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回憶錄系列】華人移民史泰斗王賡武現身說法

撰文:特約撰稿人
出版:更新:

清末以來,中國社會一度長期動盪,大批中國人往外謀生,產生了「華僑」、「海外華人」這類群體。據《中國國際移民報告(2015)》統計,海外華人華僑已有六千多萬,分佈在世界198個國家和地區。他們對所居國或祖籍國的認同感與歸屬感,是華僑史的重要研究題材。香港大學前校長王賡武是華僑/海外華人史泰斗,由他現身說法,親述本身在認同方面轉變的心路歷程,可說是再適合不過了。
去年秋季,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了由王賡武親自撰寫的「回憶錄」,原著為英文,分上下兩冊,中文版譯名分別是《家園何處是》與《心安即是家》。
撰文:蕭偉基

王賡武在序言中說,之所以會寫自傳,是因想為孩子留下自己的故事,這方面其實是受他母親影響。王賡武在印尼出生,小時候,母親丁嚴經常向他講述自己在中國的經歷。母親說,說故事是為了讓他了解中國的家人,為返回中國做好準備。丁嚴1993年9月去世前,把她在1980年完成的手稿以非常工整的小楷寫成《略述我五十年之回憶》留給王賡武,成了王賡武自傳中重要的部份。

王賡武父親王宓文,江蘇泰州人,中學畢業後進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該校後改組為國立東南大學,即今日台灣的國立中央大學和內地的南京大學前身。

王宓文年輕時即到南洋教書,先後在新加坡的華僑中學和馬六甲培風中學執教。1929年到了荷屬東印度(現印尼)爪哇島泗水的華僑中學擔任校長,沒多久後回泰州結婚,並把妻子接到南洋,王賡武即在泗水出生。父親後來到了怡保,這個因錫礦而發展起來的馬來亞城鎮,居民以華人為主,包括客家人、廣東人、閩南人等,與王賡武祖籍江蘇的身份明顯不同,所以,他們屬於少數群體。母親覺得兒子應該盡快回中國,以免日久之後完全迷失了自己的身份。

王賡武和父母,回國前攝於怡保家外。王賡武時年16歲。(網上圖片)

王賡武七歲那年,日本侵華,粉碎了他們回國的計劃。熬過了戰爭後,父母再一次準備回國,啟動耽擱了十多年的返鄉之行,他也進入當時位於南京的國立中央大學就讀外文系。但王家在中國的日子不長,第一年的冬天,王宓文病危,遂重回怡保。九個月後,1948年底,由於中國內戰形勢緊張,王賡武也拋下學業,回到馬來亞。

「等待前往中國以及重返馬來亞,這兩者形塑了我的人生,影響遠比我意識到的還要深刻……南京的意識讓我想起人生中似乎幾度追尋的目標,而怡保則代表了我生活其中並學會珍愛的多元文化世界。」王賡武寫道......(節錄)

《家園何處是》;作者: 王賡武;譯者: 林紋沛;《心安即是家》;作者: 王賡武、林娉婷 ;譯者: 夏沛然;出版: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9月和10月

蕭偉基
馬來西亞華人,曾在台灣深造,並在香港媒體工作逾二十年,現居吉隆坡。

上文節錄自第259期《香港01》周報(2021年4月6日)《<家園何處是>和<心安即是家> 華人移民史泰斗王賡武現身說法》。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59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報道】對選舉改革的積極反思 把港人治港落到實處

「忠誠的廢物」只是善意鞭策 對話田飛龍:「一國兩制」正在換個活法

蘇州過後無艇搭 被忽略的首份白皮書和習近平勸告

「農業園」能否成為香港農業救命草?

歐洲疫情爆發一年 歷程峰迴路轉 後續仍難預料

媒體電子轉型的存亡之秋:在網絡世界中尋覓新聞價值

《民法典》實施之後 說好的「新時代女性」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