「政治正確」元素。

無可否認,通識科設立原意,的確旨在鼓勵學生以多角度和明辨性思考研究當代議題,再以實證為本和抱持客觀的態度建立個人觀點,並作出合理判斷,藉此培養他們正面積極的人生觀,使他們成為有識見且負責任的公民。可是,在實踐過程中,教育局一度聲稱為了令課程與時俱進、鼓勵教師因材施教云云,拒絕設置指定教科書,甚至不會進行教材審核。結果,這種看似自由、包容、中立的教學宗旨,由開科至今一直備受質疑,最大的問題是,一味強調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考」,卻未能為學生打下進行批判的知識基礎,而整套教育哲學理念其實也都以西方自由主義貫穿,完全缺乏與「一國兩制」相適應的「中國香港」主體性。

有論者指出,在「一國兩制」特殊的政治體制下,當學生缺乏足以進行批判的知識基礎和正確觀念,容易脫離歷史與國情,被網上激進言論帶跑,走向「逢中必反」的偏激道路,滑向極度崇尚西方標準的文化不自信。早前就有媒體揭發沒被送審的通識科教材引用數據過時、偏頗,或鼓動學生以「違法達義」、「公民抗命」等方式走上街頭,作激進抗爭。

教育局作為課程的「設計者」,必然有責任從課程設計、教材、教學內容上把關。(資料圖片)

教育局作為課程的「設計者」,必然有責任從課程設計、教材、教學內容上把關。然而,當政府決意要改革通識科,建立一套與「一國兩制」相適應的教育內容時,理應明白價值教育並非易事,亦絕非簡單地削減課時、更改評分機制就能做到。事實上,局方需要根治之處正是協助學生梳理本土、國族及世界公民身份之間複雜的矛盾和重合點,藉此建立學生整全的認識乃至認同感,明晰「一國兩制」的歷史背景和政治含義,培養中國港人的身分。

當議題涉及到國家歷史、憲法、《基本法》和身份認同等複雜的知識和概念時,絕非三言兩語就能簡單釐清。然而,根據局方的說法,改革後的通識科三年只有125個小時課時,在高中三年除去考試、假期後的2400課時中,只佔5%,甚至低於其他學習經歷(10-15%)。試問,學生如何在這僅僅5%的課時,學懂這些複雜政治理論和知識概念,甚至建立起國民身份認同?此外,局方以釋放學習壓力,去除學習規範為由,將通識科公開試評分制度由1至5**改為「及格」或「不及格」,讓學生專注於其他選修科目;可是,局方一方面強調國家歷史、憲法、《基本法》等國民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卻大幅修改並簡化通識科的評分準則,究竟可以怎樣確保學生仍有學習動機,去認識和釐清這些複雜概念?

政府要讓通識教育重回正軌,必須要有清晰改革藍圖,而非「為改而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