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我們沒有虧欠父母?談義務與責任以外的親情關係|謝宛真

撰文:來稿文章
出版:更新:

作者|謝宛真

父母與子女之間的債務關係

在亞洲社會(至少在台灣),孩子與父母的關係幾乎是以孝順作為無上命令,在羔羊跪乳、二十四孝的傳統下,幾乎不會有人(膽敢)去質疑:為什麼我們虧欠父母或者為什麼我們不虧欠父母。

(Unsplash: Tyler Nix@jtylernix)

憑著血緣關係就幾乎注定了子女與父母之間的欠債關係,加上「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更奠定了養兒防老的觀念。這種欠債的形式常被具體化為陪伴探望的次數、孝親費、符不符合父母期望、是否同住等等。在我們成長過程中,父母也不斷通過各種條件式的要求讓我們知道這就是他們想要的孝順,所以這種家長言語屢見不鮮:「你乖乖聽話,爸爸就答應讓你去上你喜歡的舞蹈課」、「把你養那麼大,乖乖聽話才是我的乖小孩」、「花錢栽培你就是要你出人頭地,你想搞什麼興趣!」、「我是你媽,所以我才替你擔心!不然有誰會管你死活?」把親子的愛化為聽話、順從、成績、成就與回報,漸漸地這些互動就成為父母對自己(或自己對父母)或外人評斷一個人孝不孝順的條件。

延伸閱讀身為父母的倫理觀點——

未來的倫理學(上):「保存人類世代延續」是技術時代的無上命令

未來的倫理學(下):人類是唯一具有責任意識的存有者

隨著時代變化,社會型態的改變,父母與子女的欠債關係儘管已不如傳統穩固:如啃老族(讓爸媽養一輩子,父母一輩子都得不到回報)、因求學工作婚姻而到國外與父母不同住的遠行族(遊必有方,有著學業、工作的正當理由所以我離開家,不是故意不還父母債)。但無論如何,這些令人質疑自己是否不孝順的問題都不會消失:「我是獨子,我不回國照顧父母真的是不孝」、「其他兄姊都成家,只有我單身,我不擔起照顧父母的責任心裡過不去」,或者因為滿足不了父母期望而有壓力、該有多少次探望、該有多少的孝親費、是否結婚生孩子、應不應該送父母去養老院等等,在焦頭爛額的生活中,本來是人最初歸屬之處的家庭關係,卻可能轉變成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血緣關係真的引伸義務關係嗎?

瑞士哲學家芭芭拉・布萊許(Barbara Bleisch)在2018年出版《為什麼我們不欠父母──不談義務,不是責任,我們依然可以選擇好好愛父母》【註1】 (Warum wir unseren Eltern nichts Schulden)【註2】 ,便是針對這一問題:「成年子女是否有義務特別照顧自己的父母,只是因為自己是他們的孩子?」所做的哲學分析。這個問題本身聽起來就似乎忘恩負義,特別違反「沒有父母和父母的犧牲,哪裡來的小孩?」這種道德直覺【註3】。但布萊許要說明的是,如果單單只是由於血緣關係而成立的義務關係是不正確的。

芭芭拉・布萊許(Barbara Bleisch)《為什麼我們不欠父母──不談義務,不是責任,我們依然可以選擇好好愛父母》 (Warum wir unseren Eltern nichts Schulden) (Carl Hanser Verlag GmbH & Co. KG)

癥結便在於父母與孩子的關係,不是債務人和債權人的關係。在債權關係下,一旦債務還清,這種關係也就結束,但父母與子女的關係顯然不是如此,而會要求子女回報的父母經常認為這是子女一輩子都還不完的債務。其次是債務內容不明確,如何用財富、成就、探望次數償還父母的照料與過去犧牲的職業、金錢和旅遊?最後是父母與孩子的關係基本上是單方面的要求,孩子沒有請求賜予生命,這與債務人債權人相互約定的關係不一致。且債務關係也很難解釋受虐家庭的孩子如何僅僅因為只是血緣的關係,卻要回報虐待他們的父母。

延伸閱讀——尼采的道德系譜學:遵守承諾、會還債的主體才是自由意志的主人

對父母的感恩或友情關係

既然用債務關係不適合解釋父母子女的關係,那麼子女總是要感恩父母所做的一切吧?儘管子母沒有要求出生,但也是由於父母的關係我們才來到這個世界,才有了存在的可能,而且感恩本身就是個正向的態度與美德,但是基於感恩就能成立義務嗎?當我們說謝謝時,往往是因為有人做出令我們感到溫暖或對我們伸出援手的事,這也意味著,我們同時欠對方一個人情,當對方真的要索求還人情時,就又形成一種不明確的債務關係【註4】。同樣的,出生於受虐家庭或被拋棄的孩子們,他們仍然要因為父母給了他們存在的條件,而感恩父母並且有對父母回報的義務嗎?

(Unsplash: CDC@Cdc)

倘若是把父母當作我們的好朋友看待,我們也確實和父母如好朋友一般的互動,那麼友誼是否能成為對父母的義務基礎?答案明顯是也許只有那些把父母當朋友看的孩子會有這樣的義務,此外朋友的結構和親子的結構仍然有很大的不同,朋友的關係會通過長時間的往來達成一種協商而到平等,可是親子關係在孩子年幼時是權力關係,孩子只能依賴父母,甚至父母往往把孩子看成自己是自己本質的延伸,而影響到教育、塑造孩子的方式。

從父母的脆弱點推演出的義務

那麼若是因為考慮到父母的脆弱點,為了不傷害他們所以推演出了對父母的義務,那又是否可能呢?布萊許歸納脆弱點有三種面向:因活動產生的脆弱點、因身分認同產生的脆弱點,和因親密關係產生的脆弱點。

(Unsplash: Jessica Rockowitz@jessicarockowitz)

共同活動的建立可能出於興趣愛好或宗教、音樂活動而建立了與他人的特定關係。這種關係裡會有對參與者的期望,因此很多情侶會因為沒有共同的興趣和活動而走到盡頭。但這種期望在朋友之間與家庭之間是有不同的強度的,在朋友之間,若某人由於某個緣故不再參與特定活動,朋友可以選擇諒解或者覺得被冒犯,但這都不影響到某人要不要繼續參與活動的自由。但在家庭間,父母要求子女維持家族傳統或者接手家族事業的期望,卻不那麼容易可以讓子女一口拒絕(即便是用很禮貌和和平的方式),因為父母和朋友的關係糾纏程度還是不同。

(PxHere)

而在家庭中的身分關係認同往往是很基本的,就是父母與孩子總是相關的,因此一旦孩子做了什麼令父母不認同的事情,父母會感到被冒犯;反過來,當父母的政治立場與行為是俗不可耐的時候,孩子也會感到尷尬,這時就會出現因為違背家族名聲而使父母感到受傷的狀況,可是在友誼的關係裡,當朋友做出愚蠢的決定或犯下傷害名聲的事時,我們不會有這種被冒犯的感覺,甚至可以作為客觀第三者看待他的作為。這也是當我們認同家族的親密關係時,這關係裡的人的所作所為就會成為我們的脆弱點。但子女是否應該因為避免踩踏到父母的脆弱點而對父母有義務呢?事實上,每個人都有選擇他作為什麼樣的人的自由,而不應該受到任何人的牽制或為了滿足期望而被迫放棄。

那麼布萊許究竟要把我們對待父母的關係帶到什麼方向呢?對父母說謊、不尊重、利用他們、不聞不問和形同陌路?她在訪談中指出【註5】,養育孩子確實是一種耗時犧牲的任務,但是這出於父母的自由意志,他們選擇了這項冒險,而養育孩子本就是父母的義務,孩子並沒有請求父母讓自己出生和存在,當孩子有很幸福的童年,可以設想到孩子會認同且感激父母,但這都是出於自願。雖然讓年邁的父母孤獨是一件令人不忍的事情,但是否要求孩子負責父母的晚年就是最公平、最聰明的方式呢?她認為成熟的家庭關係應該要從「債務」裡解放開來,孩子能出於自願而對一段關係努力才是更好的方式。

(Unsplash: Jude Beck@judebeck)

2015年德國連鎖超市 Edeka 推出一個賺人熱淚的聖誕節廣告【註6】 ,一個老爺爺為了將遠在世界各地、各有成就的小孩們聚集在一起過聖誕夜,捏造了自己的死訊,所有的孩子聽聞父親死訊,立刻中斷所有行程,帶著孫子趕回家裡,沒想到卻看見一桌好菜和仍然健在的老爺爺,這個廣告在一家人團聚的溫馨氣氛中結束。

從這段中廣告不難窺見:眾人對家庭成為自己的歸屬與安全感所在處的企求,因此布萊許認為,與其要求子女對父母「還債」、「還人情」或「感恩」,不如期許每個孩子們出於自願、樂意地努力當一個好孩子。一個好孩子,自然會善待父母、了解父母的脆弱點,就像一個好人會善待他人、尊重他人、不去踩踏他人脆弱點。而這樣的方式,比一出生就欠債(與無止盡感恩)的原罪形上學更有積極意義,使一種真的親密信賴又有安全感的關係得以存在,且更恰當地闡明了家庭關係的價值。

註:

1. 彭意梅(譯),芭芭拉・布萊許(Barbara Bleisch),《為什麼我們不欠父母》,商周,2018年11月17日。

2. Barbara Bleisch, 2018, Warum wir unseren Eltern nichts schulden, Carl Hanser Verlag, München.

3. 布萊許在書中提到哲學家亞里斯多德與湯瑪斯・阿奎納都認為孩子由於在年幼時受到父母的照料,在日後成為父母要求回報的基礎是清楚的。足見這種父母付出與孩子回報的關係是深深柢固的。

4. 布萊許在書中提到哲學家康德在倫理學講義中提出警告,千萬不要還人情,因為感恩的義務是永遠無法解除的。用感恩奠定對父母的義務,其實跟一出生就虧欠父母的「原罪」一樣沉重。

5. Barbara Bleisch 的訪談內容,於《今日心理學》(Psychologie Heute)雜誌2018年5月:https://www.psychologie-heute.de/familie/39057-was-schulden-wir-unseren-eltern.html

6. 德國超市Edeka2015年聖誕節廣告: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nJOMLtkHEc

【來稿不代表01哲學立場】

_________________

+1

下載《香港01》App ,按「+」號加入《哲學》搶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