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拒絕人權「教師爺」到缺席記者會 習近平對歐日趨強硬

撰文:鄭真
出版:更新:

中歐領導人峰會原本計劃9月在德國萊比錫召開,今年6月德國曾宣布峰會因為疫情延期。但從目前看,峰會並沒有延期,只是歐盟27國與中國之間的全面峰會改為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歐盟輪值主席國領導人以及歐盟領導人的線上峰會。
9月14日,習近平、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通過視頻形式進行了會晤。

值得注意的是視頻會晤後,習近平沒有參加會後的新聞發佈會,歐德領導人在布魯塞爾及柏林召開3人視頻記者會。中歐雙方也沒有發表聯合聲明,這和今年6月中歐總理年度會晤因進展有限沒有發表聯合聲明如出一轍。

9月14日,習近平同歐盟輪值主席國德國總理默克爾、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共同舉行會晤,會晤以視頻方式進行。(新華社)

此次中歐峰會,最重要的議題是經過七年談判仍然未果的中歐投資協定。馮德萊恩在會後記者會一開場就說「今天這場視頻峰會是激烈的四方對話」,「如果北京想要讓歐盟覺得這份協議值得在年底前簽署」,「中國就必須在市場對等開放等方面做出讓步」。馮德萊恩認為,在中國產能過剩、行業補貼等方面,中方「幾乎沒有任何進展」。

主持視頻峰會的米歇爾表示,「歐洲是一個參與者,而不是一個競技場。」他指的是歐洲越來越感覺到中國沒有履行其進行公平自由貿易的承諾。默克爾會後稱,歐盟領袖在會談中向習近平施壓,要求中方在投資協定談判中有實質性進展。不少歐洲媒體發出了對北京承諾審美疲勞的感慨。

而北京並不接受歐盟發出的指責,更不認為問題只在己一方。習近平明確提出,要妥善解決彼此合理關切,「希望歐方保持貿易和投資市場開放,塑造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營商環境,保障中國企業合法權益。」

中歐另一個激烈爭吵的議題是新疆、西藏、香港問題以及人權問題。前不久王毅、楊潔篪訪歐,相關國家幾乎無一例外地提出了相同的問題。此次中歐峰會後米歇爾說,「歐盟呼籲中國信守對香港人民和國際社會的承諾」,「歐盟要求讓獨立觀察員進入新疆考察」。默克爾承認雙方沒能在人權議題上取得多少共識。她透露,在會晤中,面對歐方在人權問題上的表態,「習近平只是重申了中方觀點,這與我們歐洲的觀點當然有所不同。」

9月14日中歐視頻峰會結束後,默克爾與馮德萊恩(右二)、米歇爾(右)在視頻新聞發佈會上交談。(AP)

難以忽視的是西藏、新疆、香港問題涉及中國的核心利益,北京沒有可以妥協的空間。在人權問題上,習近平提到的「中方不接受人權『教師爺』」的說法,是此前北京常用來回擊美國的說辭,習近平將其用在對歐談判中,尤可見北京的立場強硬。

此次峰會唯一的顯性成果是中歐簽署地理標誌協定。中國媒體大量報道了協定的簽署,歐洲媒體則聚焦分歧,只是提到此協議以保護彼此出口的食品和飲料。習近平強調中歐要做到四個堅持,包括堅持和平共處,堅持開放合作,堅持多邊主義,堅持對話協商。歐盟媒體報道時幾乎忽略不提。

不少分析指出,中歐談判很難只考慮雙邊關係單獨推進,中歐投資協定是否簽署意義重大,這對於世界經濟格局的影響將是深遠的。疫情剛吿一段落北京就展開對歐洲的外交魅力攻勢,是「試圖將歐洲拉入中國陣營,對抗太平洋另一邊的超級大國」。而歐盟領導人急切地想要表明,在中美全球對峙中歐盟不會選邊站,更不會急於做出決定。

還有觀察人士擔憂中歐在涉中國核心利益的新疆、香港問題上立場分歧,認為這給未來雙邊合作埋下了不易逾越隱患。