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衝突】三萬對八萬 中印前線降温後重兵持續集結

撰文:茅岳霖
出版:更新:

到當地時間7月2日前後,以加勒萬河谷(Galwan Valley)為中心的中印西段邊境仍然是外界關注的焦點。北京的《環球時報》與新德里的《今日印度》等媒體已不約而同地指出,中印雙方經「一致同意」,已分批次組織一線部隊「脱離接觸」,更將「切實採取有力措施,促進邊境地區局勢降温」。

然而,兩國主流媒體散佈的「局勢降温」仍是可慮的。中印兩軍已經沿着冰冷的加勒萬河谷以及附近的高原地帶部署了相當數量的兵力。解放軍已在加勒萬河谷1962年控制線以東部署了兩個師約2萬人的兵力,並在新疆留有約1萬人的預備隊。

印軍也向拉達克地區增派了三個師,其前沿部隊已有5個師轄15個旅,總兵力約在7萬5千人上下。印方還在6月下旬增派了至少2千名「印藏邊境警察部隊」(ITBP)人員前往拉達克各據點,這使得印方總兵力已接近8萬。

+1

不可否認,解放軍和印軍也許的確在6月30日前後,於加勒萬河口到什約克河(Shyok River)一帶出現了「脱離接觸」的局面,但印度《印刷報》、亞洲新聞社(ANI)已經指出,這種現狀與加勒萬河、什約克河漲水,印軍缺少防水、防寒裝備,不得不主動退出河谷陣地有關。

就在7月前,印軍曾專門使用大型運輸機,將6輛T-90坦克從列城沿公路部署到加勒萬河谷西南方向。兩軍的戰鬥機、直升機也先後升空巡航加勒萬河谷上空,在前沿展示了「強大的軍事實力」。加之兩軍第三次中將級對話也在7月1日再次無疾而終,這意味着中、印兩軍即便可以避免6月15日晚的流血衝突,但冰點下的對峙終究難以避免。而兩軍不同的戰略、戰術思路也決定了其行動方式的顯著差異。

對印度來講,印軍工程部隊在2019年4月完成了縱貫拉達克東部,全長255公里,與1962年控制線平行的印度達布克-什約克-斗拉特別里奧地公路(Darbuk-Shayok-DBO Road),實現了對該地區的全天候機動。但印軍派駐在山地尤其是中印邊界的部隊卻仍不能充分展示這一設施帶來的作戰效能提升。

與印度軍方宣傳下的光鮮與武勇不同,印軍在拉達克的第14集團軍長期以來一直苦於後勤保障問題,其前往錫亞琴冰川的運輸線也經常發生倒賣軍需物資的案件。(路透社)

首先,在印度現任國防參謀長拉瓦特(Bipin Rawat)將軍在2013年提出的針對中印邊界的「山地打擊軍」方案破產之後,印方為不分散應對巴基斯坦,維持錫亞琴冰川戰線的14集團軍的注意力,選擇在2013年後調遣ITBP與印軍混編巡邏。此舉雖然減輕了印軍的補給壓力,但嚴重削弱了印軍在一線的作戰效能。

其次,印軍在拉達克地區仍只能依賴兩條通向列城的季節性高速公路,並通過列城將人員、物資、裝備等分派到前沿據點。這使得印軍在1962年控制線以西的據點雖然得到了連接,但它們很容易被解放軍前出火力點監測並切斷。

再者,只有35%的印度軍隊具備在國內機動的能力,能夠執行跨境軍事行動的部隊所佔比例則更小,這使得拉達克前沿的8萬印軍看似人多勢眾,實際上則身陷孤島,仍只具備進一步堅守據點的效能。印方的防禦策略也只能繼續避免解放軍沿1962年進攻方向深入。

相比之下,解放軍的前線兵力人數可能只有3萬,這一方面與北京無意大規模增兵,引發印度緊張及誤判有關,另一方面也和解放軍改變作戰方法,以致其在邊境的行動無需依靠過多的人力投入。

中國在2010年後逐漸完善的公路與鐵路網,可以使之將一支龐大的軍事力量迅速投送到中印邊界。這種速度讓主要依靠公路運輸的印軍頗為不安。在2020年6月,中國「中央電視台」還介紹了解放軍空降兵軍的一支旅級作戰部隊的全部人員、裝備僅用數小時就從湖北駐地投送到了「西北高原」。它顯示解放軍的投送能力較之2017年洞朗危機時有了較大提升。

此外,中方一直在邊境地區維持存在,並在2018年後修築全天候設施及後勤保障倉庫。這使得解放軍正在逐漸依靠其軍事、後勤、交通等便利逐漸改變交戰規則,並逐漸佔據主動權。

解放軍的目標旨在屈服敵方的軍事與政治意願,而非掠奪1962年控制線以西的領土。更不用說隨着交戰規則的改變,解放軍戰略支持部隊的電子戰能力可以屏蔽並破壞印度陸軍和印度空軍的通信、命令與控制、情報、監視偵察、天基定位、導航和計時系統,中方也不會與印軍在21世紀重演一場1962年式的低技術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