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爾克︰詩即經驗——人和世界獨特的感受或體驗

撰文:01哲學團隊
出版:更新:

詩人天生就注定是孤獨的﹖詩人的孤獨不是源於被人誤解,甚至詩人的孤獨不會隨住人們的理解而消失。孤獨會否是詩人獲得天賦、神秘的創造力而必須付出的沉重代價﹖

有沒有想過,詩人天生就注定是孤獨的﹖詩人的孤獨不是源於被人誤解,甚至詩人的孤獨不會隨住人們的理解而消失。孤獨會否是詩人獲得天賦、神秘的創造力而必須付出的沉重代價﹖

里爾克與雕塑家妻子克拉拉・韋斯特霍夫(Clara Westhoff)(Getty Images)

有一個人,因為擁有天罰似的創造力,時而感到高傲,時而感到孤寂,他就是於當年今天逝世、著名的德語詩人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里爾克和卡夫卡一樣,出生於今捷克首都布拉格。那時的捷克是奧匈帝國的一部分。里爾克的母親極度渴望能過上流社會的生活,這影響到兒子接受的語言與文化教育,所以里爾克自小就學習當時為上流人士所使用的德語。

卡夫卡:生活要求的東西我一樣都沒有,只有人類普遍存在的弱點

里爾克在短促的五十年中,先後與不少名人相遇:他曾在莫斯科見到了文學家托爾斯泰;一度擔任法國雕塑家羅丹(Auguste Rodin)的助手;小說《齊瓦哥醫生》的作者巴斯特納克(Boris Pasternak);跟畫家塞尚(Paul Cézanne)亦有聯繫。名人的生平往往令研究者為之醉倒,而名人之間的相遇,無疑使後人有更多的遐想。

延伸閱讀——羅丹:《沉思者》的製造者 現代雕塑之父|人與物

里爾克曾經接受一位伯爵夫人的邀請住進意大利北部的杜伊諾城堡(Duino Castle),這裡亦是讓詩人突然靈機一觸的地方,但礙於當時兵馬倥傯,不能立馬動筆,形靈感諸於文字。直到1922年,詩人才在一座朋友送贈的城堡內,完成了《杜伊諾哀歌》(Duino Elegies)和《致奧爾弗斯的十四行詩》(Sonette an Orpheus)兩部巨著。

里爾克《杜伊諾哀歌》(The Duino Elegies)

「詩即經驗」的理念

里爾克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他在《布格拉隨筆》(Die Aufzeichnungen des Malte Laurids Brigge)中提出的詩學命題──詩即經驗。詩人想要表達的「經驗」不是指衣、食、住、行等日常經驗,而是人和世界獨特的感受或體驗。亦正因為此,里爾克常被人批評為神秘主義者,因為這個命題似乎暗指一種常人不能達到的情感高度。里爾克認為創作的任務不是單純描述個人或世界的任何一方,而是透過感受或體驗,把握人和世界之間的整體關連。如此一來,詩人想要達到的,是人和世界之感受性的生存體驗,而不是對於客觀世界的知性揭示。因此,有人認為在詩人的作品中,並沒有為人們帶來多少客觀世界的知識,是有一定道理的。

里爾克《布格拉隨筆》(英:The Notebooks of Malte Laurids Brigge/德:Die Aufzeichnungen des Malte Laurids Brigge)(Penguin Books)

由於詩人把感受力視為人和世界的中介,感受力能夠把人和世界溝通起來,那麼毫無疑問,感受力是一個藝術家應該要具備的能力。可是我們要承認,感受力是人人不同的,這說明了人對世界的感受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性。這就很好地說明了感受必定是孤獨的。所幸的是,這種感受的獨特性保證了由之創造出來的每件作品都獨一無二。而詩人強調個人感受獨特性、鼓勵人們進行生存體驗、提醒人們要把握人和世界的整體關連,無怪乎詩人引起了當時的哲學大師海德格的注意,對里爾克推崇備至。

延伸閱讀——海德格的沉默與追問:思考者的孤獨不算什麼|楊利亭

什麼是生存孤獨?

詩人敏銳地捕捉了感受的獨特性,並把它進一步解釋為孤獨。人們會問詩人口中所言的孤獨到底為何﹖一邊廂,馬克思主義者和存在主義者認為,孤獨無非是社會中充滿階級對抗、人與人之間冷漠疏離的真實反映;另一邊廂,精神分析則認為孤獨不過是源於心靈的過度壓抑,所得出的精神狀態或徵狀。

詩人沒有接受這些論斷,他始終認為孤獨的體驗,是一種人和世界真實的生存感受,與上述那堆理由毫不相干。孤獨為詩人的創作之源,到底孤獨為何?面對人們依依不捨的追問,詩人給出了自己的回答──詩人的作品得自於神助。這個回答和柏拉圖在《伊安篇》中的回答並無二致。柏拉圖指出,詩人在創作時,乃是受到詩神的感召。由於神的本質不可能不是理性,所以柏拉圖唯有給出一個非常尷尬的結論──詩人在創作時,實擁有高度的理性。

延伸閱讀——「寂寞」的哲學:在孤獨個體的共同體中,孤寂是寂寞的解救之道

_________________

+1

下載《香港01》App ,按「+」號加入《哲學》搶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