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存在與虛無 - EP75

撰文:01哲學團隊
出版:更新:

《存在與虛無》(英︰Being and Nothingness / 法︰L'être et le néant)是沙特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寫成的大部頭著作。有人認為沙特這部著作簡直是天書,因為它深奧難慬,似乎這部書不是為了普羅大眾所寫,更像是寫給學院哲學系的人看的。而且這部書的也厚重得驚人,但正是這部著作足以令沙特在西方哲學史上佔有重要席位。

 

上帝是塊石頭與人是無用的激情

 

要說沙特最重要的哲學術語,應該是「自在的存在」(英︰being-in-itself / 法:être-en-soi)和「自為的存在」(英︰being-for-itself / 法︰être-pour-soi)。自在與自為的定義,由於比較艱深,我們在文章後半再詳加討論。簡略說之,「自在的存在」故且當是客觀外在的東西,無法言說,且被抽空所有人為賦予的價值和規定,但它是充實而完整的。

 

而在沙特哲學的語境中,「自為」(英︰being-for-itself / 法︰être-pour-soi)、「否定」、「虛無化」基本上是同義詞,通常是指人。沙特認為人是一種「欠缺」(lack)的存在,其實沙特這個本體論規定源於黑格爾。欠缺不是指人心理上、生理上的欠缺,不是指饑餓、口渴和缺乏安全感;欠缺指的是形而上學的本體論規定——人本身是有所欠缺的,不管你擁有多少食物、安全感,你仍然是欠缺的。


自為的存在,即人的存在,永遠不可能如自在(英︰being-in-itself / 法:être-en-soi)的存在擁有充實的存在,人注定有所欠缺,用沙特的術語來表示,即︰自為的存在永遠不可能和自在的存在完全重合,一旦重合,就會殺死意識。


意識的存在是純粹的、清澈和透明的,沒有任何先天固有的規定,這就是沙特的著名命題——「存在先於本質」(existence precedes essence)的現象學基礎。沙特指出既然意識是空虛的存在,所以它是個「無」,但這種「無」不是了無生氣、死寂的「無」,而是一種有創造力的「無」。


欠缺在沙特看來,正是人類不滿足之根源,而正因為不滿足,自身空虛,促發主體去自我創造。如果讀者記得早前討論費希特(J. G. Fichte)的文章,費希特曾經指出,不是因為人有限,所以人要行動,而應該把這個命題翻過來解讀:應該是人要行動,所以人是注定有限的。換言之,人的先天限制構成了人能夠積極行動的規定。


沙特在討論人的欠缺時,曾經利用自為和自在來指出上帝不存在和人的激情最終是徒勞的。沙特認為所有事物,如果不是自在,就是自為。如果上帝存在,上帝應該是一個充實的、實心的自在,甚麼也不缺;但上帝同時又應該是一個能思考、能行動的存在,但能思考和行動即是有所缺乏。結論就是︰如果上帝存在,上帝只是一塊會思考和行動的石頭,但這樣的荒謬東西是不可能出現的,所以上帝是一個矛盾的概念。


但沙特很快又指出,其實人們的激情和努力,人們終其一生所追求的,無非是想成為這樣的狀態,即是人希望自己獲得完全的充實感,但同時又希望自己能自由地選擇和思考。以一句話來講,即是人們想成為神。但正如上文所言,沙特認為意識生來只能被意識的對象的支撐,而不能和它重合。沙特在《存在與虛無》一書後半部份寫下︰人終究是一種無用的激情(man is a useless passion)。


人的焦慮


雖然沙特在書中寫下了這個近乎是絕望的語句,但綜觀全書,沙特認為人的確是一種無用的激情,但人們在世界行動的過程,仍能夠發現自己是自由的。因為人的自由能夠使人為惰性、僵死的世界帶來各種意義和價值。不過沙特筆鋒一轉,又指出自由帶給人根本不是幸福快樂,而是焦慮和痛苦。


人的自由能使人為世界帶來各種價值,換言之,人的自由是世界上各種意義和價值的基礎,但因為自由本身是絕對的、終極的、甚至可以說是被人被投擲進這個世界那一刻就被判定為自由,所以沙特有一句名言︰人是被命定為自由的(man is condemned to be free)。人為甚麼擁有自由呢?這其實是最大的偶然性,因為根本沒有一個答案,人只能接受這個事實。人必然要為世界帶來各種意義和價值,但人的自由從哪裡來卻是莫名其妙,自由是世界諸價值的基礎,而自己本身卻沒有基礎,歸根到底人的自由是一種偶然的事實。


此外,如果人是被判定為自由的,人必須為自己的各種選擇和行為負上絕對的責任。沙特認為這是絕對自由所必然推導出的結論。事實上,人們往往很害怕為自己負責任,所以人們在選擇時,有些人會因此感到焦慮繼而逃避選擇。不過沙特指出,當人們感到焦慮時,其實恰恰反過來顯示了自由的存在。正如齊克果所言,焦慮是對自由的暈眩(anxiety is the dizziness of freedom)。


自在的存在


回到文初所懸置的問題,甚麼是自在與自為?要說沙特最重要的哲學術語,應該是「自在的存在」(英︰being-in-itself / 法:être-en-soi)和「自為的存在」(英︰being-for-itself / 法︰être-pour-soi)。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甚麼是「自在」。「自在的存在」很難正面界說,因為你一旦說它是甚麼,就已經加入了人為的價值和規定,正如當你說那東西是白色的、方型的,就已經加入了人為的意義和規定。所以對「自在的存在」的最好界說是抽去了所有人為所加的意義和價值的存在。粗略而言,「自在的存在」是有待人所賦予意義的客觀世界。沙特認為「自在的存在」有如下三個特點︰


首先,「自在的存在是自在的」。簡單來說,即我們不適宜以創造或被創造這樣的觀念來思想「自在的存在」。這裡「自在的」意思是指「自在的存在」既不可以說是被創造的,也不可以說它能創造自身。所以它既不是被動,也不是能動,因為上述特性是人的特性,而不是自在的特性。自在的存在本來就在。
 
其次,「自在的存在永遠是其所是」。簡單來說,即我們不適宜以變化的觀念來思想「自在的存在」。「自在的存在」本身就直接地是「自在的存在」,它不包含變化的可能性於自身之內。因此,沙特很形象地表示自在的存在是實心的,即是它沒有裏面和外面之分,因為說它有裏面和外面已經把意義和變化可能性歸於自在,而這些其實是屬於人的規定。


最後,「自在的存在是存在的」。簡單來說,即我們不適宜以可能性或不可能性這樣的觀念來思想「自在的存在」。沙特認為自在的存在僅僅只是存在的,它不可能衍生出或衍生自於任何其他的可能性,甚至人們也不能把不可能性歸於自在。因為只有對於人來說才有可能性和不可能性可言。


自為的存在


沙特在論述自在的存在後,便轉而討論自為的存在。沙特指出自為一定要跟自在結合才能出現,而自為即是對自在的否定,其實這個結構就是上一篇文章所言︰意向行為和意向對象/感知和感知物的內部之否定關係。沙特提醒人們注意當他說意向行為和意向對象/感知和感知物的內部結合時,好像表達出自為可以脫離自在而獨自存在。沙特希望人們不要過分運用自己的抽象能力,因為兩者從來都是一起出現,不可能分開。根據意向性的定義,意識一定是關於某物的意識,因此,沙特才會表示意識生來就被一個「不是」自身的東西所支撐,以保持著意識與意識對象(「不是」自身的東西)的意向性關係。


這表明了意識的存在如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所言具有處境性(英:situatedness / 德:Befindlichkeit),意識隨著它所處的那個處境來定義自身,具體的自我定義如何操作,讀者可以閱讀上篇關於意識以否定對象來肯定自身的部份。


而「內部否定」關係應該是沙特哲學中最具革命性的部份,它使得沙特以令人信服的方式證明了意識能夠超越任何對象。它指明了意識一定要和意識對象結合,準確而言,意識以超出、高出、甚至凌駕於對象的方式和對象結合。如果以日常經驗來表達,就是人永遠跟自己的文化、國籍、階級、職業和身份等規定拉開一個距離。意識生來即被一個「不是」自身的東西所支撐著。用沙特自己的例子就是,那個人以不是侍應的方式是一個侍應,這裡不是指你對自己的身份忠誠與否的問題,而是意識的必然結構決定了人不可能同自己的身份和規定完全重合。


總之在沙特看來,意識的存在,籠統而言即人的存在,其實是被投擲於世界中,而處身於不同的處境。人和世界的關係,是一種否定的連結關係。人向來都是以「否定」的方式跟世界發生關係,由於人的存在,火山爆發和地震所帶來的是「破壞」,而不是僅僅改變了物質團塊的結構,因為對於人而言,才有「破壞」可言,對於大自然,並沒有甚麼「破壞」可言,只是物質團塊的改變而已。


這種說「不」的「否定」操作在沙特看來就是「虛無化」(英:nullification / 法:néantisation)。沙特的虛無化是指把一個存在從一個限制性的範圍裡劃出來,並賦予意義。


例如為甚麼當你身處人群之中時,你的眼球只注視那個女生而不是其他人。這時虛無化出現了,虛無化是指你把人群中的其他人都抹去,即你以肯定那女生的方式否定了其他人,而僅把那名被你注視的女生給提取出來作為關注的焦點,其他人則名符其實地成了她的佈景板。為甚麼你會注視那女生?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你覺得那位女生很可愛,這就說明了一切意識的指向都有價值作為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