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人對「衛星V」疫苗的矛盾心理

撰文:王家豪
出版:更新:

八月俄羅斯領先全球,搶先註冊新冠肺炎疫苗「衛星V」(Sputnik V),唯它未完成第三階段臨床試驗,其安全性和成效備受西方質疑。美國過敏與傳染病研究院主任福奇(Anthony Fauci)及歐洲衛生專家曾批評,俄羅斯疫苗很難取信大眾。
當俄羅斯正大規模生產、準備出口「衛星V」之際,我們不能忽視國內民眾如何看待疫苗。

根據俄羅斯獨立民調機構列瓦達中心(Levada Center)的數據顯示,逾半(54%)受訪者拒絕自願接種「衛星V」,皆因他們對此感到不信任、懷疑和恐懼。相反,僅有不足四成俄羅斯人準備接種疫苗,並且感覺自豪、喜悅、有信心。俄羅斯國立研究大學高等經濟學院(HSE)的調查取得相似結果,四成半民眾表示將永不接種「衛星V」,主因包括對疫苗抱持觀望態度,以及部份人拒絕接種任何疫苗。

早前俄羅斯醫療應用程式Doctor's Handbook對醫護人員進行訪問,發現逾半受訪者不願意接種「衛星V」,直言欠缺測試數據證明其成效,以及對政府短時間內研發出疫苗感到困惑。

有趣的是,雖然俄羅斯人口裏說不,但普遍對「衛星V」的評價不俗。俄羅斯社會輿論基金會(FOM)的民意調查顯示,53%受訪者相信「衛星V」有助對抗新冠肺炎,而且較多民眾認為疫苗的質素高。撇除價格考慮的話,超過六成俄羅斯人傾向選擇國產疫苗,只有大約一成受訪者偏好海外疫苗。俄羅斯長者對接種疫苗需求殷切,對「衛星V」誕生的反應尤為熱烈,而且對國產出品特別有信心。

接種「衛星V」可以是表達愛國情操和政治忠誠的表現。(AP)

然而,俄羅斯民眾對於政府展開大規模疫苗接種計劃的意見參半,支持政策的受訪者佔比46%,略多於反對聲音的37%。與此同時,只有兩成俄羅斯人傾向強制接種疫苗的措施,反而77%受訪者強調人們應有自由選擇權。

另一方面,接種「衛星V」可以是表達愛國情操和政治忠誠的表現。俄羅斯疫苗特意取名「斯普特尼克」(Sputnik),向蘇聯於1957年發射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致敬,自然充滿政治色彩,寓意掀起全球疫苗競賽。

在領導層面,普京派出女兒親自上陣,實證「衛星V」的成效。俄羅斯防長紹伊古(Sergei Shoigu)也率先以身試法,並且承諾所有俄羅斯軍方人員將會自願接種疫苗。這正要說明普京將國家利益放在私人感情前,亦揭示俄羅斯將走進草木皆兵的時代。然而,俄羅斯政府能否動員群眾接種疫苗,說服國內民眾不惜犧牲健康風險,以換取國家榮譽,至今仍然言之尚早。

目前俄羅斯已承諾將「衛星V」出口至墨西哥、菲律賓、白羅斯等國,但俄國民眾似乎對疫苗口惠而實不至。這種矛盾的現象,其實也說明了俄羅斯人在更為宏觀維度相當矛盾的一面:在這個官僚主義嚴重、講究「政治效忠」、政治架構由上至下的國度裏,生活着一群最具有質疑精神的民族——為了國家榮譽,我們可以口頭支持「衛星V」,至於接種,則是另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