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戲院院主日記 細看上世紀初香港戲院多功能角色︱專訪

撰文:賴家俊
出版:更新:

創建於1904年的太平戲院,曾為香港最大型戲院之一,亦是本港粵劇演出重鎮,在上世紀二十至四十年代,見證近代電影默片到有聲片的轉變。太平戲院結業後,第三代院主源碧福小姐將戲院大量文物捐贈予本港多間博物館,卻保留了父親第二代院主源詹勳的日記;二十多年後,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教授程美寶因緣結識源碧福,並在授權下整理源詹勳日記,近日推出新書《太平戲院紀事:院主源詹勳日記選輯(1926-1949)》,她期望這次整理成果能為學界發掘更多研究當代電影和粵劇發展的史料,並啟導學者未來作更深入研究。

文:賴家俊

太平戲院模型(香港電影資料館)

談及與這份珍貴史料的緣份,程美寶表示源自一位關鍵人物 ── 太平戲院第三代院主源碧福。

1981年太平戲院結業後,由於源詹勳日記涉及太多私隱資料,源碧福因而未有讓將日記隨其他戲院文物捐出,而一直保存於源家,未嘗舉以示人。程美寶因研究香港粵劇史,早年獲老師介紹認識源碧福,開啟二人往來過從。「源小姐起初未答應讓日記示予外人,時至2008年我有機會到她家看到這批日記,發覺有不少有價值的史料,承蒙她的信任而開始整理日記的工作。」

太平戲院(Wikimedia Commons)

最終保留原日記九成內容

程美寶表示這十多年來,最花時間的部份是要斷斷續續去疏理這浩瀚如煙海的日記。「整理史料一定要坐定定全神貫注的去做,可是這十多年來也有其他工作,因此整理日記工作有時交予學生助理,有時由我自己來做,期間斷斷續續。」她表示這次新書雖名為《選輯》,但編書盡量保留原貌為大原則,每遇有隱私之處則以「略」字處理,而最終與源碧福確認刪去從「略」的內容不多,這次出版幾乎保留原日記九成內容。

整理日記有別於平時撰寫學術論文,程美寶表示寫論文要先看資料再構思題目,按論點和主題來採擇史料,作者有較大主動權;整理日記則首要「唔錯唔漏」,編者除了刪隱私外基本上無法就日記內容處理方法置喙太多。而為了讓讀者了解這批史料的義蘊,她為此寫了一篇導論,以「二十世紀一個“香港仔”的營商之道」為題來貫穿全書,直觀展現20世紀一個「香港仔」在商海浮沉的鮮活故事。

「從日記中看到上一代老闆營商凡事要親力親為,不似現在大公司有多個部門和人員分工從事。源詹勳既是戲院老闆,亦是戲班班主,他由做仔『抄曲』起家,因此識寫曲寫戲,每逢要寫告白賣報紙很多時便由他本人執筆。他亦要兼顧每日售票情況、戲班選角,從日記中可見他對粵劇和電影有何品味,期間戲院經歷由默片邁向有聲電影改革,他還要關顧改造影院聲效和試用機器,是一位十分全面的戲院老闆。」

【延伸閱讀:尋人記|太平戲院展覽 電影資料館與你找尋舊戲院的人和事

談及這本日記的學術意義,程美寶表示除了看到院主與家人的關係外,還可看到他與家鄉和香港這個城市的關係,和他對電影業發展的看法。太平戲院與香港粵劇界關係密切,因此日記內又多處涉及院主與馬司曾、譚蘭卿等粵劇名伶的交往內容。

「太平戲院本身是一個舞台,同時做戲棚和放映院,它在上世紀初經歷電影由默片到有聲片的變革,不少粵劇演員參與了有聲電影演出,源詹勳身為老闆便要靈活處理場次,倘遇戲班甩場便要即時調度電影播放填補檔期。上世紀初香港缺乏大型場所,不少機構和學校只能租戲院來辦大規模活動,日治時期太平戲院亦成為宿託所,這些情況不會再在現今戲院出現。」

熟知香港大學體制的讀者,應了解現今學府對學者評分體制,程美寶花了十多年時間編一本1200多頁的中文史料,在學術評分機制中只獲極低評分,遠不如出英文研究對評分更有幫助,她表示若只從功利整件事看似無價值,但以學者來說這次整理史料卻是千金難買的經歷。

「整理日紀讓自己不是由題目出發,讓我能從中浸沉資料中,慢慢提煉我自己的體會。」

(下周「01哲學」將會推出《太平戲院紀事:院主源詹勳日記選輯(1926-1949)》導論節錄)

圖書簡介︱《太平戲院紀事:院主源詹勳日記選輯(1926-1949)》這部日記的主人為太平戲院第二代院主源詹勳先生。源先生,清末生於香港,1980年代初逝世,生於斯,長於斯,逝於斯,銘於斯,可謂地地道道的「香港仔」。本書選輯的日記,由程美寶教授費時十餘載整理校註,內容始於1926年,終於1949年,除日據時代外,基本貫穿20世紀二十至四十年代。日記內容豐富,不只有院主多姿多彩私人生活的紀錄,也留下包括戲院和劇團的運作,與馬師曾等戲劇名伶的合作、交往等珍貴紀錄,直觀展現出20世紀一個「香港仔」在商海浮沉的鮮活故事。此外,日記也反映了香港當時諸如電影、報紙、留聲機等媒體的應用,以及衣飾、飲食、娛樂等物質文化的歷史,是 20 世紀上半葉香港人生活的真實寫照,也是後人了解及研究當時香港社會極具參考價值的歷史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