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兒童心理實驗論物種主義 人類中心主義的意識形態乃後天形成?

撰文:望萬里
出版:更新:

人是否生來就最珍視作為同類的人類,並給予人類至高無上的價值?美國的心理學研究團隊曾做一次創新的實驗,在道德上最重視人類的價值觀是後天建立的觀念提供了證據,這次報告發表了在期刊《心理學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

要救人、狗還是豬?

如果人、狗或豬掉進水裏了,你只能救其中一個,你會怎樣選?救人是否最理所當然的選擇?但這個「理所當然」又從何而來呢?一個實驗的結果得出,兒童的選擇跟大人有很大的不同。這次實驗的內容如下:

一群成人與一群六至九歲的兒童,被請求要對一系列的假設情況作出選擇。在假設的情況之中,眼前有兩艘正在沉沒的小船,船上有人類或動物,動物有狗與豬兩種,每艘只會有某一數量的人/狗/豬,在同一艘船上不會有夾雜的情況。參與者選擇拯救哪一艘船,每次選擇都是二選一,這等於要參與者在某一數量的人/狗/豬與另外數量的人/狗/豬之中,選擇要救哪一邊。參加者亦可以選擇「無法決定」。

結果是:多數的兒童選擇救狗而不救人;相當比例的兒童會寧願救十隻豬,而不救一個人。在成人的選擇則相反,大部分都會選擇救人而不救動物。

(Unsplash: David Clode@davidclode)

作為普世價值的物種主義

這次研究的出發點,針對世界各個社會都預設了的一種偏向人類中心主義倫理學觀念:人類的生命是所有生命之中最寶貴的。這觀念引伸出的其中一個想法:在必要的情況下,寧可傷害其他物種,亦不可以傷害人。

這種觀念被稱為物種主義(speciesism),另譯物種歧視論,這個詞最早出現於 1970 年。人類物種主義的倫埋學觀,視人類自身為道德主體、交互主體與客體,行為規範與道德判斷的問題,都是人與人之間的問題,人類以外的物種,被排除在人類道德問題的考慮之內。這亦意味著,人類可以用非道德(non-moral)的態度,對其他動物作任何對待,而不考慮當中有否涉及道德問題。

(Unsplash: fotografu@fotomaniacu)

另外,人類重視貓、狗、熊貓等動物,視牠們為寵物或受保護動物,卻視牛、豬、魚等為食用的動物,這樣的差異對待亦是一種物種主義,只是不以人類自身為出發點(其實這些想法已經是以人類自身出發)。

這次實驗證明了以下的事實:在兒童之中,尚未有如成人一樣的物種主義傾向,這是一種於成長過程之中才建立起來的觀念,或以研究團隊自己的用字——意識形態。

物種主義出於後天的教養?

對於儼如普世價值的人類中心物種主義,研究團隊嘗試給予一系列的假設,例如在演化上跟人類距離愈遠的物種(如昆蟲等非哺乳類就比哺乳類跟離人類更遠),人普遍對牠們會愈少同理心與憐憫心。

又例如有一說法指人類物種主義是建基於智力程度的高低,但相信我們普遍會判斷有認知能力障礙的人,仍然比有相對有更高智力的動物(例如狗與豬)有價值,因此這並不成理。

實驗中亦曾請求兒童組別為人、狗與豬的智力與情感能力作排列,在兩者之上,大多數兒童都應該次序是人優於狗,狗價於豬。然而即使如此,他們還是選擇了救狗或某個數量上的豬,而不救人,這反映出兒童並不以智力或情感能力,作為考慮要優先拯救哪一物種的準則。

(Unsplash: Leohoho)

另外,團隊亦細緻地將實驗分成兩組,兩者的問題稍有不同。第一組實驗是以「你會選擇拯救哪一方?」為前提;另一次的第二組實驗則問參與者「你認為選擇拯救哪一邊才是道德上正確的?」這是要區分出參與者是以自己的個人喜好出發來選答案,還是有意識到這是道德的選擇。結果是兩個組別的答案非常相似。

這次實驗的研究團隊於報告中直言,從實驗中難以解釋為何人在長大後會有物種主義的傾向。如果物種主義是人類的自然傾向,而這出自人類有相當的傾向會對自己親近的族群給予更高的價值,而這亦是性別主義與種族主義的基礎邏輯,而在學前兒童身上,已經發現可能出現性別主義與種族主義的行為跡象。可是如果物種主義亦出自同一邏輯,那為何這次實驗結果顯示,兒童相比成人比較沒有這種傾向?

研究團隊指出,參與者個人對於動物的經驗與經歷,是沒有反映在實驗結果之上、卻無法排除的因素。他們稱在當代城市中長大的孩子,經常接觸到擬人化的動物形象(例如卡通或品牌的吉祥物),這可能會拉近他們心目中的人與其他動物之間的形象差距。研究團隊另外提出假設:如果是在有參與農業或肉食生產過程的兒童,則可能會較有物種主義的傾向。

對豬的倫理——《100 天後被吃掉的豬》有違道德 首先就在於不尊重生命?

研究團隊希望就兒童較少有物種主義的傾向,他們是因什麼因素而變得愈來愈人類中心的問題,作進一步的研究,我們可以期待他們以後的成果。

參考資料:

Children Prioritize Humans Over Animals Less Than Adults Do - Matti Wilks, Lucius Caviola, Guy Kahane, Paul Bloom, 2020. 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full/10.1177/0956797620960398?fbclid=IwAR3p5_mZ_Viegm4S3jI7PlVx97YhdBlrv0D45KpENRGWQn4cuW8vBJY-Wt4

OSF Registries | Speciesism in Children: https://osf.io/q43zk

OSF | Speciesism in Children: https://osf.io/24e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