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卡奇:歷史與階級意識,資本主義下的物化社會

撰文:唐晉濱
出版:更新:

盧卡奇曾說:「最壞的社會主義也比最好的資本主義好。」他本是匈牙利的文藝理論家,其後成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他提出了著名的物化理論,他亦重構了無產階級的存有論基礎,而被稱為西方馬克思主義之父、二十世紀最重要的馬克思主義者之一。

格奧爾格・盧卡奇(Georg Lukács)(資料圖片)

文藝的青年期

1885年格奧爾格・盧卡奇(Georg Lukács)出生於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他父親是本地具影響力的銀行家,母親則來自富有的猶太家庭。盧卡奇早年並非馬克思主義者,他於中學時開始熱衷於文學與話劇,並在匈牙利報章撰寫劇評。

在取得博士學位後,他成為一個頗受注目的文藝理論家兼美學家,活躍於匈牙利、德國與意大利的知識分子圈子,這段時期的代表作有1910年的《靈魂與形式》(Soul and Form)與1916年的《小說理論》(The Theory of the Novel)。盧卡奇在前書中批評形式主義,反對形式對於作品的生成所具有的絕對獨立地位,形式只是賦予世界統一的一種方法,但若我們的精神生活本身貧乏、混亂,即使有完美的形式亦無法恢復其價值。在《小說理論》中盧卡奇則表現出黑格爾的影響:每一段歷史都想透過藝術創造來實現自我意識,因此文學形式是變化中的歷史的表現。

德文版《小說理論》(The Theory of the Novel)(Luchterhand)

終身鬥爭的馬克思主義者

1918年是盧卡奇人生的轉捩點,當時匈牙利共產黨剛成立,盧卡奇就馬上加入,自此成為一個終身的馬克思主義者。此舉讓盧卡奇的朋友都震驚,因為他正在幾天前才發表一篇批評俄國布爾什維克(Bolsheviks,多數派)的文章,指他們主張以專政與恐怖政治來實現沒有階級鬥爭的社會,根本毫不合理。

史太林:名為「鋼鐵的人」的大獨裁者

此後的幾十年,盧卡奇就被捲入幾乎無日無之的政治運動之中。盧卡奇的思想,跟蘇聯語境下的「正統馬克思主義」長久都處於一種緊張的關係,不單兩者在思想基礎上有出入,盧卡奇亦經常批評官方教義。盧卡奇自認忠於列寧與列寧主義,但對列寧與其領導的布爾什維克屢有批評。列寧於1924年去世,此後他與繼任領導人史太林及身邊黨員糾纏不清。波蘭的馬克思主義史家科拉科夫斯基指盧卡奇「經常受到正統的史太林主義者的譴責和攻擊,並時常受到黨的紀律處分,從而收回以前的意見,一旦時機好轉,又否或改變這種收回。」盧卡奇經常受到黨內知識分子評擊,被逼「自我批判」對他幾乎是家常便飯。為求自保,很多時盧卡奇都要屈從,因此他對於史太林與蘇聯「正統馬克思主義」之立場表現出搖擺不一的態度,這表現在他多次否定自己過往著作的價值上。

科拉科夫斯基:作為一種說明未來的學說,馬克思主義已經完全僵死

盧卡奇於1971年6月4日逝世,在他人生的最後十年,他終於能享受較大的出版自由,對於盧卡奇著作的翻譯、討論與研究急速增長,進一步確立了他在馬克思主義傳統中的地位。

物化社會關係理論

縱使盧卡奇本人曾多次貶抑《歷史與階級意識》(History and Class Consciousness,1923)文集的價值,但這無疑是他影響力最廣的作品,更被認為是馬克思主義中最重要的文獻之一。全書最為廣傳的,應當要數物化(reification)理論了。

馬克思本人沒有使用過「物化」這個詞,但在《資本論》之中對於商品拜物教(commodity fetishism )的分析,所描述的正是物化的過程。對於甚麼是物化,盧卡奇作了以下描寫:「商品的形式烙印在人類的整個意識之上,他自身的內涵與能力不再是他人格之中的有機部分,而變成可以『擁有』與『放棄』的物品,就如外在世界的各種物件。⋯⋯人只能愈加被附屬於這個物化的過程。」

盧卡奇《歷史與階級意識》(History and Class Consciousness)(The MIT Press)

盧卡奇指資本主義的物化社會將生產完全從屬於交換價值(而不是使用價值)的增長,在四個維度上改變了社會闗係:一、社會為物體所創造的特質,變成商品;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被化約為物品價值;三、人與自身的關係變成物品價值的關係;四、個人與作為整體的社會之間亦以物品價值來連繫。由此,在現代資本主義生產模式之下,過於仔細的分工讓人的工作碎片化,勞化變得扭曲人性;個人本來具有各異的特性,反而成為了生產機構達至完全劃一化與合理化的障礙。

整體性的辯證法

在物化理論之外,盧卡奇的存有論或許是他更大的思想成就。面對當時馬克思主義已經有不同的版本與變體,盧卡奇首先叩問到底甚麼是真正的(而不是蘇聯官方認可的)正統馬克思主義。一般認為馬克思的核心思想在於他的經濟分析,但盧卡奇不認為馬克思主義必須忠於對馬克思經濟理論的信念,他認為馬克思主義者只需要在方法論上忠於馬克思的辯論法。

盧卡奇認為馬克思思想的本質是辯證法,並指「整體性」(totality)是辯證法的核心,他甚至稱馬克思主義與資產階級最決定性的差異,並不在於經濟上旳動機,而是對於整體性的觀點。所謂的整體性,指馬克思主義將社會領域看作一個單一的整體。首先我們要釐清盧卡奇眼中整體與部分之間的關係:我們會將當下現實發生的事實把握為事實,但這些事實再完備亦只能是部分;整體並不從事實的積累而來,整體是眾部分的抽象孤立性所具有的統一性。

盧森堡: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如何作為理解世界的方法

盧卡奇指我們必須預先知道整體,整體於邏輯上先於事實,亦必須從整體的觀點去說明部分。這種整體就體現在羅莎・盧森堡(Rosa Luxemburg)的思想,與她對「全局」的分析能力。所謂的整體,已經包含未來的向度,它透過預見未來的行為本身創造出了未來。

不可能有「理論上的馬克思主義者」

盧卡奇認為辯證法並非單純是理解社會現實的方法,它同時是這個社會現實的一個組成部分,使辯證法得以實現的社會動力,就是無產階級。因此辯證法的第二個核心,是它不能脫離應用它的主體——這個主體指的是無產階級。盧卡奇認為無產階級具有一種歷史上的特權,它知道自己在社會中所處的地位與要完成的歷史使命,就是發動無產階級革命,廢除階級劃分、剝削、社會衝突與異化等的情況。已經把握到上述的整體觀無產階級有一種自覺意識,它達到理論與實踐的互相一致;它在成熟地認識世界的過程中也改變了世界,反之亦然,它在改變現實的行動之中理解現實。

馬克思《關於費爾巴哈的論綱》第十一條說:「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盧卡奇對此話作了新的解釋:認識世界與改變世界並非兩個互相分開的過程,而完全是同一回事。理論本身不過是運動的自覺認識,因此不可能有「理論上的馬克思主義者」——馬克思主義者必然是同時行動與認識的人。

馬克思: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

_________________

+1

下載《香港01》App ,按「+」號加入《哲學》搶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