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魷魚遊戲》爆紅原因:戲裏戲外的生存遊戲

撰文:01周報
出版:更新:

近月社交媒體Facebook、TikTok、Twitter湧現大量有關《魷魚遊戲》(Squid Game,오징어 게임)的帖文、短片及迷因(Meme),其聲勢早已超越近年Netflix大熱劇集《后翼棄兵》、《艾蜜莉在巴黎》及《性愛自修室》。Netflix執行官Ted Sarandos日前更大膽推測,「《魷魚遊戲》可望成為Netflix在全球最受歡迎的劇集。」

由影帝李政宰主演的Netflix原創韓劇《魷魚遊戲》(Squid Gam)人氣橫掃全球,登上多個國家的戲劇排行榜冠軍。(電視劇照)

韓劇《魷魚遊戲》描述一班社會上的「淪落人」接到神秘邀請,參加韓國人童年最愛玩的傳統遊戲(如拔河、打彈珠、「一二三,紅綠燈!」),贏家可獨享456億韓元獎金,但輸家的代價是死亡。以性命為代價的生存遊戲是影視題材的熱門類型,《魷魚遊戲》如何炮製出商業味濃厚的求生博弈?導演將一切回歸基本,剖析「人性」的善惡。《魷魚遊戲》的參加者都是社會的邊緣人,飽歷滄桑與創傷,對生存失去目標。有評論一針見血地指出,透過一場又一場的血腥遊戲,在生死關頭,這批接近「社會性死亡」的人,再一次「活」過來——在墮落的人生中找回生命的意義,拋開文明社會的禮教,以不同方式苟活下去。在失去道德規範之下,不同角色暴露出人性不同的黑暗面,這也是其引人入勝的原因。

熱門文章:《魷魚遊戲》熱潮席捲全球|披靡國際市場的韓國文化軟實力

+1

《魷魚遊戲》說不上是「神劇」,其遊戲是簡單而富童趣,其批判是顯淺而不高深——但觀眾在劇中看到遊戲玩家面對恐懼、憤怒、絕望、悲傷,這正正是現實生活中弱勢社群的哀歌。資本主義社會如同吃人巨獸,社會底層一直渴求反撲逆襲。劇中的遊戲規則由有權勢、有財富的人釐定,正隱喻現實社會中金權政治與財閥霸權,這是韓國社會以至全球共同面對的社會結構性矛盾。

因《魷魚遊戲》而聲名大噪的導演黃東赫曾執導以聾啞學校性暴力事件為藍本的電影《熔爐》,引起輿論極大迴響,在現實社會掀起「熔爐效應」,更帶來「性侵害防止修正案」的修法改革。來到《魷魚遊戲》,導演讓我們直面人間地獄,反思人世間的一念善與一念惡。文化是一種特權,創作者與當權者一樣擁有話語權,作為建制內或建制外的「掌權者」,不應忘記那些沒法享有特權的人。也許,這是影視戲劇作品對社會不同持份者、不同階層人士帶來最不能輕視的衝擊與回饋。

近月社交媒體Facebook、TikTok、Twitter湧現大量有關《魷魚遊戲》的帖文、短片及迷因(Meme),其幽默感令劇迷會心微笑。(網上圖片)

詳細內容請閱讀第285期《香港01》電子周報(2021年10月4日)《《魷魚遊戲》:戲裏戲外的生存遊戲》。按此試閱電子周報,瀏覽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