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亞克:195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與《愛的荒漠》

撰文:沐羽
出版:更新:

「在尼采之後的歐洲,仍能聽到呼叫『上帝死了』的反響,仍能見到這一反響的可怕後果。我的人物或許不全相信上帝還活著,但是,他們全都有一顆道德心。」弗朗索瓦.莫里亞克(François Mauriac)在1952年領取諾貝爾文學獎時的致辭這樣說。2020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已經公佈,就讓我們回顧一下這位半世紀前的文學大師。

重新審視露伊絲・葛綠珂(Louise Glück)的詩意|廖偉棠

1952年諾貝爾文學獎評審委員的評語是「小說裡彌漫著人生的戲劇性,剖析了深刻的靈性反思與具備強烈的藝術性」 (for the deep spiritual insight and the artistic intensity with which he has in his novels penetrated the drama of human life)。莫里亞克出生於盛產紅酒的法國波爾多,幼年喪父,由天主教徒母親撫養成人。他二十四歲時出版詩集,兩年後轉攻小說創作。然而隨著一戰爆發,他稍為停止寫作。十年過後,1925年的《愛的荒漠》(Le Désert de l'amour)奪得法蘭西學院小說大獎,奠定文壇地位。27年後,同一部小說讓他奪得諾貝爾獎。

弗朗索瓦.莫里亞克(François Mauriac)(Zone Critique)

愛的荒漠

「告訴我們愉快的事情,用愜意的謊言欺騙我們。」猶太人對先知以賽亞這樣說。然而,莫里亞克說:不。在諾貝爾獎的致辭裡,他說:「我們人人都必須在孤獨中面對自己的命運,甚至死亡。這是一個沒有希望的小說家的世界。」在《愛的荒漠》裡,一對中產家庭中的父子同時愛上了小城裡人所共知的情婦瑪莉亞,父親作為一生勤奮工作的醫生,事業不俗,但家庭生活卻空虛寂寞,與妻子同床異夢;兒子沉溺巴黎夜生活,是個花花公子,也喜歡上了瑪莉亞。

然而瑪莉亞並沒有選擇任何一人,她就是「愛的荒漠」。她孤獨,想要消失在河水之中,「融解在其中,好讓她內心的荒漠和宇宙的荒漠最後合為一體,好讓她內心的寂靜與星球的寂靜歸於一致。」莫里亞克書寫時吸收了《追憶似水年華》的意識流書寫,在細描愛情與孤獨時更顯支離破碎,讓每人都在各自的瞭望台上,相視無言。同時,他執行著嚴格的道德要求,他曾宣稱:「我們每人都知道自己能夠變得比目前更少一些罪惡。」

普魯斯特:《追憶逝水年華》中的「普魯斯特瞬間」

沙特的批評與熱奈特的反批評

1964年拒絕領受諾貝爾文學獎的尚-保羅・沙特(Jean-Paul Sartre)寫過一篇文章《弗朗索瓦.莫里亞克先生與自由》(Monsieur François Mauriac et la liberté),辛辣批評莫里亞克的小說書寫。莫里亞克在小說《黑夜的終止》(La Fin de la nuit)序言寫道:自由是「受厄運壓迫最深重的人所併發出來的力量,對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的法則表示否定的力量」。然而,沙特認為這部小說中的主角是個沒有意識的,如死物般的抽象角色。沙特認為,小說的人物必須是「自由」的,如存在主義思想中的「自由之刑」,在他人注目下思考自身的行為,並為自己的行為負上責任。讓讀者「進入人物的內心世界裡,將我的期待變成自己的期待,他在我的心中:角色是活的。」

François Mauriac, La Fin de la Nuit(《黑夜的終止》)(Livre de Poche)

然而,另一位文評家熱奈特(Gérard Genette)後來寫:「今天誰又會重視沙特當年對莫里亞克的告誡呢?」沙特在批評莫里亞克時寫:「小說人物有自己的法則,其中最嚴格的一條就是小說家要麼是人物的證人,要麼是人物的同謀,兩者不得兼顧:要麼站在外面,要麼站在裡面。 」又即是說——「小說家不是上帝」。然而在半個世紀以後,小說的創作已完全溢出了這個說法。就算遠在華文圈子例如駱以軍的小說,已游走在文本內外,作者身影無處不在,可隨意操縱人物的去向,而無分裡外。研究「超文本」與「互文性」的熱奈特,也許強調的就是這點。

儘管這篇文章有力地攻擊了莫里亞克在文壇上的名聲,作為筆戰能手的他卻沒有回應沙特。或許在1939年,他面對後輩的理性批判,保持著一份尊重與忍讓。甚至,在後輩卡繆車禍死去時,莫里亞克在他的《備忘錄》裡寫道:「接到電話:阿爾貝.卡繆去世了。在剛解放時我們有過幾次筆戰,有禮貌的筆戰,此後沒有來往。但我此刻的悲痛表明他當時給我留下了多麼深刻的印象:他能幫助一代人去意識到自己的命運。德國焚屍爐和斯太林的清洗運動使世界變得多麼荒謬。他以熱情追求正義的名義去揭示這種荒謬——雖然他從不願意给這種熱情,给這種愛一個名字,一張面孔。」

卡繆:存在到底有什麼意義?從異鄉人到薛西弗斯神話的荒謬哲學

_________________

+1

下載《香港01》App ,按「+」號加入《哲學》搶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