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浪派:畫廊以外創作藝術

撰文:01哲學團隊
出版:更新:

二戰之後,以美國為中心的藝術創作依靠越來越多非繪畫、非工藝創作的媒介。然而這種風潮怎樣在國際間傳揚開來呢?當中不能不提激浪派(Fluxus)的貢獻。

激浪派是1960年於德國成立的,結構鬆散的國際先鋒藝術家、作曲家網絡。拉丁文名稱Fluxus是英文Flux的字根,意思是「流動、溢出」。這名稱是由立陶宛出身的美國當代藝術家喬治.馬西歐納斯(George Maciunas)提出。他主張激浪派是為了「在藝術中捲起革命的潮浪,去宣傳生活藝術、反藝術。」馬西歐納斯的眼光不僅放在美術史上,他更想「清理中產階級的病態世界」。它象徵的與其說是運動,不如說是面對藝術的共同態度:他們既不認同藝術館有裁斷藝術品價值的話語權,又不認為藝術需要良好教育背景才可以理解。他們希望藝術品向大眾開放。這種反對藝術專業化的傾向,使激浪派中有些背景與眾不同的成員:例如化學家喬治.布萊希特(George Brecht)。

 

George Brecht, Universal Machine

基於大眾藝術這個志向,一如其他同時期藝術流派,激浪派不停擴展藝術表達的可用媒介以及可能性,其特別之處還在於以遊戲互動、幽默表達等方式盡可能讓大眾接觸並了解到藝術。這種以遊戲為中心的反叛方式可謂直接繼承自達達主義。受到無聲音樂《4分33秒》的創作者約翰.凱吉(John Cage)影響,他們認為觀賞者的行為就是作品的一部分。他們覺得,與其關注藝術品的成果,不如專注創作過程。激浪派因此有不少偶發藝術家。而為了讓更多大眾可以參與,他們不只致力於視覺藝術領域,還糅合詩歌、音樂、舞蹈等領域,作出各種跨界的嘗試。

 

Joseph Beuys, working title: BEUYS (FLUXUS) & CHRISTIANSEN (FLUXUS)

1961年,激浪派首場活動在紐約AG畫廊舉行。接下來兩年,他們在多個歐洲城市舉行名為「演奏會」的激浪派活動;地點包括阿姆斯特丹、哥本哈根、倫敦與巴黎。後來很多藝術流派宗師,都曾經是激浪派成員。例如錄像藝術大師白南準(Paik Nam June)。另外為人熟悉的還有小野洋子。大部分人初識小野洋子往往因為她是披頭四成員約翰.連儂的遺孀。但除此之外,小野洋子曾策劃偶發藝術Cut Piece,邀請台下觀眾走上來,每個人拿剪刀剪掉她身上的衣服,直至她裸體為止。

 

激浪派在一九七八年隨著領軍人物喬治.馬西歐納斯逝世而作結,但它這種聯合國際間藝術家的嘗試,以及激浪派成員對街頭藝術以及表現藝術的推進,仍然不可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