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2025」發展半導體晶片 最應擔憂的其實是韓國

撰文:歐敬洛
出版:更新:

「中國製造2025」是中國製造業與經濟轉營的長遠計劃,因主力走向高科技產業惹來美國注意,間接引起中美貿易戰。但其實最應擔心的───是韓國才對。

中國從韓國輸入大量半導體製品,連同各類高科技產品佔韓國輸出中國比率近8成。(視覺中國)

「中國製造2025」是總理李克強在2015年提出的政策綱領,目的是為實現中國由低端產品的製造大國,升級為高科技的製造強國。美國認為中國大舉收購美國企業,會造成企業技術轉移讓中國「竊取」美國知識產權,間接成為中美貿易戰的導火線。

韓國輸出中國戰略過分依賴高科技

不過面對中國製造2025,其實最應擔心的不是美國,而是韓國。因美國不願意向中國輸出包括半導體晶片等的高科技製品,因此中國向韓國輸入大量半導體製品。實際去年韓國輸出中國總額1420億美元中,半導體、屏幕、生活化學製品等就占了78.9%。

去年因薩德事件韓國遭中國抵制,但因中國未在輸入半導體製品上設限,所以抵制實際未有對韓國輸出造成嚴重傷害。但若然未來中國能自給自足,對過份依賴中國的韓國來說或將帶來衝擊。

《韓國經濟新聞》評論指中國高唱技術自立,實際是對韓國的一個警號。評論稱只要再過5年,韓國在相關領域上對中國或再無優勢,韓國必需趁早檢討對中國輸出戰略,並發掘新的動力維持經濟成長。

日韓汽車在中國中低價位市場占有相當位置,但將很快面臨中國製造的激烈競爭。(視覺中國)

日韓汽車同將受打擊

除半導體高科技產品外,汽車也是中國製造2025的重點發展項目。今天中國汽車市場發展瞬速,但中國製造的汽車僅占市場一小部分,高價汽車由德國汽車主導,一般汽車則由日韓汽車主導。

中國製造2025目標之一是要加速發展節能及新能源汽車,總理李克強5月訪日時特意前往北海道的豐田車廠,就是要向在領域上發展領先的日本取經。中國加速在汽車項目發展,首先針對的必然是大眾能購買的中低價位市場,未來同樣會衝擊依賴出口汽車至中國的日本及韓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