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八號與天宮會合 NASA的緊張感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中國「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4月25日晚成功發射,三名航天員4月26日凌晨與中國空間站「天宮」組合體的三名航天員會師。4月30日,「神舟十七號」的三名航天員將返回地面。不僅如此,中國探月工程的「嫦娥六號」已進入海南文昌發射場,將在5月初發射升空,顯示中國航天技術正拉近與美國的差距。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轉載,原文標題:《中國航天會不會超越美國?》,作者:于澤遠

就在神舟十八號發射前,美國太空總署(NASA)局長納爾遜(Bill Nelson)警告說,中國近10年在太空領域的發展進步相當驚人,美國若不積極採取行動,中國將可能在短短幾年內超越美國。

納爾遜在美國眾議院聽證會上表示:「中國在太空領域發展迅速……我認為中美實際上正處於一場太空競賽。」他擔心如果中國航天員抵達月球,中國可能會突然說,「這是我們的領土,你們別來」。

納爾遜指中國要宣佈對月球擁有主權,可能不符合事實;但他認為中美在進行一場太空競賽,卻不算誇張。實際上,中美確實都在加快派遣太空人登月的步伐。

2017年,美國政府正式批准旨在讓太空人重返月球的「阿提密斯計劃」(Artemis,又譯阿爾忒彌斯,阿提米絲,月亮女神計劃)。該計劃原本打算在2024年前將太空人平安送往月球並返回,並建立常態化駐留機制,為未來的火星載人登陸任務鋪路。不過,直到2022年12月,阿提密斯1號任務中的「獵戶座號」飛船才完成無人繞月飛行任務,2024年已無可能完成太空人登月任務。今年1月,NASA再次推遲載人登月計劃,宣布載人的阿提密斯二號和阿提密斯三號的任務,將分別推遲至2025年9月和2026年9月執行。

早在1969年,美國太空人就成功登上月球,那時的中國還在搞文化大革命。50多年後,美國太空人重返月球仍有些步履維艱,中國卻在大步趕上。

2004年1月,中國探月工程正式立項。20年來,該工程發射了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從給月球拍照片,到首次在月球背面登陸,再到成功帶回1731克月球樣品,完成了 「繞、落、回」三步走戰略目標,開始推進探月四期工程。

4月28日,神舟十七號、神舟十八號太空人乘組在軌舉行交接儀式,兩個乘組移交中國太空站的鑰匙。(央視新聞)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今年2月稱,中國目前正積極研製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長征十號)、新一代載人飛船、月面着陸器、登月服等飛行產品,新建發射場相關測試發射設施設備等,計劃在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首次登陸月球。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4月24日透露,中國探月工程四期包括嫦娥六、七、八號任務。嫦娥六號將執行月背採樣返回任務;嫦娥七號將於2026年前後發射,開展月球南極環境與資源勘察;嫦娥八號將於2028年前後發射,開展月球資源原位利用試驗。中國將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計劃2035年前建成基本型,2045年前建成拓展型,為載人登陸火星開展相關技術驗證。

不過,如果美國的阿提密斯二號和三號任務能夠在2025或2026年成功實施,美國將能搶在中國之前再次把太空人送上月球,保持其宇航第一大國的地位。

儘管中國一向否認與美國進行太空競賽,但中國在航天領域顯然並不甘居美國之後。2021年,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實現火星環繞、着陸,「祝融號」火星車開展巡視探測,實現了從地月繫到行星際探測的跨越。

據吳偉仁介紹,中國計劃在2025年前後發射天問二號,對地球4000萬公里的一顆小行星進行伴飛探測和取樣返回。2030年前後發射天問三號,實施火星採樣返回任務,中國「有望成為第一個火星採樣返回的國家」。

美國太空總署(NASA)過去展示的火星湖泊模擬圖(NASA/JPL-Caltech)

他還稱,中國還將對一顆數千萬公里的小行星實施動能撞擊,使其改變運行軌道,並在軌開展撞擊效果評估,實現「撞得准,推得動,測得出,說得清。」

目前,中國在空間站建設、探月工程等領域都在穩步推進,力圖縮小與美國的差距。但在火箭發射效率和成本控制、「星鏈」建設等領域,中國還明顯落後美國。與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老闆馬斯克(Elon Musk)雄心勃勃的火星移民計劃相比,中國航天更顯得任重道遠。

但中國也在積極打造自己的「星鏈」。2023年7月,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空間工程總體部宣佈啟動「楚天」超低軌通遙一體星座建設,並將在今明兩年發射九顆衛星組成業務驗證星簇,2026年至2030年進行規模組網,完成300顆衛星組網運行,提供可見光、高光譜、紅外等多類型全時相遙感服務體系,最終達到全球範圍10分鐘以內的即時業務響應能力。

人類對上一次登月任務,已是1972年12月17日「阿波羅17號」計劃。(NASA)

從近些年中國航天科技的快速發展看,納爾遜有關中國可能超越美國的擔憂不無道理。但要說中國航天在短短幾年之內就能趕超美國,可能也是誇大,因為航天科學牽涉面廣,需要長期的技術積累,並非短期就能大見成效。納爾遜強調中國追趕的緊迫感,恐怕有催促國會給NASA多撥經費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