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版國安法】特朗普何以三次轉變對香港態度

撰文:黃治金
出版:更新:

「港版國安法」6月30日晚11時正式生效前1天,美國國務院和商務部公布了「回擊」該法的舉措。其中包括停止向香港出口防衛產品;停止給予香港不同於於中國內地的經貿優惠待遇,包括出口許可豁免,以及評估進一步取消香港的特殊地位。

這距離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宣布中國「一國兩制」已經成為「一國一制」剛剛過去1個月的時間。

5月29日,特朗普在白宮發表對華行動方案時,再次從經貿、安全和防疫等層面,重複了針對中國的批評,最後將話鋒落在了香港,認為「一國兩制」已經變為「一國一制」。他提到要在簽證、關税、貿易和引渡等領域改變對香港的相關政策,尤其考慮撤銷香港享有的優惠地位。只不過,當時特朗普並沒有公布具體舉措和時間表。

在此期間,美國嘗試聯合歐盟,多方施壓中國「重新考慮」或撤銷國安立法程序。現在《港區國安法》正式生效,也促使特朗普政府單方面借香港議題升級同中國的博弈。

而在過去短短一年內,特朗普對香港的姿態至少經歷過三次轉變。

5月29日,特朗普在白宮發佈對華行動主題的演講,就「港版國安法」表明立場。(AP)

一年內的三次轉變:從避談到制裁

根據前國安顧問博爾頓(John Bolton)新書爆料,在2019年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談判過程中,特朗普就曾明確向白宮國安及經貿團隊下達指令,避免讓香港議題干擾貿易談判。

在2019年香港反修例民運期間,特朗普曾將示威稱為「騷亂」(riots),寄望中國政府人道地處理香港問題。為了自己同中國的貿易協議,特朗普之前甚至拒絕就「六四事件」30周年發表聲明。同年的大阪習特會期間,特朗普甚至據報曾「請求」中國通過貿易協議幫助他連任。

根據博爾頓在新書中的爆料,在2019年6月18日特朗普同習近平的通話中,兩人討論了貿易和華為問題,香港也有提及。特朗普當時吿訴習近平,自己看到香港的抗議,但這是中國內部事務,並要求幕僚團隊不要以任何方式討論香港。而習近平則提到,香港引渡問題雖然引發了示威,但它的目的是為了彌合香港法律現有漏洞,其中也涉及嚴重的刑事事項。

博爾頓在書中說,特朗普在那次通話中幾乎默許了所有習近平關於香港的表述。之後,香港被移出了白宮議程。

但在2020年初中美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後,特朗普在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的記者會上提到,第二階段貿易協議會包含香港民主及人權議題。

可見,特朗普如何關注香港完全取決於他個人政治利益的評估。當貿易談判順利時,他拒談香港,以免危及協議。當第一階段協議開始執行、第二階段貿易談判開啟之際,他又願意借香港議題施壓中國,獲取更多談判籌碼。

現在,特朗普對香港的態度又發生了變化。

2020年上半年和中國圍繞新冠肺炎(COVID-19)的輿論戰當中,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的攻擊更多地轉向了「意識形態」領域。由於第二階段貿易談判因為疫情無法重啟,特朗普為了連任,在穩住第一階段協議的前提下,只能更多地打香港牌和台灣牌。

2020年4月8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出席特朗普主持的關於新冠肺炎疫情的記者會並講話。蓬佩奧在這種公開場合多次支持對華強硬。(AP)

現在,特朗普政府將在貿易、簽證、海關、旅行和引渡等方面調整對港政策,使其等同於中國內地面臨的美國限制,包括制裁相關中國官員。

個人連任和右翼施壓是主因

特朗普對港態度轉變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結果。借香港議題發力也體現特朗普政府全方位對華博弈的思路。相比圍繞華為等議題的技術博弈,香港議題正是美國右翼勢力對華意識形態攻擊的主要倚重點之一。

這種意識形態鬥爭也符合左派的訴求,符合當前華盛頓整齊對華強硬的政治氣候。一方面,特朗普和民主黨準總統競選人拜登(Joe Biden)比拼對華強硬,自然不會在包括香港在內的所有涉華議題上有所鬆懈;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內部右翼幕僚佔據上風,一定程度上主導了當前的對華關係。

譬如,中國6月30日通過港版國安法當天,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發表聲明,批評中國此舉正將「一國兩制」變為「一國一制」。蓬佩奧稱,美國不會對香港的這種遭遇袖手旁觀。這份聲明基本上延續了5月29日特朗普在白宮關於香港問題的表述。

或者說,特朗普當時的演講稿內容就出自蓬佩奧。根據前國安顧問博爾頓(John Bolton)新書爆料,特朗普的所有演講稿都要經過國安幕僚斟酌,最後再由特朗普加入「個人化」的內容。所以,特朗普對香港發力,很可能也是蓬佩奧等右翼幕僚建議的結果。

特朗普本人並沒有過深的意識形態,因此才會有三番態度轉圜。而今為了連任,或許他亦正在左右思量,究竟是應該「向中國尋求幫助」,以貿易、核武削減條約或其他方式為自己加分,又或是利用好國內外的壓力、附和華府對華強硬勢力,實現自己執政利益和連任競選利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