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開埠180年.三】璀璨夜色背後 天災人禍不斷的六十年代

撰文:曹民偉
出版:更新:

陳炳麟小時候已經擁有一個念頭:若有一份工作可以幫到人,那該多好。13歲那年,看《華僑日報》的社會服務版,才曉得大專院校原來有社工系這一門學科。長大後,報考香港理工大學社工系的前身「香港社會工作訓練學院」,3,000人報名,只收50人,他最終獲取錄,由此開展近三十七年的社工生涯。

六十年代重要事件

1960年  《蘇絲黃的世界》全球上映,外國海員紛紛來到香港酒吧尋找蘇絲黃。
1962年  香港大會堂開幕。颱風溫黛吹襲造成183人死亡。
1965年  香港正式引入東江水,從此制水成為絕響。
1967年  中國文革引發「六七暴動」。
1969年  美國登月成功,本土時裝、玩具、電子產品亦掀起太空熱。

陳炳麟希望服務別人的念頭,萌生於窮苦的鄉下生活。(受訪者提供)

窮孩出城 目眩於璀璨夜色

服務別人的念頭,萌生於窮苦的鄉下生活,以及來到香港的街童成長經歷。從農村來到五光十色的香港,他還記得第一夜,巴士駛經彌敦道,看着滿街霓虹燈,普慶戲院張燈結綵,他看到璀璨夜色下的香港。他攀在婆婆的房子騎樓,看着街外車來車往,足足看了兩、三個小時才倦極入睡。

初來香港,婆婆的生活也困頓,他常常在玩具店前駐足看半小時,不會央家人買,看着已經心滿意足。那時有一口飯吃,已經比鄉下好得多。婆婆不時帶他去吃雲吞麵,三毫子的雲吞麵,婆婆總是站在旁邊看着他吃。

從農村來到五光十色的香港,他還記得第一夜,巴士駛經彌敦道,看着滿街霓虹燈。(資料圖片)

回想起來,其實是婆婆不夠錢吃兩碗,就只讓孫兒吃。在物質不算豐盛的六十年代,許多長輩都克勤克儉,將最好的留給後輩,以孕育下一代,這正是一個城市可以將夢想傳承下來的原因。

六十年代舉家搬往灣仔,住所附近都是酒吧,還有色情場所「綠窗門」,夜裏街頭都是喝醉酒的水兵。

當年香港的樓房很矮,街上的樹很高;在灣仔菲林明道,夜裏靜得可以聽到天星小輪的叮噹鐘聲。(資料圖片)

飢不擇食 靜夜聽小輪鐘聲

他一家人靠着母親打住家工過日子,家中沒飯吃就捱餓,所以,從小對食物沒什麼要求,能夠吃得飽,已經是很幸福的事。每個周日,他會領取教會派發的牛奶,有時還可以領到額外的救濟品。

他小時候是街童,中學時代卻沒有跟同學玩,通常自己一個到處逛。所以就在街上看到一幕幕淒涼的事……

上文節錄自第257期《香港01》周報(2021年3月22日)《香港開埠180年 回溯時代變遷》。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57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報道】 動一場特區治理大手術 從清除「房地產癌」開始

把握疫下契機 推動醫療科技產業化

電動車十年目標僅達一成 暴露政府三大施政弊端

香港開埠180年 回溯時代變遷

植物奶經濟來了? 素食與環保趨勢夾擊美國奶農

山客爆林踩線 山野不復原貌 行山風氣熾熱 新手湧現垃圾遍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