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的價值・書評|賺錢為上的自肥年代,萬物該如何定價?

撰文:楊國禧
出版:更新:

今年首季香港GDP增長7.8%,經濟似復蘇有望,但其背後所反映的,卻是當代資本主義社會更深刻的經濟結構問題。去年本港金融及保險業逆市增長達4.8%,但從事生產的製造業卻錄得-6.1%的按年跌幅。疫情之下,我們看見勞工處境艱難,但金融業者卻風生水起,這代表金融業比起其他行業對社會更有貢獻嗎?金融業的「精英鉅子」是否值得擁有這麼多?

由倫敦大學學院創新經濟學與公共價值教授馬祖卡托(Mariana Mazzucato)撰寫的《萬物的價值》(The Value of Everything : Making And Taking In The Global Economy),便試圖將討論引入到價值的定義之上,讓我們反思評斷價值的標準,並涵蓋金融、藥廠、科技企業等多個範疇,帶領讀者踏上重審價值的思辨之旅:「賺到錢就是有價值」,這是世界的理想模樣嗎?

價格即價值 勞力變卑微

馬祖卡托首先提出「價值創造」與「價值萃取」兩種概念,指出並非所有行為都能創造價值。在十八與十九世紀,工業發展急速增長,這個時期的經濟學者諸如亞當.斯密(Adam Smith)、李嘉圖(David Ricardo)、馬克思(Karl Marx),尚以「投入到生產中的工作(勞動)量來測量一項產品的市場價值」。在這時候,租金一類的「價值萃取」行為尚未被視為「價值創造」的所得,兩者之間仍有一條清楚界限。

今時今日,價值成為主體觀感的結果,交易雙方願意用什麼價格買賣,便直接代表了商品的價值。(Getty Images)

但今日所見,黃金不是以礦工的勞動成本計價,比特幣也不只跟從電費及硬件成本來釐定價錢。後來的邊際效用理論為價值定下新定義—是產品的效用(例如個人對產品的主體觀感及該產品的稀缺程度)而非生產成本決定價值。換言之,價值成為主體觀感的結果,交易雙方願意用什麼價格買賣,便直接代表了商品的價值。勞工在生產過程中努力了什麼,與產品定價的關係愈見疏離。

書中舉例指,在家裏照顧家務的人雖有貢獻,但無價格,相反,不少「尋租」行為雖阻礙了社會生產力的增長,卻因有價有市而被劃入「具生產力」的圈內。

在馬祖卡托眼中,尋租行為遍佈於金融、製藥、科技等不同領域。好比私募基金收取管理費從事炒賣、部份藥廠以專利流氓的形式牟取暴利,以及部份科企向顧客賣出用戶資料等,這些行為都未能創造價值,卻在其他企業的成果中萃取價值。再如Google將針對性的廣告發送給用戶,便是無法為社會創造價值、但又能獲利的尋租例子。

尋租行為壓縮價值創造

馬祖卡托不如部份左翼或社會運動人士般,單單以行業論斷其對創造價值的貢獻,她不是說金融業不准賺錢或不能創造價值,而是以行為有沒有帶來公共價值作為評斷的其中一項準則。例如Google在作為廣告平台的同時,確實向用戶提供免費的搜尋器、線上文書等服務,而金融業若不從事短線投機,而是對科技研發等範疇進行更多有耐性的長期投資的話,也確能幫助這些企業發展前期融資。不論是什麼行業,它們均可以有創造價值的部份。

當尋租行為的利潤遠高於創造價值的回報時,便會使人更傾向短線投機。(Getty Images)

但當尋租行為的利潤遠高於創造價值的回報時,便會使人更傾向短線投機,轉而透過出租、收息的金融活動不勞而獲,最終只讓小部份人以租金、利息自肥,而非把生產所得再次投入能創造價值的產業裏面。

馬祖卡托的觀察亦可放諸香港......(節錄

《萬物的價值:經濟體系的革命時代,重新定義市場、價值、生產者與獲利者》;作者:瑪里亞娜.馬祖卡托(Mariana Mazzucato);譯者:鄭煥昇;出版: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0年12月

上文刊登於第268期《香港01》周報(2021年6月7日)《《萬物的價值》 賺錢為上的自肥年代 萬物該如何定價?》。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68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報道】尋找擺脫科網霸權之路 數碼時代下的媒體轉型

不應依賴內地解決問題 香港需有合乎長遠利益的人口政策

網絡熱詞揭露沉重現狀 「躺平」的年輕人都是鬥士

從合拍片說起 香港電影有無出路?

經濟結構未能追上人力需求 「學位貶值」癥結在於產業固化

從次按危機到新冠疫情 尋找家園的美國車「宅」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