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湯達|《紅與黑》作者;尼采稱「法國最後一位偉大的心理學家」

撰文:致寧
出版:更新:

1783年今日,馬利—亨利.貝爾(Marie-Henri Beyle)出生於法國格勒諾勃(Grenoble),貝爾就是用筆名司湯達(Stendhal)發表《紅與黑》(1830)和《帕爾馬修道院》(1839)等經典小說的作家。司湯達生前名氣不大,直至二十世紀他的作品才被重新發掘,托爾斯泰與安德烈.紀德等都高度評價他的作品。

今日司湯達毫無疑問被認為是法國經典小說家之一,與福樓拜、巴爾扎克和普魯斯特等文學大師齊名。司湯達最為世人津津樂道的,是對角色深刻的心理描寫,尼采在《善與惡的彼岸》也稱他為「法國最後一位偉大的心理學家」。今日就和大家簡介司湯達的生平,以及他的代表作《紅與黑》。

馬利—亨利.貝爾(Marie-Henri Beyle),更為人所知的是其筆名司湯達(Stendhal)

成為「司湯達」之前

司湯達生於格勒諾勃的律師家庭。七歲時,他敬愛的母親就因產後感染不幸離世,其後他由三個他憎恨的人撫養長大:缺乏想像力的律師父親、嫉妒心重的未婚姨姨和專橫的家庭教師(亦是一位基督教教士)。可想而知,他度過了鬱鬱寡歡的童年,對宗教勢力人士也自然懷恨在心。當時與他關係最親的人就是公公,一位熱愛啟蒙時期文化的醫生。

青春期的司湯達有機會遠離家庭,追隨「騎在馬背上的時代精神」——拿破崙將軍——勇闖天下。十六歲時,司湯達本打算到巴黎修讀數學,但翌年就加入拿破崙騎兵團,四處征戰。他參與過意大利戰役,而米蘭也成為他最心愛的城市。往後數年,他在德國、奧地利等地擔任拿破崙軍隊的侍從官(aide-de-camp)。戰爭期間,他也不忘在日記中寫下他的旅行見聞與戀愛經歷,但此時他還未立志做作家。

拿破崙滑鐵盧之時,司湯達已屆而立之年。淪為失業漢的他決定在米蘭定居並以寫作為生。有趣的是,司湯達開始時並不是寫小說,而是寫藝術評論。他於1814年發表的處女作題為《海頓、莫扎特與梅塔斯塔西奧的一生》(The Lives of Haydn, Mozart and Metastasio);三年後,他又出版《意大利繪畫史》(History of Painting in Italy)。司湯達第一本用「司湯達」這筆名發表的著作,其實是本旅遊書,名為《羅馬,那不勒斯和佛羅倫斯》(Rome, Naples et Florence),而這後來也成為他最有名的筆名。

司湯達《海頓、莫扎特與梅塔斯塔西奧的一生》(The Lives of Haydn, Mozart and Metastasio)(Alma Books)

政局動蘯之中的紅與黑

基本上,司湯達一生都活在法國政局動盪的年代。法國大革命爆發時他才六歲,之後歷經恐怖統治、拿破崙稱王、波旁王朝復辟,一直到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才終結波旁王朝,由路易菲利浦一世稱王,直至司湯達離世。故此,小說家司湯達的作品總含有濃厚的政治色彩,他的名著《紅與黑》的小標題就是「1830年的編年史」,他在其中尖銳地描繪了王朝復辟時期的法國歷史。

《紅與黑》的創作靈感來自《法院新聞》刊出的一則青年謀殺前情婦的審訊報導。小說的主角朱利安(Julien Sorel)是一個出生木工家庭的窮青年,他人窮志不短,以拿破崙為畢生偶像,夢想有一天出人頭地。可惜的是,在朱利安成長的時代,從軍已經沒有出路,只有加入教會才能掌控實權。於是他鑽研拉丁文和神學,一心希望成為神職人員從而躋身社會上流,此期間他又勾引不同女人,包括市長夫人德.雷納(Mme de Rênal)和侯爵的女兒瑪蒂爾德(Mathilde de la Mole)。小說描述的就是這個充滿野心的窮小子朱利安,在後拿破崙年代的社會和情場中跌宕起伏的心路歷程。作品中新穎而複雜的心理描寫,以及所涉及的議題在當時的社會頗為敏感,也因此在出版之時引起轟動。

司湯達《紅與黑》(Le Rouge et le Noir)(Modern Library)

「一本小說就像一把小提琴弓,讀者的靈魂就是發出共鳴的琴身」司湯達曾這樣寫道。《紅與黑》不論是美學手法還是涉及的道德議題在當時都相當具有衝擊性,因此被列為世界文學經典。如果你也有過朱利安式的成長迷惘,不妨翻閱《紅與黑》,耐心傾聽我們靈魂的聲音。

_________________

+1

下載《香港01》App ,按「+」號加入《哲學》搶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